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治疗方案可以尝试?"他最终问道,声音平静得不自然。
"我们已经在做所有能做的。"李医生走近一步,"物理治疗防止肌肉萎缩,营养支持,定期刺激......剩下的,真的只能等待。"
严浩翔点点头,没有转身。直到听见病房门轻轻关上的声音,他才允许自己的肩膀垮下来。
他走回床边,握住张真源的手。那只手比三个月前瘦了不少,骨节更加明显,但依然温暖。严浩翔低头亲吻每一个指尖——那些曾经灵巧地握着画笔,在他皮肤上留下无数温柔触感的指尖。
"听见了吗?医生说你可能不会醒了。"他轻声说,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微笑,"但我不信。你从来不会让我失望,这次也不会,对吧?"
监护仪的滴答声是唯一的回应。
下午,严浩翔站在张真源的工作室门口,钥匙悬在锁孔前迟迟未动。自从车祸后,他就没来过这里,工作室一直由林峰和其他同事维持着基本运营。但今天蓝岸画廊的总监打来电话,询问张真源个展的事——合同已经签了,场地也预订了,如果不能按时举办,将面临巨额违约金。
钥匙终于插入锁孔,门开了。灰尘在阳光中起舞,熟悉的颜料气味扑面而来,严浩翔的喉咙瞬间发紧。一切都保持着张真源离开那天的样子——画架上半完成的画作,调色板上干涸的颜料,甚至桌上那杯早已蒸发殆尽的水,杯底留下一圈淡淡的水渍。
严浩翔深吸一口气,迈步进入这个时间胶囊般的工作室。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作品——大部分是张真源近年来的创作,明亮而充满生命力,与此刻工作室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
办公桌上堆满了草图和笔记。严浩翔小心地翻看着,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张真源存在的证明。在一个蓝色文件夹里,他找到了个展的相关资料——合同、场地平面图、宣传计划,全都井井有条。
最下面是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写着"展览构想"三个字。严浩翔打开它,里面是张真源亲笔写的展览前言和作品说明。前言最后一段写着:
"《光之轨迹》是我对城市与人、黑暗与光明的思考。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特别献给H.X.——是你让我看见生命中所有的光。"
严浩翔的手指颤抖起来,H.X.——浩翔。他的眼眶发热,视线模糊。张真源真的把这个展览献给了他,而他可能永远无法亲眼看到。
"我会让它实现的,"他对着空荡荡的工作室承诺,"我保证。"
他继续翻找,在抽屉里发现了展览作品的清单和位置规划。张真源甚至画了小样,标注了每幅作品应该挂在哪里。严浩翔拿出手机,拍下这些资料,然后开始整理已经完成的作品。
工作室角落堆着几个大画框,用白布覆盖着。严浩翔掀开其中一块布,露出下面那幅他在车祸当天早上见过的城市夜景——现在完成了,灯光如星辰般璀璨,中央高楼的顶层有两个微小的人影,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