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皇宫的初夏,风里总裹着些微草木的清香,共生坊的朱红大门敞开着,内里的热闹比开坊那日更甚。阿瑶正蹲在展架旁,教两个新来的小宫娥辨认西域香料——她手里拿着本摊开的技艺笔记,指尖点在“番红花染布法”那页,纸上画着番红花的模样,旁边标着“西域商贩哈立德亲授,需用温水浸泡半个时辰”,字迹工整,还添了朵小小的番红花插图。
“你们看,”阿瑶拿起一小撮番红花,放进温水碗里,“泡到水变成金红色,再加入中原的苏木,染出来的布又亮又不褪色。上次张总管用这个法子染了块绸子,皇后娘娘见了都夸好看。”两个小宫娥凑得近,手里的炭笔在纸上飞快记录,其中一个突然问:“阿瑶姐姐,那西域的香料会不会很贵呀?宫外的人能不能用得起?”阿瑶笑着摇头:“哈立德掌柜说,以后要在中原种番红花,到时候大家都能用得上——共生坊的法子,本就是要让所有人都受益。”
正说着,廊下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太后身边的李嬷嬷。她穿着深青色的宫装,鬓边插着支素银簪,神色比平日严肃些,目光扫过展架上的笔记,眉头微蹙:“阿瑶姑娘,太后娘娘让你去慈宁宫一趟,说要看看你整理的技艺册子。”阿瑶心里咯噔一下,忙把香料收好,捧着笔记跟上——她虽入宫不久,却也知道太后素来偏爱“祖宗规矩”,开坊那日太后并未出席,此刻突然要见她,不知是福是祸。
我与裴琰之恰在此时来共生坊,撞见阿瑶跟着李嬷嬷往慈宁宫去,艾莎也正好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冰原守界人送来的新信笺,见状便停下脚步:“莫不是太后对技艺笔记有顾虑?昨日我听尚食局的王嬷嬷说,太后身边的人总念叨‘宫娥不该与外族人走太近’。”裴琰之沉吟片刻:“先看看情况,皇后素来支持共生坊,想必会从中调和。我们先去看看伊拉准备得如何,她今日要出发去冰原。”
顺着回廊往西侧工坊走,远远便见伊拉正与巴图、赵师傅核对行李。伊拉手里捧着个陶瓮,里面装着澄清的平衡之蕊汁液,瓮口贴着张纸条,写着“每桶荧石矿脉水加一勺,可稳寒气”;巴图肩上扛着卷新织机图纸,图纸边缘用狼毫写着“改良版驯鹿皮织机,冰原专用”;赵师傅则提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几样小巧的农具——有兽骨做的小犁头,还有中原样式的小锄,是特意给冰原孩童做的。
“都检查好了吗?”裴琰之走上前,目光落在陶瓮上,“冰原寒气重,平衡之蕊的汁液够不够用?”伊拉点头:“我带了十瓮,还把如何提取汁液的法子写在纸上,交给冰原的守界人。若是不够,他们也能自己做。”巴图笑着补充:“我还带了块狼首石碎片,上次试了,能与噬星石残片呼应,说不定到了矿脉旁,能帮着找到鹿纹魂晶。”
正说着,周太傅匆匆赶来,手里抱着个泛黄的布包,神色有些急切:“裴大人、长公主,我在整理先帝书房的旧籍时,又发现了本《脉经拾遗》,里面提到‘共生之脉存于皇室旁支,能引魂晶之力’,你们看——”他解开布包,取出本线装书,书页脆得一碰就怕碎,其中一页用朱笔写着:“永昌二十三年,先帝弟(即当今太后亡夫)曾得巫女赠‘引脉玉’,言此玉能辨共生之脉,若遇魂晶,玉面会泛红光。”
“引脉玉?”艾莎凑过来,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之前从未听过这物件,若是能找到,说不定能确认小长公主是否有共生之脉——上次开坊时,小长公主攥着荧石,荧石的光比往常亮了不少,或许她与魂晶本就有缘。”裴琰之接过《脉经拾遗》,仔细翻看,末页画着块月牙形的玉佩,旁边标着“藏于慈宁宫东偏殿暗格”,他抬头看向慈宁宫方向,“巧了,阿瑶正好在慈宁宫,或许能借机问问太后。”
这边话音刚落,回廊尽头传来小太监的脚步声,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娥玲儿。她跑得急,鬓边的珠花晃得厉害,见到我们便忙行礼:“长公主、裴大人,太后在慈宁宫问阿瑶姑娘话,语气有些重,皇后娘娘让我来请各位大人过去看看。”
我们跟着玲儿往慈宁宫走,沿途能听到宫娥们的窃窃私语——大多是说太后今日晨起时,听了身边老臣的话,念叨“共生坊太过张扬,恐坏了祖宗规矩”。走到慈宁宫门口,便见阿瑶捧着笔记站在殿内,头低着,眼圈有些红,太后坐在上首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串佛珠,神色严肃,李嬷嬷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本阿瑶的技艺笔记。
“你这笔记,”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威严,“记载得倒是详细,连西域人的染布法子、北狄人的奶饼配方都写得一清二楚。可你忘了,宫娥的本分是侍奉主子,不是与外族人厮混,更不该把宫里的技艺随便记下来——若是传出去,被别有用心的人学了去,怎么办?”
