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地心与星辰之间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双男主双学霸 

烛光

地心与星辰之间

粉笔灰在阳光下飞舞,像微观世界里的粒子运动。尧青在黑板上画完最后一个力的分解图示,转身面对高二三班四十六双眼睛。

"所以,当斜坡角度达到30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这个临界点对应的摩擦系数是多少?"

教室后排传来小声的讨论。尧青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最后落在第三排一个瘦小的女生身上。陈晓燕,这个总是低头不语的女生,上周的作业却展现出惊人的物理直觉。

"陈晓燕,你有答案吗?"尧青轻声问道。

女生像受惊的小鹿般抬起头,手指绞着衣角:"大、大概是0.577..."

"很好!"尧青眼睛一亮,"能说说怎么得出的吗?"

"是...是正切函数..."陈晓燕的声音越来越小,但尧青已经大步走到她身边,示意她到黑板前演示。

女孩颤抖的手捏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μ=tanθ的公式。尧青注意到她手腕上有一道淤青——听班主任说,她父亲酗酒,经常打骂她读书"浪费钱"。

"完美推导!"尧青拍手称赞,"陈晓燕同学刚刚展示的,正是工程师设计山坡公路时用到的原理。"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涌出教室。尧青收拾教案时,发现陈晓燕还站在讲台边。

"老师..."女孩递上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这些题...能帮我看看吗?"

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物理题,有些明显超出高中范围。尧青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组关于简谐振动的计算,甚至涉及了微分方程。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尧青惊讶地问。

陈晓燕点点头,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我在废品站找到一本旧书...《大学物理》..."

尧青胸口一热。他想起十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在县图书馆的角落里,如饥似渴地啃着那些残破的科普读物。

"放学后留下来,我单独给你讲讲。"尧青合上笔记本,"对了,下个月省里有物理竞赛,你愿意参加吗?"

女孩的眼睛瞪得滚圆,随即又黯淡下来:"我爸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

"告诉他,省里一等奖有200元奖金。"尧青眨眨眼,"而且,我认识省城出版社的编辑,获奖作文可以发表——还有稿费。"

陈晓燕的嘴唇颤抖着,最终抿出一个坚定的弧度。

放学后的办公室空荡荡的。尧青批改完作业,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沓信件——都是翟航从武汉寄来的。最新一封里夹着几页复印资料,是《物理评论》上关于高温超导的最新研究。

"...实验遇到瓶颈,要是你在就好了..."翟航的字迹有些潦草,"对了,严教授下个月要去你们辽宁开会,我告诉他你在县一中..."

尧青的手指停在最后一行。严教授要来?他的心跳突然加快,胸口的手术疤痕隐隐发痒。两年了,他以为自己早已放下科研梦想,但此刻血管里奔涌的热流骗不了人。

忽然传来敲门声。陈晓燕抱着厚厚的笔记本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四个男生。

"老师,他们...也想听..."

尧青笑了,拉过五把椅子:"今天我们讲谐振子的量子化处理。"

夕阳西沉,将六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一个月后,尧青带着五名学生登上开往柳城的长途汽车。陈晓燕坐在最前排,膝盖上摊着尧青手写的复习资料。其他学生也都在抓紧最后时间讨论题目。

"尧老师,这道题用能量守恒还是动量守恒?"陈晓文指着习题集问。

尧青正要回答,汽车突然急刹车。前方检查站站着几个穿制服的交警,正在逐车检查。

"所有人下车!临时安全检查!"

学生们抱怨着走向检查区。尧青走在最后,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尧青?真的是你!"

一个穿着交警制服的高大男人快步走来。尧青愣了两秒才认出来——高中同学王大力,当年班上的体育委员。

"大力?你当交警了?"

"可不是嘛!"王大力拍拍腰间的手电筒,"哪像你,大学生回来当老师..."他压低声音,"听说你心脏手术花了矿上好几万?"

尧青的笑容僵在脸上。这种议论他听过太多——"矿上花大钱救回来的病秧子"、"英雄儿子吃老本"...

"我带学生去参加物理竞赛。"尧青转移话题,招呼学生们过来,"这是王叔叔,我高中同学。"

陈晓燕怯生生地叫了声"叔叔好",其他学生也纷纷问好。王大力惊讶地打量着这群县城孩子:"物理竞赛?咱柳岗多少年没人参加过了..."

