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新雪刃(上)第一幕:北狄来使

青鸾血诏

第一幕:北狄来使

腊月初三,未时三刻。朱雀门的铜环刚响过第九声,铅云便压着飞檐淌下细雪,将朱漆门扉上的铜钉冻成冰棱。我立在尚宫局望楼第三层,望着十七骑狼头旗从长街尽头碾来,旗角撕裂风雪的声响,像极了三年前诏狱铁栅闭合时的闷响。

为首使节的坐骑踏着碎玉般的积雪,黄金面罩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他腰间弯刀缠着狼髀骨雕饰,刀鞘纹路与郑氏临终前刺入心口的那柄分毫不差——刀镡处嵌着半枚冻僵的红梅,花瓣上凝着冰晶,像极了玉贵妃咽气时落在我袖口的血珠。

“叶尚宫,该验贡品了。”

裴琰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新制的飞鱼服绣着五爪暗金蟒纹,腰佩的锦衣卫令牌还挂着诏狱的潮气。他的绣春刀横在我胸前,刀鞘上的缠枝纹却在雪光中隐现狼头暗纹——那是三个月前,他从镇北王密使手中接过的信物。

十六名禁军抬着的鎏金木箱在丹墀前放下,铜锁“咔嗒”开启的瞬间,腥甜气息混着北疆的寒气扑面而来。十二颗头颅在冰鉴中整齐排列,眼瞳皆被剜去,眉心处烙着狼首印记——正是玉贵妃临终前交予我的暗桩名单上,本该隐于六局的细作。

“我国可汗的诚意。”使节掀开黄金面罩,左眼刀疤从眉骨贯至下颌,在苍白面容上划出深壑,“王女让我带句话:十六年前未下完的棋,该续上了。”他抛来的狼头令坠着三股流苏,中间那缕染着陈旧血渍,正是玉贵妃咽气前塞给我的那枚信物的穗子。

我指尖抚过狼头令背面的刻痕,忽然想起昨夜在太庙神龛发现的密卷:北狄王庭有“血旗祭”之礼,凡奉上十二颗敌首者,可向中原王朝索要任意物件。而此刻冰鉴中头颅的衣领处,皆绣着与尚宫局女官相同的缠枝纹——这是对尚宫局的公然挑衅。

裴琰之的绣春刀突然出鞘寸许,刀刃映出使节眼中的戏谑:“贵使可知,我朝有‘献俘必验齿’的规矩?”他的靴跟碾碎阶前积雪,刀尖挑起其中一颗头颅的下颌,“这颗……左犬齿缺角,分明是江南织造局的绣娘,何时成了北狄细作?”

使节的笑意凝在刀疤上:“裴大人果然好记性。三年前尚宫局走水,烧死的绣娘恰好缺了这颗牙——贵国的火,可真会挑人烧。”他忽然看向我,目光扫过我胸前金锁,“叶尚宫不想知道,王女临终前最后喊的是谁的名字?”

雪片突然变大,扑在望楼窗纸上沙沙作响。我望着使节腰间弯刀,想起郑氏死时,刀上刻着的“阿姊”二字——那是用北狄古字所刻,意为“血脉相连”。而此刻使节的刀柄上,同样的刻痕却多了道新伤,像是被利器刮擦所致。

“贡品无误,可准入宫。”我捏紧狼头令,指甲嵌入刻痕,“只是贵使的弯刀——”指腹划过刀镡处的红梅,冰晶碎在掌心,“北狄王庭规矩,非王室血脉不得佩戴红梅雕饰,贵使这刀,怕是从王女棺椁里抢来的吧?”

使节的瞳孔骤缩。裴琰之的绣春刀已抵住他咽喉,寒芒映着他额角暴起的青筋:“叶尚宫问你话呢。”雪落在刀刃上,瞬间凝成细冰,“去年中秋,北疆传来王女病逝的消息,如今贵使却带着她的佩刀出现……”

“裴大人想多了。”使节忽然恢复笑意,伸手握住刀刃,鲜血混着雪水淌下,“这刀,是王女临终前送给可汗的。”他望向宫墙深处,目光穿过层层飞檐,落在椒房殿方向,“她说,若有一日中原下雪,便让我们带着刀来,替她看看,永巷的梅花开了没有。”

上一章 第四幕:凤阙长歌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幕:冷宫婴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