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集训的尾声,队内举行了一次公开的选拔赛,旨在检验集训成果,并为接下来的国际赛事初步摸底。这次的选拔赛,不仅全队教练员到场,甚至吸引了一些体育媒体的关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以往的紧张感。
纵卿漫被分在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小组,同组不仅有经验丰富的李师姐,还有另外两名以打法凶狠、冲击力强著称的年轻队员。这无疑是对她集训成果的一次严峻考验。
首场比赛,她对阵的是以正手爆冲闻名的小将王雨薇。王雨薇年轻气盛,开场就利用发球抢攻连续得分,试图用速度和力量压制纵卿漫。
0:3落后。
纵卿漫站在场边,用毛巾擦了擦汗,并没有慌乱。她回想起严教练的分析:王雨薇攻势猛,但连续性不足,反手位相对是短板,心态容易急躁。
再次上场,纵卿漫迅速调整策略。她不再与对方硬碰硬地拼正手第一板质量,而是利用自己更加细腻、旋转更强的发球,更多地控制王雨薇的反手位,限制其上手抢攻。接发球时,她也不再一味保守搓长,而是看准机会,果断地用反手拧拉或者正手快带,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将比赛拖入相持。
战术的转变立竿见影。王雨薇的猛攻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有力使不出,反而因为自己的急躁出现了几次无谓失误。纵卿漫则稳扎稳打,在相持中耐心寻找机会,一旦来球质量稍降,她正手那板又重又转的弧圈球便如同出鞘利剑,一击致命。
连追四局!纵卿漫以4:3逆转取胜。下场时,她看到张教练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这一仗,她赢的不是技术,是头脑和耐心。
第二场对阵李师姐,可謂是小组的焦点战。两人知根知底,比赛从一开始就陷入艰苦的拉锯战。比分交替上升,多拍相持频繁出现,每一次击球都伴随着巨大的体能和精力消耗。
战至第六局,比分来到10:9,纵卿漫领先一个局点。李师姐发球,一个隐蔽性极强的侧下旋到纵卿漫的正手短球。纵卿漫判断准确,上前一步,身体重心迎前,手腕极其稳定地做了一个“挑打”的动作!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技术,尤其在关键分,但她做得毫不犹豫!
小球划过一道低平的弧线,精准地越网,落在李师姐追身的位置!李师姐反应不及,回球下网。
11:9!纵卿漫拿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局,并将总比分改写为3:3平。
决胜局,气氛几乎凝固。两人都拼尽了全力,每一次得分都伴随着低沉的吼声。比分一直胶着到9:9。轮到纵卿漫发球。
她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闪过无数次练习的场景,闪过那个夜晚独自在球台前对着空气练习关键分的自己。她选择了那个苦练已久的,逆旋转结合不转的发球组合。
第一个球,她发出了高质量的逆旋转。李师姐判断准确,稳稳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