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高中生物一起学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生物知识  认真学习 

选b2基因

高中生物一起学

DNA的结构、特性及复制

一、DNA的双螺旋结构

1. 基本组成与空间结构

-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含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含氮碱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

- 双螺旋结构特点:

1. 双链反向平行: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 5'→3' 反向平行盘旋,形成右手双螺旋(直径2nm,螺距3.4nm,每圈10个碱基对)。

2. 外侧骨架: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通过 磷酸二酯键 交替连接,构成稳定的基本骨架。

3. 内侧碱基对:两条链的碱基通过 氢键 互补配对,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形成 2个氢键;

- 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形成 3个氢键(G-C对更稳定)。

- 氢键的特性:

- 可通过 解旋酶 或高温(>90℃)断裂,用于DNA复制或PCR解旋;

- 氢键仅存在于DNA和RNA中(蛋白质中为肽键、二硫键等)。

二、DNA的特性

1. 稳定性

- 骨架结构稳定:磷酸与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永不改变;

- 碱基配对严格:遵循A-T、G-C配对原则,保证遗传信息准确传递;

- 双螺旋结构:碱基堆积力和氢键共同维持空间结构稳定。

2. 多样性

- 本质原因:不同DNA分子中 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 数学模型:若某DNA片段含 n个碱基对,则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4ⁿ种(每个位置有4种碱基可能)。

3. 特异性

- 每个DNA分子都有 独特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唯一性。

- 应用:DNA指纹技术(通过特异性序列鉴定个体)。

三、DNA复制的过程

1. 基本概念

- 定义: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

- 时间:

-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间期 和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伴随染色体复制);

- 原核生物:拟核区复制(无明显细胞周期,多为二分裂前)。

- 场所:

- 真核生物:主要在 细胞核,其次在 线粒体、叶绿体(半自主性细胞器);

- 原核生物:拟核区 和 质粒(细胞质中环状DNA)。

2. 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1. 解旋阶段:

- 解旋酶 催化氢键断裂,DNA双螺旋解开,形成 复制叉(需ATP供能);

- 单链结合蛋白(SSB)结合单链DNA,防止重新配对。

2. 合成子链:

- 引物作用:先由RNA聚合酶合成短链RNA引物(提供3'-OH末端),DNA聚合酶仅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

- 方向限制:DNA聚合酶只能催化核苷酸从 5'→3'方向 连接,因此两条模板链合成方式不同:

- 前导链(连续合成):沿解旋方向直接合成,5'→3'连续延伸;

- 滞后链(不连续合成):分段合成短片段(冈崎片段,约100-2000个核苷酸),再由 DNA连接酶 连接成完整链。

3. 形成子代DNA:

- 每个子代DNA含一条亲代链(旧链)和一条新合成链(新链),即 半保留复制。

3. 复制条件与特点

条件 具体内容

模板 亲代DNA的两条单链(解旋后的母链)。

原料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TP,即dATP、dTTP、dGTP、dCTP,含高能磷酸键)。

酶 解旋酶(解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合成)、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引物酶(合成RNA引物)。

能量 ATP(供能解旋、酶促反应等)。

引物 自然复制中为RNA引物,PCR技术中常用人工合成的DNA引物(耐高温)。

- 核心原则:

- 半保留复制:保证子代DNA保留亲代一半遗传信息,是遗传稳定性的基础;

- 碱基互补配对:确保复制精确性(误差率约10⁻⁹,依赖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

- 高效机制:

- 多起点复制:真核生物DNA含多个复制原点,同时启动复制(如人类DNA有3万个复制起点);

- 双向复制:从复制原点向两侧同时延伸,缩短复制时间;

- 半不连续复制:适应DNA聚合酶的方向性限制,协调前导链与滞后链的合成。

4. 生物学意义

- 遗传信息传递:将亲代DNA的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给子代,保持亲子代间的连续性;

- 细胞分裂基础: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提供遗传物质,确保子细胞遗传物质完整。

四、核心概念对比(补充拓展)

概念 定义/特点

半保留复制 子代DNA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链,由梅塞尔森-斯塔尔实验(¹⁵N同位素标记)证实。

冈崎片段 滞后链上合成的不连续DNA短片段,需DNA连接酶拼接,因日本科学家冈崎令治发现得名。

端粒复制 线性DNA末端(端粒)因引物切除无法完全复制,需 端粒酶(含RNA模板)延长,与细胞衰老相关。

总结

DNA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而半保留复制和多起点双向复制机制则兼顾了遗传稳定性与效率。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生命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克隆)的核心原理。

上一章 选必3第二章第三节 胚胎工程 高中生物一起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轮复习必修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