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念头——做一个实验,让自己彻底消失24小时,看看他究竟会作何反应。
这天深夜十一点,我关闭了所有定位共享功能,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
在最后一刻,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监控画面:小川正慵懒地倚靠在沙发上看电影,神色如常,似乎完全未察觉到我的存在即将从他的世界中短暂抽离。
黑暗中,我屏住呼吸,好像这样就能穿透冰冷的屏幕,捕捉他心底最细微的情绪波动。
三小时悄然而过,监控中的他终于拿起手机,拨出了我的号码。
然而,那端注定只有无法接通的提示音回应他。
他微微皱眉,手指在屏幕上停顿片刻,随即又拨打了两次。
我下意识绷紧了神经,等待他露出一丝焦虑或不安。
然而……他笑了?
是的,他真的笑了。
嘴角轻扬,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甚至伸手从茶几上捏起一颗薄荷糖丢入口中,悠闲得令人心惊。
我急忙放大监控画面,仔细确认他的表情——没有错,那抹笑意真实而淡然。
这样的反应让我猝不及防,与我原本预想中的焦急和慌乱截然不同。
难道,他对我的“消失”竟毫不在意?还是另有隐情……
凌晨三点,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电脑屏幕散发着微弱的光,监控画面中我亲爱的他已陷入沉睡,呼吸均匀而绵长。
我的手指悬在手机开机键上方,却迟迟没有按下。
实验不能中断——理智如此告诫我。
清晨八点,门铃声骤然响起,将我从浅眠中惊醒。
透过猫眼,快递员的身影匆匆映入眼帘,他放下一个包裹便转身离开。
我打开门,看见一个精致的蛋糕盒静静躺在地上。
揭开盒盖,熟悉的红丝绒蛋糕映入眼帘,糖霜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游戏好玩吗?”
附带的卡片上只有一句话,字迹清秀却带着莫名的压迫感:“当你准备好,我在这里。”
我盯着那笔迹足足看了一分钟,心脏猛然一缩,像是被什么无形的力量攥住。
我几乎是冲回房间,颤抖着打开手机。
手机在飞行模式下沉寂了十个小时的心脏,终于开始疯狂跳动。
几十条消息提示如潮水般涌进屏幕:工作群的@、购物APP的推送、公众号的早安问候......却独独没有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没有一条是未接来电或焦急的短信。
直到划到最底部,浅蓝色气泡安静悬浮,唯有一条凌晨两点发来的信息静静地躺在那里:“冰箱里给你留了草莓牛奶,记得喝完再玩捉迷藏,晚安。”
窗外的麻雀突然振翅掠过,惊落枝桠上的露珠。
睫毛上的水雾终于凝成水珠坠落,在蛋糕盒边缘砸出细小的涟漪。
我死死攥着手机,屏幕上那行消息像在眼前无限放大——原来我精心设计的悬念,不过是他早已写好的剧本续章。
他早就看穿了我的把戏,甚至提前准备好了应对方案。
更可怕的是——他怎么预测到我会在今天做这个实验?
