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类群
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两大类。
一、非细胞生物——病毒
1. 本质:
- 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
- 依赖宿主细胞才能增殖,属于寄生生物。
2. 分类:
- 按遗传物质:DNA病毒(如噬菌体、乙肝病毒)和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
- 按宿主类型:
- 动物病毒(感染动物细胞,如疱疹病毒)、植物病毒(感染植物细胞,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感染细菌,称为噬菌体,多数为DNA病毒)。
3. 特点:
- 无细胞结构,故不属于原核或真核生物;个体微小,需电子显微镜观察。
二、细胞生物
根据细胞结构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部分属于微生物。
(一)原核生物(均为单细胞)
1. 类群
- 细菌:球菌(如葡萄球菌)、杆菌(如大肠杆菌)、螺旋菌(如幽门螺杆菌)。
- 蓝细菌(蓝藻):自养型,含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如颤藻、念珠藻)。
- 其他原核生物:支原体(无细胞壁)、衣原体(专性寄生)、立克次氏体等。
2. 细胞结构
结构 组成与功能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保护和维持细胞形态功能,可被溶菌酶破坏(注意:支原体无细胞壁)。
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是有氧呼吸(如第三阶段)的场所之一。
拟核 无核膜,含游离环状DNA分子(不与组蛋白结合,无染色体)。
细胞质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 - 质粒:小型环状DNA,携带抗药性、固氮、抗生素合成等基因; - 储藏颗粒:储存营养物质。
特殊结构 - 荚膜:多糖/多肽,保护细菌免受噬菌体侵染、防止脱水和被吞噬; - 芽孢:休眠体,抗逆性强(耐高温、干旱等),无繁殖功能; - 鞭毛:部分细菌的运动器官。
3. 代谢与繁殖
- 代谢类型:多数为异养型,少数自养型(如蓝细菌、硝化细菌)。
-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主要为二分裂(分裂生殖)。
(二)真核生物中的微生物
1. 原生生物
- 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介于动物、植物和真菌之间。
- 类群:
- 原生动物(异养,如草履虫、变形虫);
- 藻类(自养,如衣藻、硅藻,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
2. 真菌
- 细胞结构:具真核,细胞壁含几丁质(甲壳素),细胞质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 类群:
-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兼性厌氧,用于发酵);
- 多细胞真菌:霉菌(如青霉、曲霉)、大型真菌(蘑菇、灵芝,非微生物范畴)。
- 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孢子、出芽)和有性生殖。
三、培养基的配制与应用
1. 培养基概念
人工配制的、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需根据微生物需求调整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等)及条件(pH、氧气、特殊营养)。
2. 基本成分
成分 作用 常见来源
碳源 提供碳元素,合成有机物(如核酸、蛋白质);异养微生物的主要能源。 无机碳源(CO₂、NaHCO₃,自养型用);有机碳源(葡萄糖、牛肉膏、石油,异养型用)。
氮源 提供氮元素,合成核酸、蛋白质等。 无机氮源(NH₃、铵盐、硝酸盐);有机氮源(尿素、牛肉膏、蛋白胨,异养型用)。
无机盐 维持细胞渗透压、酶活性等(如P、S、Mg²⁺)。 K₂HPO₄、MgSO₄等。
水 溶剂和反应介质,参与代谢。 蒸馏水。
特殊成分 满足特殊需求:如乳酸菌需维生素,霉菌需酸性环境(pH 5.0-6.0),细菌需中性/弱碱性(pH 7.0-7.6)。 -
3. 分类(按不同特性)
分类标准 类型 特点与应用
物理状态 液体培养基 无凝固剂(如琼脂),用于工业发酵、扩大培养。
固体培养基 含琼脂(1%-2%),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菌落观察(菌落特征是菌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半固体培养基 含少量琼脂(0.3%-0.5%),用于观察细菌运动、鉴定菌种(如判断是否有鞭毛)。
化学成分 合成培养基 成分明确(如已知化学试剂),用于实验室分类、鉴定(如微生物生理研究)。
天然培养基 含天然成分(如牛肉膏、酵母浸膏),营养丰富但成分复杂,用于工业生产(如抗生素发酵)。
用途 选择培养基 添加特定成分(如抗生素、高浓度盐),抑制杂菌,筛选目标微生物(如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高盐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添加指示剂或化学试剂(如伊红美蓝),通过显色反应区分不同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使伊红美蓝培养基呈深紫色)。
4. 重要操作
- 灭菌: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121℃,15-20分钟),避免杂菌污染。
- 调节条件:培养厌氧菌需无氧环境(如厌氧袋、庖肉培养基);霉菌需酸性,细菌需中性/弱碱性。
四、核心总结
- 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
├─ 非细胞生物:病毒(DNA/RNA病毒,按宿主分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 细胞生物
