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双星劫

青鸾血诏

第三幕·双星劫

水晶棺在雷光中炸裂,少女踏碎冰晶而来,额间浮现星芒状的巫族印记。我们之间的空气突然扭曲,浮现出未央宫大火的场景:先帝浑身是血,将两个襁褓交给玄衣人,柳姨娘跪在地上哭泣,怀中还抱着个更小的婴儿——那孩子的左腕,竟也有朱砂痣。

「三生祭品,」丞相的声音突然颤抖,「不是双生子,是三兄妹?!」他手中的血诏无风自动,上面的字迹正在变化,「当年史官篡改史书,漏掉了最关键的……」

少女忽然伸手,指尖点在我眉心。记忆如潮水涌来:冷宫的梅花树下,母亲抱着焦尾琴哼歌,说等我长大,就带我去九嶷山看雪;柳姨娘每次来看我,都会偷偷在糕点里藏金箔,说那是「星星的碎片」;还有那个总在深夜隔着宫墙吹笛的少年,他说他叫「子砚」,是御书房的小书童……

「每个轮回的终结,都是九嶷山血祭的开始。」少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三百年前,先帝与巫族圣女合谋血诏,想借双生魂镇压万鬼,却不知巫族早已在血诏中种下诅咒——每代帝王都要献祭自己的骨血,才能维持王朝气运。」

天际惊雷劈中青铜柱,三百六十具尸身同时升空,口中吟唱的招魂曲越来越响。我看见丞相的头发瞬间变白,他手中的血诏正在反噬,那些被他献祭的魂魄从血诏中溢出,缠着他的脚踝往深渊里拖。

「原来我们才是祭品。」我看着少女眼中的星芒,突然明白母亲为何总在冬至滴血,「柳姨娘的孩子,子砚……他是不是已经……」

「子砚?」少女冷笑,「他就是现任帝王,此刻正在祭台下看着呢。」她抬手指向深渊,云雾散去,露出山脚下的军队——最前方的龙撵上,身着明黄衣袍的男子正举着半枚虎符,眼中是我从未见过的阴鸷。

风雪突然停了,九嶷山巅一片寂静。少女走到我身边,将完整的虎符放在我掌心,银灰色的瞳孔里竟有泪光:「第三枚虎符,在柳姨娘那里。当年她抱着孩子逃出宫,却被追兵逼入悬崖……」

远处传来马蹄声,祭台下的军队开始冲锋。我握紧虎符,焦尾琴的断弦突然自动接好,琴弦上的血纹与虎符共鸣,在天地间荡起涟漪。那些悬棺中的尸身突然转向军队,眼中泛起红光——那是被巫族咒术操控的「血魂卫」。

「该结束了。」少女抬手,星芒印记与我的血纹融合,祭台上突然升起巨大的巫族图腾,「三百年的轮回,三百次的血祭,这次……我们要让血诏真正的力量觉醒。」

丞相的惨叫从深渊传来,他的身体被血魂卫撕成碎片,血诏飘落,正好落在我手中。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早已改变,赫然写着:「以血为引,以魂为祭,破九嶷山阵,还万鬼自由。」

天际突然放晴,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祭坛上的双生纹上。我与少女同时抬手,虎符化作流光飞向青铜柱,柱身的图腾全部亮起,形成巨大的漩涡。三百六十具血魂卫突然解体,化作光点融入漩涡,远处的军队也停下脚步,惊恐地看着这一切。

「记住,」少女在光芒中渐渐透明,「真正的血诏,从来不是掌控生死的权力,而是让逝者安息的慈悲。」她抬手触碰我的眉心,银灰色的瞳孔里,我看见无数前世的自己——每一世,都在九嶷山巅,为同一个使命而战。

当光芒散尽,祭台上只剩我一人。怀中的焦尾琴完好如初,琴弦上还凝着未干的血珠。山风拂过,带来远处的笛声——是《阳关三叠》,却带着我从未听过的悲凉。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九嶷山的雪,还会在下一个冬至飘落,而血诏的故事,也会在某个轮回里,继续被传唱。只是这一次,我终于明白,有些传承,不该用鲜血来维系;有些真相,值得用生命来换取。

风雪又起,我裹紧衣襟,走向祭台边缘。下方深渊中,青藤正在退去,露出深处的巫族神殿——那里,还有第三枚虎符的秘密,等着我去探寻。而在山脚下,龙撵中的男子正凝视着山巅,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故事,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虎符惊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九嶷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