阿瑶忙躬身回话,声音带着些微颤抖,却依旧清晰:“回太后娘娘,这些不是宫里的技艺,是各族工匠自愿教的。哈立德掌柜说,番红花染布法本就是要让更多人用;达兰嬷嬷也说,奶饼的方子没什么可藏的,大家都会做,日子才热闹。而且……”她顿了顿,抬头看向太后,“奴婢的阿娘是西域人,阿爹是中原书生,奴婢知道各族人都想好好过日子,这些法子记下来,才能让大家都过得好。”
“放肆!”李嬷嬷突然开口,“一个小宫娥,也敢在太后面前提‘外族人’?太后娘娘是担心你被外族人蒙骗,坏了宫里的规矩!”阿瑶被她吼得一缩,正要再解释,殿外传来皇后的声音:“李嬷嬷,阿瑶只是说实话,何错之有?”
皇后穿着绣着兰草的淡绿宫装,手里牵着小长公主,缓步走了进来。小长公主依旧穿着北狄样式的小兽皮袄,手里攥着块淡蓝色的荧石,见了阿瑶,立刻挣脱皇后的手,跑到她身边,把荧石塞进她手里:“阿瑶姐姐,你看我的石头,昨晚亮得很!”
皇后走到太后面前,屈膝行礼,语气温和却坚定:“母后,阿瑶的笔记不是‘随便记’,是共生坊的要紧事。陛下开共生坊,本就是要让各族技艺共享,若是连宫娥都不能学、不能记,那共生坊还有什么意义?而且阿瑶的身世,恰恰是最好的‘共生证明’——她身上流着中原与西域的血,却一心为宫里、为各族好,这样的孩子,我们该信她才是。”
太后看着皇后,又看了看阿瑶手里的荧石——那荧石在阿瑶掌心泛着淡蓝微光,竟与小长公主的眼眸颜色有几分相似。她沉默片刻,捏着佛珠的手松了些:“哀家不是要拦着共生坊,只是怕你们年轻,考虑不周。宫里的规矩不能乱,外族人的心思也难测,你们得多加小心。”说着,她看向阿瑶,语气缓和了些,“你这笔记,哀家看了,确实详细。只是以后记录时,要先让李公公过目,免得有不妥当的地方。”
阿瑶忙躬身谢恩,手里的荧石依旧亮着,小长公主凑过来,指着荧石说:“阿瑶姐姐,石头是不是喜欢我呀?上次在共生坊,它也亮过。”阿瑶笑着点头:“是呀,长公主殿下有福气,连石头都喜欢你。”这话引得殿内众人都笑了,太后的神色也彻底舒展,对皇后说:“既然你这么说,那共生坊的事,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只是小长公主还小,少让她接触外族人,免得被带坏了性子。”
皇后笑着应下,牵着小长公主往外走,我们也跟着告辞。出了慈宁宫,阿瑶捧着笔记,脸上满是欢喜:“多谢皇后娘娘,刚才我还以为太后娘娘要罚我呢。”皇后摸了摸她的头:“你做得对,共生坊本就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对了,周太傅说要带你去月陨城,你准备得怎么样了?”阿瑶立刻点头:“都准备好了!哈立德掌柜给我送了包番红花种子,让我种在月陨城,说等开花了,就能染布;达兰嬷嬷还教我做了奶饼干,路上可以吃。”
我们刚走到回廊拐角,就见周太傅提着个布包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皇后娘娘、长公主、裴大人,我刚在先帝书房的暗格里,找到了这本《脉经拾遗》里提到的‘引脉玉’!”他打开布包,里面躺着块月牙形的玉佩,玉色温润,中间刻着道细细的纹路,竟与小长公主掌心的纹路有几分相似。
“你们看,”周太傅将玉佩递到小长公主面前,“这玉碰到有共生之脉的人,会泛红光。”话音刚落,玉佩刚触到小长公主的指尖,竟真的泛起淡淡的红光,与之前蛇纹魂晶的光色有几分呼应。殿内众人都惊住了,皇后握着小长公主的手,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太傅,这……这是什么意思?小长公主她……”
周太傅仔细看着玉佩的红光,又翻出《脉经拾遗》,指着其中一段文字:“上面写着‘共生之脉存于皇室旁支,能引魂晶之力,助魂晶聚齐’。小长公主是陛下的妹妹,属于皇室旁支,看来她就是‘共生之脉’的持有者!有了她,我们找齐四块魂晶后,就能更好地引魂晶之力,滋养平衡之蕊,稳定冰原矿脉。”