├─ 原核生物:细菌、蓝细菌等(单细胞,细胞壁肽聚糖,拟核,二分裂繁殖)
└─ 真核生物(微生物部分):原生生物(单细胞动植物样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细胞壁几丁质)
- 培养基功能:分离、培养、鉴定微生物,需根据目标调整成分(碳氮比、pH、特殊营养)和物理状态(固/液/半固体)。
一、易错点常考知识点
(一)易错点辨析
1. 微生物类群归属混淆
- 错误:将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归为原核生物;认为病毒属于细胞生物。
- 正确: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细胞壁含几丁质);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
2. 原核与真核结构差异
- 错误:认为原核生物有“细胞核”“线粒体”;所有细菌都有荚膜或芽孢。
- 正确:原核生物仅有拟核(无核膜)和核糖体;荚膜、芽孢是部分细菌的特殊结构(非必需)。
3. 病毒分类与特性
- 错误:“噬菌体都是RNA病毒”;植物病毒可感染动物细胞。
- 正确:噬菌体多为DNA病毒;病毒具宿主专一性(如烟草花叶病毒仅感染植物)。
4. 培养基成分与用途
- 错误:“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有机碳源”;伊红美蓝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 正确:自养型微生物可利用无机碳源(如CO₂);鉴别培养基用于区分微生物(如显色反应)。
5. 细菌特殊结构功能
- 错误:“芽孢是细菌的繁殖体”“荚膜与运动有关”。
- 正确:芽孢是休眠体(抗逆性强,无繁殖功能);鞭毛与运动有关,荚膜起保护作用。
(二)常考核心知识点
1. 微生物分类框架
- 非细胞生物:病毒(DNA/RNA病毒,按宿主分动物/植物/噬菌体)。
- 细胞生物:
- 原核生物(细菌、蓝细菌):单细胞,无核膜,细胞壁肽聚糖,核糖体唯一细胞器。
- 真核微生物:原生生物(单细胞动植物样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细胞壁几丁质)。
2. 原核生物结构与代谢
- 结构:细胞壁(肽聚糖,可被溶菌酶破坏)、拟核、质粒、核糖体。
- 代谢:多数异养,少数自养(蓝细菌光合自养,硝化细菌化能自养)。
3. 培养基分类与应用
- 物理状态: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液体培养基(工业发酵)、半固体培养基(观察运动)。
- 功能:选择培养基(筛选,如含抗生素)、鉴别培养基(区分,如伊红美蓝显色)。
4. 细菌繁殖与特殊结构
- 繁殖:二分裂(无性繁殖,非有丝分裂)。
-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芽孢(休眠体)、鞭毛(运动)。
5. 病毒增殖与特性
- 依赖宿主细胞增殖,结构为“蛋白质外壳+核酸”,分类依据为遗传物质和宿主类型。
二、常考题型与答题方法
(一)题型分类与策略
1. 选择题
- 高频考点:微生物类群归属、培养基用途、病毒结构。
- 策略:排除法(如病毒无细胞结构);对比关键词(“鉴别”对应显色,“选择”对应筛选)。
2. 填空题
- 高频考点:细胞壁成分(肽聚糖/几丁质)、特殊结构功能、培养基成分。
- 策略:精准记忆术语,避免错别字(如“荚膜”非“夹膜”)。
3. 简答题
- 高频考点:原核与真核区别、培养基配制原则、病毒与细菌差异。
- 策略:分点作答,结合结构/功能(如核膜有无、细胞器种类)。
4. 实验设计题
- 高频考点:培养基选择(如分离自养菌需无有机碳源)、灭菌方法。
- 策略:紧扣实验目的(如筛选抗性菌需添加抗生素)。
(二)典型例题
- 例1(选择题):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C)
A. 酵母菌(真核) B. 噬菌体(非细胞) C. 蓝细菌(原核) D. 霉菌(真核)
- 例2(简答题):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区别?
答:选择培养基通过特定成分抑制杂菌,仅允许目标菌生长(功能:筛选);鉴别培养基通过指示剂使不同菌显色(功能:区分)。
三、复习备考建议
1. 构建知识网络,对比概念
- 列表对比原核/真核/病毒的结构、代谢、繁殖(如细胞壁成分:肽聚糖vs几丁质vs无)。
- 思维导图梳理培养基分类(物理状态/化学成分/用途)。
2. 结合实例强化记忆
- 代谢实例:蓝细菌(自养)vs大肠杆菌(异养);培养基应用:培养乳酸菌需维生素+无氧环境。
3. 突破实验与实践考点
- 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灼烧灭菌(接种环)。
- 菌落特征:大小、颜色是菌种鉴别依据(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
4. 真题训练,整理错题
- 针对“芽孢是否繁殖体”等易错点,标注错误类型(概念混淆/细节遗漏)。
四、生物学上层理念
1. 进化与分类思维
- 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病毒→原核→真核;结构适应功能(如芽孢抗逆性适应不良环境)。
2. 生态与系统观念
- 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真菌、细菌)促进物质循环,生产者(蓝细菌)参与碳循环。
- 培养基设计体现“生物与环境适应”(如调节pH满足不同微生物需求)。
3. 理论联系实践
- 医学:抗生素作用原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
- 工业:液体培养基用于发酵生产(酵母菌产酒精、大肠杆菌产胰岛素)。
4. 批判性思维与探究
- 实验设计控制变量(如验证抗生素选择作用需对照实验);纠正误区(多数细菌无害,如肠道益生菌)。
核心备考口诀
微生物分类要牢记,原核真核分仔细;
病毒无胞靠宿主,真菌几丁质细胞壁。
培养基分三角度,物理化学与用途;
选择筛选鉴别显,碳氮酸碱调无误。
细菌结构有特殊,荚膜芽孢和鞭毛;
芽孢休眠非繁殖,肽聚糖壁溶菌酶。
常考易错多对比,错题整理别忘记;
联系实践重应用,生物思维助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