我颤抖着开启定位共享的瞬间,仿佛听见网络信号穿透云层的嗡鸣。
不到五分钟,门铃再次响起,我甚至还没来得及整理凌乱的发丝。
透过猫眼,这次是他。
小川正低头查看咖啡杯盖是否密封,深蓝色毛衣的领口沾着片新鲜的梧桐叶,那是我最爱的深秋气息
“早啊。”他自然地递给我一杯,“三分糖拿铁,加肉桂粉…特意让店员多焖了三十秒,焦糖香气会更浓。”
我接过咖啡,打开盖子,奶泡上肉桂粉的纹路像是特意勾勒的漩涡。
我让开门,他走进来环顾四周,目光在角落里我的改造成相框监控设备上停留片刻,笑意更深,那抹笑意漫过眉眼,带着某种隐秘的宠溺:“卧室的遮光窗帘该换了,凌晨三点的月光会在你睫毛上投出扇形阴影。”
“不问我为什么突然消失?”滚烫的咖啡在杯口摇晃,几乎要泼出杯沿。
他轻轻耸了耸肩,从口袋里摸出手机递到我眼前——屏幕上的画面赫然是我家的实时监控。
他修长的手指点向右上角的时间显示:“凌晨一点十七分,你关的灯……一般情况下,你在两点之前至少会起身喝一次水。”
我的咖啡杯悬在半空,思绪却被猛地拉回现实。
他是什么时候在我家装的摄像头?更重要的是——
“你记录我的睡眠习惯?”我听见自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当然。”他像是在谈论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一边打开蛋糕盒,切下一块小巧的蛋糕递到我唇边,“从我们第三次‘偶遇’开始。”
他的目光落在我耳垂的位置,好像还能看见那天的场景,他回忆道:“那天你戴了新耳钉,银色的小月亮。”
那已经是四个月前的事了。
我鬼使神差地张开嘴,任由他将那一小块红丝绒蛋糕送入我口中。
细腻的甜味在舌尖化开,而他的手指却未急着收回。
拇指轻轻擦过我嘴角沾染的奶油,随后自然地将指尖含进自己嘴里。
这一连串动作几乎让我的身体瞬间僵住,血液却迅速升温。
“所以……”我竭力稳住声音,让它听起来尽量平静,“我的24小时失踪计划……”
“很可爱。”他说,脸上的笑意更深,打断了我的话,“但下次可以直接告诉我你想玩什么游戏,我会配合得更好。”
他的眼神慵懒又危险,带着一丝戏谑和某种隐秘的情绪,让我无法移开目光。
他掏出另一部手机——与我的毫无二致——指尖轻触,某个app的界面随即弹开。
屏幕上,我的定位轨迹如蛛网般铺展,社交账号动态逐一浮现,甚至连我的心率曲线都清晰可见,这一刻,我所有的秘密都被摊在了冰冷的屏幕之上。
“你的智能手环,”他抬眸,目光落在我腕间的设备上,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数据已经同步到我这里了。”
恐惧、愤怒……这些情绪似乎理应占据我的胸腔,然而此刻翻涌的却是另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
喜悦?不,或许更像是一种被回应的执念。
原来,他对我的执着并不亚于我对他的痴迷,甚至……更甚。
“交换。”我忽然开口,声音平稳得连自己都感到意外。
“嗯?”他挑眉,略显疑惑。
“我要你公寓的备用钥匙。”我直视他的双眼,“既然你拥有了我家的监控权限,这很公平,不是吗?”
他没有丝毫犹豫,从口袋里取出一串钥匙,从中摘下一枚铜质的小钥匙,随手推至茶几中央,滑到我面前:“早就为你准备好了。”
然而,我的视线却被钥匙旁的一个物品吸引住了——一个丝绒质地的小盒子,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在那里。
那抹深邃的黑色让我的心跳骤然停了一拍。
“不是你想的那样。”他唇角微扬,笑意中带着狡黠,随即伸手拿起盒子,打开。
一对精致的耳钉安静地躺在里面,钻石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而微型摄像头则巧妙地隐藏在璀璨的伪装之下,几乎让人无法察觉。
“实时共享视野的礼物,”他说,“为了让你随时了解我的世界。”
我戴上耳钉的瞬间,手机屏幕亮起,震动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新安装的app弹出提示:“小川的视角 已连接。”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点开界面,屏幕立刻显示出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那是我自己,正通过他领口针孔摄像头的视角凝视着这一切。
“现在,”他的身体微微前倾,气息拂过我的耳畔,温热中透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压迫感,“我们真的可以时时刻刻看着彼此了……”
闺蜜终于忍无可忍地杀到我家时,我和他正在同步浏览对方的云端相册。
“你们两个真是疯了!”她摔下一叠打印纸,上面全是我们的监控记录交叉对比,“这根本不健康!正常人谁会互相监视还乐在其中?”
小川平静地给她倒了杯茶:“要加蜂蜜吗?我记得你喜欢两勺。”
闺蜜瞪大眼睛:"你怎么会知道——"
“小莉的聊天记录里有提到。”他微笑着递过蜂蜜罐,“去年12月7号,她向你推荐过这家店的蜂蜜。”
我补充道:“那天是周三,你穿了棕色大衣,买了栗子蛋糕带走。”
闺蜜的表情从愤怒转为惊恐:“你们…互相传染了?”