裴琰之接过玉佩,指尖碰了碰玉面的纹路,腕间的共生纹突然亮了起来,玉佩的红光也更盛:“这玉的纹路,与狼首石的纹路能对上。看来初代巫女早就安排好了,皇室旁支的共生之脉,就是连接各族魂晶的关键。”艾莎凑过来,看着小长公主,眼里满是惊喜:“难怪小长公主能让荧石亮起来,原来她有共生之脉!等伊拉找到鹿纹魂晶,四块魂晶聚齐,再加上小长公主的血脉之力,平衡之蕊定能结出更有灵气的果实。”
小长公主听不懂众人的话,只觉得玉佩亮起来很好玩,伸手要去抓:“玉玉好看,我要戴!”皇后笑着把玉佩递给她,轻声说:“这玉是先帝留下的,以后就给长公主戴,好不好?”小长公主立刻点头,把玉佩挂在脖子上,玉面贴着她的胸口,红光渐渐淡去,却依旧泛着温润的光泽。
我们正讨论着,伊拉带着巴图、赵师傅赶来,准备出发去冰原。她手里拿着封刚收到的信,是西域商队哈立德送来的:“哈立德掌柜说,他们在商道旁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块淡蓝色的晶石碎片,上面有鹿纹痕迹,与蛇纹魂晶的颜色很像,想请我们去看看,说不定是鹿纹魂晶的碎片。”
裴琰之接过信,仔细看了看:“看来鹿纹魂晶可能碎成了几块,一部分在冰原矿脉,一部分散落在商道沿线。你们去冰原时,顺便绕去那个小镇看看,若是能找到碎片,对聚齐魂晶更有帮助。”伊拉点头:“我已经把碎片的样子画下来了,带在身上。而且我还带了新织机的图纸,准备教冰原的人做改良织机,这样他们织驯鹿皮就更省力了。”
巴图拍着赵师傅的肩,笑着说:“我们还带了兽骨犁头的模型,冰原的土地硬,用这个犁地正好。上次赵师傅教我做的小锄,我也带了几个,给冰原的孩子玩。”赵师傅笑着点头:“等我们回来,还要给共生坊做台更好的织机,既能织羊毛,又能织丝绸,还能绣金线,让宫里的人都能用。”
夕阳西下时,伊拉、巴图、赵师傅牵着马,带着行李往宫门走去。小长公主站在城楼上,挥着手里的引脉玉,大声喊:“伊拉姐姐,你们要早点回来呀!我还要看你们带鹿纹魂晶回来呢!”伊拉回头挥手,阳光洒在她身上,平衡之蕊汁液的陶瓮泛着淡绿微光,与引脉玉的红光、荧石的蓝光交织在一起,竟在半空形成了一道淡淡的星轨痕迹。
我们站在城楼下,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裴琰之轻声说:“没想到小长公主竟是共生之脉的持有者,这倒是个意外之喜。只是太后对共生坊还有顾虑,以后我们做事,要更稳妥些,免得让她担心。”皇后点头:“是啊,太后只是守旧,不是坏心。以后我多跟她说说共生坊的好处,比如尚食局用各族法子做的吃食,宫里的人都爱吃;尚衣局用新法子染的布,嫔妃们都喜欢,慢慢她就会接受了。”
阿瑶捧着技艺笔记,站在一旁,看着远处的商道方向,眼里满是期待:“等我去了月陨城,一定要把小长公主有共生之脉的事告诉阿娘,还要把引脉玉的样子画下来,记在笔记里。哈立德掌柜说,月陨城有很多西域人,他们肯定也想看看引脉玉。”
晚风带着些微凉意,吹得宫墙上的共生纹灯笼轻轻晃动,暖黄的光映在我们身上,腕间的共生纹与小长公主颈间的引脉玉隐隐呼应。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慈宁宫的那点微澜,不过是共生之路的小小插曲——有小长公主的共生之脉,有阿瑶的认真记录,有皇后与天子的支持,还有各族人的心心相印,这条共生之路,定会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
远处的商道上,伊拉等人的身影已变成小小的黑点,却像是带着无数希望,朝着冰原、朝着月陨城、朝着更广阔的未来走去。而宫闱深处,引脉玉的温润光泽与小长公主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为这片共生的土地,又添了道隐秘却坚实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