慈善音乐会的余韵还未散去,咏叹调组的四人已经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封烫金边的邀请函静静躺在排练室的钢琴上,信封上印着“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的徽章。吴晓萱第一个冲过去,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眼睛随着阅读的进度越睁越大。
“天啊!”她突然尖叫起来,把邀请函高高举起,“我们被邀请参加维也纳音乐节了!是正式演出嘉宾!”
林昕的手指微微颤抖,接过那张薄薄的纸页。母亲生前曾无数次提起这个音乐殿堂,那是她梦想中未曾抵达的远方。沈亦的指尖轻轻抚过邀请函上凸起的烫金字体,镜片后的眸光闪烁不定。苏玉泽靠在墙边,嘴角的笑意渐渐扩大,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吉他弦,弹出一段欢快的旋律。
“下个月?”林昕突然注意到日期,眉头微蹙,“时间太紧了,我们还需要准备新曲目,还有签证、行程……”
“怕什么!”吴晓萱一把搂住她的肩膀,“有我在,这些琐事统统搞定!你们只需要专注音乐!”她掏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屏幕,“我现在就联系旅行社,订最早的机票!”
沈亦突然开口:“音乐节要求我们准备两首原创曲目。”他转向林昕,“《四重奏》可以算一首,但另一首……”
“我们可以把《夜莺之歌》重新编曲。”林昕轻声说,目光落在母亲留下的乐谱上,“这是妈妈的作品,也是我们的起点。在维也纳演奏它,再合适不过。”
苏玉泽点点头:“我可以加入一些古典吉他的元素,让编曲更有国际化的质感。”
“那还等什么?”吴晓萱跳上钢琴凳,“现在就开始排练!”
然而,兴奋之余,现实的挑战也接踵而至。签证的办理并不顺利,沈亦因为过去的医疗记录被要求补充材料;排练时间与学校的期末考试冲突,林昕不得不熬夜复习;吴晓萱为节省经费,订了一家口碑成谜的廉价旅馆;苏玉泽的吉他托运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某个深夜,当其他人都已离开,林昕独自留在排练室修改乐谱。月光透过穹顶的星空图案洒落,斯坦威钢琴泛着柔和的微光。她轻轻弹奏着《夜莺之歌》的旋律,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还没休息?”沈亦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他走到钢琴旁,放下一杯热牛奶,“你的嗓子需要保护。”
林昕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我总担心准备得不够充分。维也纳……那是妈妈梦想中的舞台。”
沈亦沉默片刻,突然坐到她身旁,手指落在琴键上:“那就让她听到。”
他的演奏与林昕截然不同——更加理性,却又不失深情。林昕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两人的声音在空旷的排练室里交织,仿佛一场私密的对话。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沈亦轻声说:“有些旅程的意义,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我们一起走过。”
林昕望向他,发现他的目光比月光还要温柔。
距离出发还有三天,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送到了排练室——四套定制演出服。纯黑的底色上,绣着银线勾勒的五线谱,每一件谱线都不同,拼在一起便是《夜莺之歌》的片段。附带的卡片上只有一行字:“给永不落幕的咏叹调。——Z”
四人面面相觑。“Z?”吴晓萱瞪大眼睛,“是那封信的署名!可周明不是已经……”
林昕抚摸着演出服上的绣线,忽然笑了:“也许,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窗外,初夏的风掠过树梢,惊起一群飞鸟。它们的影子掠过排练室的玻璃,像一串跃动的音符,飞向远方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