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友谊赛安排在周六下午。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却不燥热,是个适合运动的日子。
高三的篮球场边比平时热闹许多,挤满了前来观战的学生。祝景和陈默到的时候,江烁已经在场边冲他们用力挥手了,他身边还站着几个同样来加油的高三同学。
“这里这里!给你们占了位置!”江烁嗓门洪亮,引来不少目光。他今天显得格外兴奋,脖子上还挂了个不知道从哪搞来哨子。
沈然果然也在场上热身。他换上了红色的篮球服,露出流畅的手臂线条,平时被校服掩盖的精瘦身材此刻显露出力量感。虽然他表情依旧冷淡,但运球和投篮的动作都相当标准,看得出底子不错。
“沈然学长真的上场了啊?”陈默还是有些惊讶,毕竟沈然给人的感觉更倾向于安静的个人活动。 “那当然!”江烁与有荣焉,“我好不容易才拉他来的!是不是很够意思?”
祝景看着场上热身的两人——活力四射、不断和队友击掌鼓劲的江烁,以及安静专注、默默练习投篮的沈然,他也开始期待起比赛了。
比赛很快开始。节奏激烈,攻防转换很快。江烁无疑是场上的活力源泉,跑动积极,突破凶猛,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好球”、“我的我的”、“回防!”,带动着全队的气氛。
而沈然他跑位聪明,总能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传球时机刁钻到位,防守时预判精准,几次关键的抢断和冷静的中投引得场边阵阵喝彩。他和江烁之间似乎有种无形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
江烁在一次快攻得分后,兴奋地跑回来,特意和沈然击了下掌:“传得漂亮阿然!” 沈然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极轻地拍了下他的手掌,迅速回防。
祝景和陈默在场边看得也很投入。 “没想到沈然打球这么冷静聪明。”陈默赞叹。 “江烁学长活力太足了。”祝景也评价道。
意识里,祝渊懒洋洋地点评:“一个像火,一个像冰,凑一块倒挺互补。”
最终,他们所在的班级毫无悬念地赢得了比赛。终场哨响时,江烁第一个蹦起来,高举双手欢呼,然后转身就想给旁边的沈然一个熊抱。
沈然显然早有预料,敏捷地后撤半步,同时虚环着他的后背,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但紧绷的嘴角似乎松缓了些许。
“赢了赢了!阿然你太厉害了!”江烁也不在意,就着这个姿势兴奋地大喊。 同学们围上去庆祝。祝景和陈默也走过去。
“打得太精彩了!”陈默对两人说。 祝景也点了点头:“很厉害。”
江烁汗淋淋地,笑得见牙不见眼:“必须的!也不看谁出马!”沈然用毛巾擦着汗,气息微喘,对着祝景和陈默颔首致意:“谢谢。”
回去的路上,江烁还在兴奋地复盘比赛的每一个细节,比手画脚。沈然安静地走在他旁边,听着,偶尔回应一两个字。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祝景和陈默跟在稍后一点的位置。
看着前面那对身影,祝景忽然低声对陈默说:“他们这样……挺好的。”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推了推眼镜,笑了:“是啊。虽然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但就是让人觉得……很合适。”他顿了顿,小声补充,“而且,感觉沈然和江烁在一起的时候,没那么……‘冻人’了。”
祝景点了点头。他想起自己意识里的那个存在,那个暴躁、尖锐却会在他最不堪时冲出来保护他的祝渊。
世界上或许有很多种不同的“陪伴”形式。有的像阳光融化冰雪;有的则像影子与光,共生共存,看似对立,实则一体。
无论是哪种,能遇到,或许都是一种幸运。
周末很快过去。新的一周,竞赛培训再次提上日程,强度有增无减。但经历了家宴的风波和周末的放松,祝景的心态似乎平稳了许多。他能更专注地投入学习,也能更自然地接受朋友的关心。
有时午休,他甚至会主动和陈默讨论一下那道折磨人的语文赏析题,或者在被齐曜他们拉着聊游戏时,偶尔插上一两句。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这天傍晚,培训结束后,祝景独自回宿舍的路上,在一个相对僻静的林荫道拐角,被一个人拦住了去路。
是祝义平。
他靠在墙边,似乎等了有一会儿了,脸色有些复杂,看着祝景,眼神里没有了往日那种的爽朗,反而带着一丝疲惫和……挣扎。
“小景。”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们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