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高中生物一起学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生物知识  认真学习 

一轮复习必修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1

高中生物一起学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 最基本元素:碳(C)。

原因:碳原子间通过化学键形成长链或环状结构,作为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的基本骨架,参与构成复杂生物分子。

- 大量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镁(Mg)。

- 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

-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

-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体现内在联系。

- 差异性: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大,如碳在生物体内含量较高,在无机界多以碳酸盐等形式存在且占比不同。

二、组成细胞中的水

- 含量:约占细胞鲜重的 70% - 90%,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存在形式:

- 自由水:可自由流动,如血液中的水,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如鸡蛋清中的部分水,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 生理功能:

-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 自由水:

- 是细胞内良好溶剂,许多物质需溶于水才能反应。

- 是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为反应提供场所。

- 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运送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代谢废物(如尿素)。

- 结合水 / 自由水比值与代谢的关系:

- 比值低时,自由水多,新陈代谢旺盛,生物抗性弱(如夏天植物生长快但抗寒差);反之,比值高时,代谢缓慢,抗性强(如冬天植物细胞内结合水比例升高)。

- 种子成熟时,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多,比值升高;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增多,比值降低。

三、组成细胞的无机盐

- 存在形式: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如 Na⁺、K⁺、Ca²⁺ 等。

- 生理作用:

- 构成复杂化合物:

- 氮(N):组成蛋白质、核酸(如 DNA、RNA)。

- 磷(P):组成核酸、磷脂(细胞膜成分)。

- 镁(Mg):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叶片发黄)。

- 碘(I):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 铁(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贫血)。

- 维持生命活动:

- Na⁺、K⁺ 影响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 血钙低时抽搐(神经肌肉兴奋性过高),血钙高时肌无力。

- 维持渗透压与酸碱平衡:

- 细胞外液渗透压由 Na⁺、Cl⁻ 维持;细胞内液由 K⁺ 维持。

- 缓冲对(如 HCO₃⁻ / H₂CO₃)调节酸碱平衡,保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四、细胞中的糖类

- 元素组成:C、H、O,通式多为 (CH₂O)ₙ。

- 种类与分布:

- 单糖:不能水解,直接吸收。

- 葡萄糖(能源物质,“生命的燃料”)、果糖(植物细胞)、核糖和脱氧核糖(组成核酸,核糖参与 RNA,脱氧核糖参与 DNA)。

- 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需水解吸收。

- 植物细胞:蔗糖(葡萄糖 + 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 动物细胞:乳糖(葡萄糖 + 半乳糖)。

- 多糖:多个单糖脱水缩合,水解后吸收。

- 植物细胞:淀粉(储能物质)、纤维素(细胞壁成分,人体不可消化)。

- 动物细胞:糖原(储能物质,如肝糖原、肌糖原)。

- 几丁质(壳多糖):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成分,可用于食品、医药。

- 生理功能:

- 细胞中重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氧化供能)。

- 淀粉、糖原分别是植物、动物的储能物质。

-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结构物质。

- 脱氧核糖和核糖参与组成 DNA 和 RNA。

-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

五、细胞中的脂质

- 种类与生理功能:

-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元素 C、H、O。

-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等质量脂肪比糖类储能多,因氢含量高,氧化分解耗氧多、放能多)。

- 绝热、保温、缓冲减压(如动物皮下脂肪)。

- 磷脂:元素 C、H、O、N、P,构成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的基本骨架。

- 固醇:

- 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参与血液脂质运输(过高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如雄性激素促进精子形成)。

- 维生素 D: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儿童缺乏易患佝偻病)。

- 脂质与糖类的比较:

- 脂质疏水性强,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

- 脂肪氢含量高,等质量氧化分解时耗氧多、释放能量多。

- 糖类和脂质可相互转化,但能力不同(糖类易转化为脂肪,脂肪仅在糖类不足时少量转化为糖)。

一、重要考点

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区分大量元素(C、H、O、N、P、S 等)、微量元素(Fe、Mn、Zn 等)、最基本元素(C);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元素种类相同)和差异性(元素含量不同)。

2. 水:水的含量(细胞中最多)、存在形式(自由水与结合水)及功能(结合水是结构成分,自由水是溶剂、参与反应等);结合水 / 自由水比值与代谢的关系(比值低,代谢旺盛,抗性弱)。

3. 无机盐:存在形式(离子)、生理作用(组成复杂化合物如 Mg 与叶绿素、维持生命活动如血钙影响肌肉兴奋性)。

4. 糖类:元素组成(C、H、O)、分类(单糖如葡萄糖、二糖如蔗糖、多糖如淀粉)及功能(能源物质、结构物质如纤维素);还原糖的种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5. 脂质:种类(脂肪、磷脂、固醇)及功能(脂肪储能、磷脂构成生物膜、固醇调节代谢);脂质与糖类在元素组成、功能上的差异(脂肪氢含量高,储能多)。

二、复习建议

- 构建知识框架:将元素、水、无机盐、糖类、脂质等知识点分类整理,明确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例如,以“化合物”为主题,梳理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 对比记忆: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对比,如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功能、糖类与脂质的元素组成及功能差异。

- 结合实例理解: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抽象知识的记忆,如缺铁性贫血理解 Fe 与血红蛋白的关系,通过种子萌发理解自由水与代谢的关系。

三、考试题型及做题方法

- 选择题:

-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考查点。如考查还原糖,需牢记蔗糖不是还原糖,直接排除相关错误选项。

- 利用排除法,根据知识点排除明显错误答案。

- 填空题:

- 准确记忆专业术语,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 重要组成成分”“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储能物质”。

- 注意书写规范,避免错别字。

- 简答题:

- 分点作答,条理清晰。如回答水的功能,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功能,依次阐述。

- 语言简洁准确,突出关键词,如“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 溶剂,参与 生物化学反应”。

四、生物学上层理念

- 结构与功能观:生物分子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如蛋白质多样的结构使其具有催化(酶)、运输(血红蛋白)等多种功能;纤维素的结构使其成为植物细胞壁的支撑物质。

- 物质与能量观:糖类、脂肪等是细胞的能源物质,通过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如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脂肪是高效储能物质。

- 稳态与平衡观:水、无机盐等通过调节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如缓冲对(HCO₃⁻ / H₂CO₃)维持酸碱平衡,Na⁺、K⁺ 维持渗透压平衡,保证细胞正常代谢。

通过把握考点、运用合理方法复习、熟悉题型及解法,并理解生物学核心观念,能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应对考试。

上一章 选b2基因 高中生物一起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轮复习必修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