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第四幕:金簪藏锋

青鸾血诏

第四幕:金簪藏锋

慈宁宫的晨钟敲过七下,叶澜跪在丹墀下,看着太后将北狄密令拍在案上,指甲几乎掐进狼头纹里。阳光透过雕花窗,在她金丝楠木佛珠上投下斑驳光影,腕间翡翠镯与叶澜的玉扣遥相辉映。

“哀家记得,贤妃案发前,也收到过这样的血书。”太后翻开柳姨娘的认罪书,新墨香气混着檀香,“都是‘臣妾有罪,累及圣恩’,连落款笔迹都一样——柳如眉,你娘的字,是哀家亲自教的。”

她突然掀翻茶案,青瓷茶具碎落满地,一支金簪滚到叶澜膝前——正是玉贵妃昨夜刺死秋棠的那支,簪头莲花瓣微微错开,露出里面的暗格,半张合婚庚帖滑出,纸角写着“永昌三年腊月廿七,柳氏如眉,配帝姬之尊”。

“本该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却成了相府侍妾。”太后的声音突然哽咽,“因为先皇后必须死,而柳如眉,必须替她死。”她抓住叶澜手腕,翡翠镯硌得人生疼,“先皇后是哀家的亲侄女,她临终前抓着哀家的手说,‘姑母,别让如眉进宫,她的孩子…’”

殿外突然传来鸾铃声,玉贵妃的软轿停在丹墀下,她怀中抱着鎏金匣,匣角渗出的血珠滴在青砖上,蜿蜒成细小的河。“臣妾给太后请安。”她笑得明媚,金簪在晨光里泛着冷光,“特意从相府佛堂请了件宝贝。”

皇帝随朝阳而来,虎符在腰间轻响。鎏金匣打开的刹那,满殿寂静——十二对婴孩乳牙整齐码在丝绒上,每对都系着褪色的生辰绳,绳头绣着不同姓氏:顾、沈、李…最末一对系着柳色丝绦,齿根处刻着极小的“如”字。

“相爷佛堂的功德箱里,藏着七十二个这样的匣子。”玉贵妃指尖划过乳牙,“每对乳牙对应一个换婴案,最早的要追溯到先帝时期。”她忽然抬头,盯着太后,“太后娘娘,这些乳牙的主人,如今都在朝中担任要职吧?”

太后的佛珠“啪嗒”散落,翡翠珠滚向鎏金匣:“你…你竟敢私闯相府佛堂!”

“臣妾哪有这胆子。”玉贵妃轻笑,“是相府的周管家亲自献的匣,说要替相爷向陛下请罪——毕竟,镇北王起兵的檄文里,可列了相爷十二条通敌罪呢。”

叶澜盯着那对柳色丝绦的乳牙,忽然想起郑氏的话,相府每三年换一次嫡子,而这些乳牙,正是换婴的证物。皇帝拿起最末那对,齿根的“如”字与玉扣上的“柳”字缺笔相同,显然出自同一人之手——柳如眉,在生下她后,被迫记录下每个换婴的细节,作为相府与皇帝的盟约凭证。

“传旨,彻查相府七十二匣乳牙。”皇帝的声音冷如冰霜,“顾相爷既然喜欢换婴,那就让他尝尝,自己的亲生骨肉流落在外的滋味。”他忽然看向叶澜,“至于你——柳如眉之女,该当何罪?”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叶澜看着太后捡起的金簪,簪头暗格里的合婚庚帖,终于明白,十六年前的换婴案,不过是庞大阴谋的冰山一角。柳如眉作为北狄王女,被皇帝和太后设计,成为替死鬼,而相府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持续为皇家更换重臣嫡子,制造忠诚的傀儡。

“陛下要治臣罪,不过是一句话。”她取下腕间玉扣,放在鎏金匣上,“但臣想知道,贤妃当年为何要帮柳姨娘?她可是先皇后的妹妹,该恨北狄才是。”

太后突然惨笑,佛珠在掌心捏得粉碎:“因为贤妃就是柳如眉的妹妹!先皇后、贤妃、柳如眉,本就是北狄三姐妹,当年被送来中原和亲,却被哀家……”话未说完,玉贵妃的金簪已刺入她咽喉,鲜血溅在合婚庚帖上,将“帝姬之尊”染成暗红。

“太后累了,该歇着了。”玉贵妃擦去簪头血迹,鎏金匣在她手中轻晃,乳牙相击发出细碎的响,“叶尚宫,现在该你选了——是跟着陛下查清换婴案,还是跟着臣妾,揭开北狄三姐妹的真正秘密?”

晨钟再次响起,叶澜看着皇帝腰间完整的虎符,看着玉贵妃簪头未干的血迹,忽然明白,这场椒房血案,从来不是真相的终点,而是更大阴谋的起点。十二枚玉扣、七十二匣乳牙、北狄三姐妹的秘辛,还有那半张未烧尽的婚书,都在诉说着,紫禁城的每块青砖下,都埋着白骨与秘辛,而她作为柳如眉的女儿,注定要在这血局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殿外传来马蹄声,镇北王的军旗已在远处扬起。叶澜捡起那对刻着“如”字的乳牙,忽然想起柳姨娘临终前的话:“去南边…找…柳…”原来不是找柳姓之人,而是找“南”字——南狄,北狄的死敌,或许,那里藏着解开所有谜题的钥匙。

阳光终于穿透云层,照在鎏金匣上,映出叶澜坚定的面容。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比椒房殿的血更腥,比尚宫局的夜更黑,但唯有走下去,才能让十六年的冤屈得雪,让这吃人的紫禁城,露出它最深处的獠牙。

上一章 第三幕:太医院诡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椒房血(下)第一幕:尚宫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