重新上路后,车里的气氛更热烈了。学生们围着尧青问东问西,尧青笑了笑“一个一个来。”王伟问:"老师,省实验中学的学生是不是特别厉害?"张立华问:"竞赛题会比您出的难吗?"秦卿朗问:“竞赛的实验仪器是不是比我们平时用的那种啊?”武小文问:“老师,竞赛获奖了是不是会给高考加分啊?”

尧青笑着摇头:"题目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记住我教你们的——先画图,再列已知条件..."

柳城的秋天比柳岗更冷。省实验中学的校园里铺满金黄银杏叶,来自全省的尖子生们三五成群,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尧青这支"县城代表队"。

"看那个女生,衣服都洗白了..."

"小地方来的能有什么水平..."

窃窃私语飘进陈晓燕耳朵里,她的头越来越低。尧青蹲下身,帮她整理好衣领:"记住,物理从不在乎你穿什么,只在乎你想什么。"

竞赛分笔试和实验两部分。实验考试前,尧青在走廊拦住一个实验中学的老师:"请问示波器的探头放在哪个器材室?我们学生想提前熟悉下设备。"

那老师上下打量他:"县城来的?设备要统一安排使用..."

"李老师!"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尧青转身,呼吸瞬间凝滞——严柏昌教授穿着熟悉的灰色中山装,正大步走来。

"严...严教授!"尧青的声音哽住了。

严教授的眼睛亮了起来:"尧青!翟航说你在这里,我特意向组委会要了评委资格!"他转向那个李老师,"这位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荆泽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

李老师的表情立刻变了:"哎呀失敬失敬!器材室在二楼右转..."

实验考试结束已是傍晚。尧青在校门口焦急等待,终于看到陈晓燕红着眼睛走出来。

"最后一道题...示波器总调不准..."她抽泣着说。

尧青拍拍她的肩:"没关系,笔试占70%..."

"尧青!"严教授的声音再次传来,"有空聊聊吗?"

他们在校园的长椅上坐下。严教授从公文包取出一叠纸:"我看过你学生的试卷,特别是那个女生的...很有想法。"

尧青接过试卷复印件——是陈晓燕关于电磁感应的解答,她在标准答案外,还讨论了趋肤效应的影响。

"这孩子自学的大学物理。"尧青忍不住为学生骄傲,"她父亲不想让她读书,我答应帮她争取奖学金..."

严教授突然话锋一转:"你在县一中教物理,不觉得屈才吗?"

尧青望向远处的教学楼,窗玻璃反射着夕阳,像燃烧的火:"刚开始确实不甘心。但现在...看着这些孩子眼里的光,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你的心脏..."

"恢复得很好,只是不能下矿了。"尧青笑了笑,"当老师正好。"

严教授沉默片刻,从内袋掏出一封信:"中科院物理所在筹办一个'中学物理教师研修计划',为期半年,结业后可以参与一些合作研究。"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尧青,"我觉得你很适合。"

尧青的手指微微发抖。信纸上的字迹在他眼前模糊又清晰。研修地点在北京,时间正好是寒假开始。

"可是我的学生..."

"可以远程指导。"严教授打断他,"尧青,科研界需要像你这样有实际经历的人才。你在矿区的那些安全监测想法,很有实用价值。"

晚风吹落一片银杏叶,正好落在信纸上。尧青轻轻拂去,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煤在地下埋得再深,也总有见天日的时候。"

"我会认真考虑的。"尧青最终说。

回柳岗的火车上,学生们累得东倒西歪。陈晓燕靠窗坐着,手里攥着尧青给她的《趣味量子物理》小册子。

"老师,最后那道实验题...我想明白哪里出错了。"她突然说,"是接地线没接好,导致信号干扰..."

尧青欣慰地笑了:"这就是进步。竞赛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

"重要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五个学生异口同声地接上,随即笑作一团。

车窗外,东北平原的秋色如油画般掠过。尧青摸着口袋里严教授给的信,第一次觉得,命运或许早已为他准备了另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的路。

上一章 转机 地心与星辰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