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醒的灯亮起第三夜,归灯台下多了一块留言石板。
狐之助亲自捧着碑面刻下几个字:
【归者留言处 · 留于归见灯前】
【留言需签梦名 · 无需回信 · 只为照见】
“这是你提议的吗?”栖望着那块新碑。
“不是我,是澜梦。”狐之助摇头。
“他说他第一次归名时就想有这样一个地方——不是为了被听见,而是让别人的梦能回应一句‘我听见了’。”
灯塔下,弥灯点了第一柱香。
桂花香裹着细烟,在风中晃了几圈,然后拂过那盏名为“归见”的梦灯。
澄醒站在灯后,没有说话。
他以为自己点灯之后,就只是被记录的人。
没想到,会有人真的,在他灯前停下脚步。
——
【留言一】
来自:澜梦
梦名:引台
留言:
你用梦的碎片点了一盏光。
我当初归名时,是等人来听。
你点灯时,是让人能见。
谢谢你提醒我,梦不是等,而是走向。
——
【留言二】
来自:弥灯
梦名:守一
留言:
你说你来归梦是为你自己。
我很高兴。
因为我们守灯的人,从来都希望,第一盏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亮的。
——
【留言三】
来自:栖
梦名:临花
留言:
你梦过教室与封锁,我梦过花与风。
愿你再梦之时,不再犹豫,不再后退。
我们坐在这盏灯后,等你走近,再讲下一个梦。
——
【留言四】
来自:狐之助
梦名:小狐卷
留言:
虽然我没梦过什么大梦。
但我见过你灯亮的时候,风停了。
那一刻,我知道——你讲的梦,也许以后很多人都会来听。
——
夜更深了。
灯未熄。
有人没有署名,只留下一句:
【你梦的地方,我也来过。谢谢你点亮它。】
澄醒看着那句话,第一次——像真正归属者一样,笑了。
那晚,共鸣不止于话语。
弥灯将第二盏香插入灯座,点燃时,风忽然静了。
“他听见了。”他说。
“谁?”狐之助眨眼。
“澄醒。这个梦点出来之后,他不再只属于梦册,而属于归所。”
“我们点下的是一盏灯,”栖望着灯光,“但他点亮的是一段关系。”
“归者之间的梦,可以连接了。”
“你觉得以后还会有人来留言吗?”澜梦问。
“肯定会。”主公从屋中走来,将手中纸册递给狐之助。
“这是‘归灯留言册’第一册,正式备案。”
“每一个梦灯之后,我们都会留一个空白页。”
“不写归名,只写感应。”
“不写回应,只写同行。”
狐之助认真记入灯册:
【归灯留言册 · 编号 S001 · 归见】
【开启时间:第三夜】
【留言格式:梦名+言】
【不设评语 · 不设回信】
【仅记录 · 留意】
次日清晨,归灯塔下已经多了一封新留言。
【留言五】
来自:未归梦者
梦名:山河草色
留言:
我没有归名资格,也不曾尝试。
但你说出你的梦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
不是你让我归,是你让我记得——我曾有梦。
澄醒站在那行字前,久久未语。
他的梦不是为了自己被理解,而是他终于第一次意识到——
“有人因为我点灯,而愿意自己回头看看那段被藏起的梦。”
【留言六】
来自:匿名归者
梦名:无灯无灯
留言:
你说你曾梦过灯。
而我连梦都不敢有。
你敢说出来,我就敢说——我也曾想过归。
哪怕现在不行,但我知道路在灯后。
这一夜,“归见”灯前多了一个小木凳。
弥灯说:“给未来可能来留言的人一个能坐下的理由。”
【作者说】
这一章是“归见灯”真正从一个人的梦,变成大家愿意靠近的梦。留言不一定写下名字,但每一个写下心意的人,都说了一句梦中回响。下一章,我们会听见更多归梦者的心声,归所灯前将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