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霜将额头前的碎发别到耳后,眯起眼睛凑近灯光下的残破帛书。考古实验室的冷白光线下,那些朱砂绘制的符号几乎与褪色的丝织物融为一体。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小时,颈椎发出抗议的咔哒声。
"不应该啊......"她喃喃自语,手指悬在帛书上方不敢触碰。这卷战国时期的帛书是导师上周从文物局特别借调来的,据说出土于湖南一处贵族墓葬。但上面的符号系统与她熟知的任何一种战国文字都对不上。
她拿起放大镜,再次确认那些细微的笔画。突然,她的手指一颤——在帛书边缘,一个熟悉的符号组合映入眼帘。那是两个相交的环形,中间贯穿一条波浪线。
"青铜门?"
这个符号她在祖父的笔记中见过,当时祖父说那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禁忌标记。阮青霜一直以为那只是老人家的迷信故事。
她迅速拍下照片,导入电脑进行图像增强。随着软件运行,帛书上更多隐藏的细节显现出来。她的心跳加速——这不仅仅是一件文物,这可能是一张地图,指向某个传说中的地点。
第二天一早,她带着发现冲进导师办公室。
李教授推了推老花镜,眉头越皱越紧。"青霜,你确定这个符号与你祖父笔记中的一致?"
"百分之百确定。"阮青霜调出手机里翻拍的祖父笔记对比图。
老教授沉默良久,突然起身锁上办公室门。"这件事超出我们的专业范畴了。我知道一个人,他曾经研究过类似文物。"他在便签上写下一个地址和名字,"去杭州找他,吴邪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吴邪?"阮青霜接过便签,觉得这名字莫名耳熟。
"告诉他你是李建国的学生,给他看这个符号。"老教授点了点帛书照片上那个双环标记,"还有,小心行事,别告诉其他人。"
三天后,阮青霜站在杭州河坊街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前。黑漆门匾上金漆写着"吴山居"三个字。她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个穿藏青色衬衫的年轻男人,看上去三十出头,眉眼清朗,右眼角有一颗淡淡的泪痣。
"您好,我找吴邪先生。"阮青霜攥紧了背包带。
男人上下打量她,目光在她手腕上的玉镯停留了一秒——那是祖父留给她的传家宝。"我就是。"
"我是李建国教授的学生,他让我来给您看这个。"阮青霜直接掏出帛书照片。
吴邪的表情瞬间变了。他侧身让出通道:"进来谈。"
吴山居内部比外观大得多,前厅陈列着各式古董,但阮青霜的专业眼光立刻看出其中至少一半是赝品。她被引入后院一间密闭的工作室,这里的气氛截然不同——墙上挂满古地图和符号对照表,玻璃柜中陈列的文物一看就是真品。
吴邪给她倒了杯茶:"李教授还好吗?"
"挺好的,就是腰疼老毛病又犯了。"阮青霜迫不及待地将照片铺在桌上,"吴先生,这个符号——"
"叫我吴邪就行。"他打断她,俯身研究照片,"你在哪里发现的?"
阮青霜详细解释了帛书的来历和自己的发现。随着她的讲述,吴邪的眼神越来越亮。
"你能解读这些文字?"他指着帛书上几行扭曲的符号。
"不完全,但能辨认出大约三成。"阮青霜指着其中一段,"这里提到了'门'、'开启'和'代价',还有这个重复出现的词可能是'守护者'。"
吴邪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她读不懂的情绪:"你知道青铜门的传说吗?"
阮青霜摇头:"只知道祖父笔记里提过这个符号,说我们家族与之有关。"
"有趣。"吴邪走向一个保险柜,输入密码取出一个檀木匣子,"看看这个。"
匣中是一块青铜碎片,上面赫然刻着与帛书相同的双环波浪符号。阮青霜倒吸一口冷气,不自觉地伸手触碰——
"别动!"吴邪抓住她的手腕,两人同时僵住。阮青霜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和微微的颤抖,而吴邪则盯着她手腕上玉镯的花纹——与青铜碎片边缘的纹路完美吻合。
"你到底是什么人?"吴邪声音低沉。
"阮青霜,北大考古系研究生,就这样。"她挣开他的手,"这镯子是我祖父传下来的,他说是我们家族的——"
"守门人印记。"吴邪接话,眼神复杂,"看来李教授给我送来了一个惊喜。"
正当阮青霜想追问时,前门被猛地推开:"天真!出大事了!小哥发来消息——"一个胖乎乎的男人风风火火冲进来,看到阮青霜后刹住脚步,"哟,有客人啊。"
"胖子,这是阮青霜,李教授的学生。"吴邪简短介绍,"阮青霜,这是我兄弟王胖子。"
王胖子挤眉弄眼:"女朋友?"
"不是!"两人异口同声否认。
吴邪转移话题:"你刚才说小哥怎么了?"
王胖子立刻严肃起来,掏出一部手机:"小哥在云南发现了这个。"屏幕上是一张山洞壁画的照片,中央赫然是放大版的双环波浪符号,周围环绕着与阮青霜手中帛书极为相似的文字。
阮青霜和吴邪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我们需要去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