他搂住我的肩膀:“我们叫它‘互补’。”
“是共生。”我纠正道。
闺蜜落荒而逃后,我们笑作一团。
他的手机突然响起特殊提示音——那是我为他设置的“重要事件”提醒。
他看了眼屏幕,表情变得柔软。
“周年纪念。”他给我看日历提醒,“与她第一次真正相遇365天。”
我心头一热。
去年的今天,我在咖啡厅“偶遇”他,而他已经知道那根本不是巧合。
“我有礼物给你。”他神秘地说,带我来到书房,打开一个上锁的抽屉。
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个笔记本,每个都标着日期范围。
“我的观察记录。”他拿出最新一本翻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和照片,“3月14日,她换了新洗发水,香气像雨后青苔。5月6日,她偷走我第三颗纽扣时睫毛在颤抖……”
我眼眶发热,跑回卧室取出我的硬盘:“这是我的。”里面是按日期分类的文件夹,每个都存有数百张他的照片和视频。
我们坐在地毯上交换着浏览,像两个分享珍宝的孩子。他的笔记里有一段特别吸引我:
“她总以为自己是唯一的猎人,不知道我早在大学时就见过她——图书馆三楼,她穿着红裙子读《傲慢与偏见》,那天起我的镜头就只为她聚焦。”
我抬头看他:“什么?你居然从那时就……”
“比你早了两年。”他吻了吻我的指尖,“当你开始跟踪我时,我简直欣喜若狂——你终于看见我了…”
原来我们都在漫长的暗处凝视对方,直到视线相交的瞬间才明白,这场孤独的追逐从来都是双向的。
三个月后,我们的公寓完成了全面改造。
墙面显示屏实时轮播双方的监控画面,智能家居系统同步控制两个住所的温度和照明。
闺蜜第一次来访时差点晕过去:“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变态!”
但当她看到小川如何在我焦虑发作时立即出现在门口,如何精准地准备我每个突然的渴望,她终于勉强承认:“好吧,也许这就是你们表达爱的方式。”
后来的一个纪念日那天清晨,我在枕边发现一张纸条:“今天请穿白色连衣裙,中午12点到老地方。”笔迹是小川的。
按照指示,我准时到达“老地方”——那家咖啡厅,他曾经工作过的角落座位现在坐着一位白发老人。
我困惑地环顾四周,手机震动:
“看窗外。”
马路对面,他站在我第一次偷拍他的位置,举着相机对我按下快门。
我的耳钉传来轻微电流感,耳边突然响起他的声音:
“能听到吗?”
我点头,摸到耳钉侧面有个微型麦克风——新升级的功能。
“过马路小心。”他指导着我穿过街道,然后转身走向小巷,“跟着我的声音。”
七拐八拐后,我们停在一栋陌生建筑前。他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门口,手里捧着巨大的礼物盒。
“打开它。”他说。
盒盖掀开的瞬间,无数气球飞向天空。
盒子底部静静躺着一枚钻戒,戒圈内侧刻着“互相监控一辈子。”
“理论上这应该是个问句。”他单膝跪地,眼睛却直视着我领口的摄像头,“但你三周前就黑进我的购物记录了,对吧?”
我伸出左手让他戴上戒指,同时从口袋里掏出另一个丝绒盒子:“你的那枚我调整了摄像头焦距。”
他大笑起来,给我戴戒指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当我们拥吻时,我通过他领针上的摄像头看到自己闭眼的瞬间,而他正通过我的耳钉摄像头看着同样的画面。
后来我们在结婚请柬上印了二维码,扫描后会跳转到我们的双人监控直播页面。
闺蜜拒绝参加这个“变态的婚礼”,但还是当天第一个送来礼物的人——一套双人睡衣,上面印着“我会一直盯着你的。”
现在,每当有人问我们相遇的故事,他总会微笑着回答:
“我们互相监视到了爱情。”
而我则补充道:
“然后我们决定,永远不关闭对方的监控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