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之她与三千剧幕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话本杯  综影视     

《最好的我们》第三十六章:耿耿同学,够意思

综影视之她与三千剧幕

从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离开,三人之间的气氛还萦绕着刚才拍照时的微妙与暖意。

  耿耿抱着她那台宝贝相机,翻看着里面的神图,嘴角一直挂着心满意足的傻笑。

  走着走着,耿耿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她接起电话,嗯嗯啊啊了几句。

  挂断后,脸上露出一个混合着歉意和狡黠的笑容。

  “那个……路星河,喻棠。”

  她摸了摸鼻子,语气带着点刻意的为难:

  “我爸妈他们……坐火车到北京了,说是来给我考试打气的。我刚接到电话,他们马上出站了,我得赶紧过去找他们。”

  喻棠闻言,立刻说:“我们送你过去。”

  路星河也点了点头。

  “不用不用!真不用!”

  耿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连连摆手:

  “火车站离这儿不远,我自己打个车过去就行,方便得很,你们俩……”

  她拖长了语调,眼神在路星河和喻棠之间来回扫视,脸上的笑容变得贼兮兮的:

  “你们好好玩,好好……浪一转。”

  她把最后三个字咬得格外重,带着明显的调侃和成全之意。

  “可是……”喻棠还想说什么,却被耿耿打断。

  “没什么可是的。”耿耿一副我意已决的样子,拍了拍喻棠的肩膀,又对路星河使了个眼色:

  “我后天才考试呢,考完试我就来找你们,到时候再一起聚。喻棠就交给你了啊,路星河!”

  她这话是对路星河说的,语气里充满了托付的意味。

  路星河哪里不懂耿耿这是在故意制造机会,他心领神会,脸上绽开带着感激的笑容,对着耿耿抱了抱拳:

  “耿耿同学,够意思。谢了,真识大体!”

  耿耿被他这故作正经的样子逗笑了,扬起下巴,哼了一声:

  “那当然!我可不愿意当某人的电灯泡,瓦数太高,怕晃着某些人的眼睛。”

  她说这话时,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旁边略显不自然的喻棠。

  “耿耿!”喻棠忍不住低唤了一声,耳根又开始隐隐发烫。

  “好啦好啦,不说了,我走啦,你们玩得开心。”

  耿耿笑嘻嘻地后退着摆手,然后利落地转身,跑到路边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她拉开车门钻进去前,还不忘回头冲他们用力地挥了挥手,做了一个加油的口型。

  出租车载着耿耿汇入车流,很快消失在北京宽阔的街道尽头。

  原地,只剩下路星河和喻棠两人。

  突如其来的独处,让空气仿佛都变得有些不同。

  周围是帝都的喧嚣,但他们之间却仿佛隔开了一小片安静的区域。

  路星河转过头,看着身旁抱着那束向日葵微微垂着眼的喻棠,阳光照在她纤长的睫毛上,投下小片阴影。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电灯泡走了……喻大学霸,接下来,想去哪儿浪?”

  喻棠抬起头,对上他灼热又期待的目光,怀里向日葵的暖意似乎一路蔓延到了心底。

  她轻轻吸了口气,北京干冷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一种自由和未知的味道。

  她还没有回答,但嘴角那抹若有若无,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浅浅弧度,似乎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个下午,这座城市,终于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行,那就跟我走。”

  他笑得爽朗,带着一种笃定。

  他没有去打车,而是带着喻棠拐进了附近的一条胡同。

  冬日的阳光斜照在灰墙灰瓦上,挂着鸟笼的老大爷坐在门口眯着眼打盹。

  空气中飘着若有似无的煤火味和饭香,与不远处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仿佛是兩個世界。

  路星河对这里似乎格外熟悉,他放慢了脚步,迁就着喻棠的节奏。

  偶尔指着一处斑驳的门墩儿,或者一个造型奇特的檐角,随口说上几句。

  可能是它的历史,也可能是他某次写生时的趣事。

  他的讲解不像导游那样刻板,带着艺术生的随性和独特的想象力,让这条普通的胡同也变得生动起来。

  喻棠安静地听着,目光随着他的指引流转,偶尔点头,或提出一个简短的问题。

  她抱着那束向日葵,走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里,金色的花盘与她清冷的气质形成奇妙的融合,引得路过的大妈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穿过曲折的胡同,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结了薄冰的什刹海。

  路星河在岸边停下,变戏法似的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是还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

  “喏,先垫垫。”

  他把纸袋递到喻棠面前,自己则很自然地靠在了湖边的栏杆上,剥开一颗栗子扔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

  “这家是老字号,我每次来这边写生都会买。”

  喻棠接过栗子,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她学着他的样子,靠在栏杆上,剥开一颗,栗子香甜软糯。

  寒风吹在脸上有些冷,但手里的栗子和怀里的花却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暖意。

  他们就这样并肩站着,看着冰面上嬉戏的人影,看着远处钟鼓楼的轮廓。

  谁也没有再多说话,气氛却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静谧的舒适。

  过了一会儿,路星河忽然转过头,看着喻棠被风吹得微红的脸颊和专注望着湖面的侧影,很认真地问道:

  “怎么样?逛胡同,吃路边摊,是不是比去那些游客扎堆的地方有意思?”

  喻棠闻言,转过头对上他的视线。

  他眼里有期待,有得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想要得到她认同的紧张。

  她想起之前他带她去游乐场,也是这样,总想把他认为最真实的体验分享给她。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依旧灿烂的向日葵,又感受了一下口中栗子的余香。

  再抬眼时,清亮的眼眸里漾开一点真实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嗯,有意思。”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让路星河眼中的光芒瞬间亮得惊人。

  他像是得到了最高褒奖,笑容重新变得张扬而满足。

  “这才哪到哪。”他意气风发地指向远处,“走,带你去我学校附近转转,那边有家书店,卖的画册绝了……”

  夕阳开始西沉,给什刹海的冰面和老城的屋顶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路星河继续在前方带路,喻棠抱着花跟在他身侧。

  他依旧说笑着,偶尔回头确认她是否跟上。

  这一次,喻棠看着少年在夕阳下挺拔又带着几分不羁的背影。

  看着他被风吹起的发梢和回头时那毫无阴霾的笑容,心中那片因定数而始终绷紧的弦,似乎悄然松弛了一些。

  或许,算命先生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并不仅仅是指背负责任去改变什么。

  也可能意味着,像现在这样,安心地感受一缕阳光,品尝一颗栗子的甜香。

  去体验一独属于“喻棠”这个身份的,真实而温暖的人生片段。

  她加快了脚步,跟上了他。

  离开了烟火气十足的什刹海,路星河带着喻棠乘坐地铁,来到了奥林匹克公园。

  当那座巨大泛着幽蓝色光芒的国家游泳中心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时,喻棠的眼中也难免掠过一丝惊叹。

  它不像故宫天安门那样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是一种极具未来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奇观。

  夜幕初垂,水立方外膜的ETFE气枕在灯光映照下,如同无数颗巨大不规则排列的蓝色泡泡。

  又像是一片波光粼粼被凝固住的深海,静谧而深邃。

  路星河没有急着拉她进去,而是和她一起站在广场上,仰头望着这座庞大的建筑。

  他的侧脸在幽蓝的光晕下显得轮廓分明,眼神里是艺术家特有的审视与狂热。

  “看它的结构。”路星河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找到知音的兴奋:

  “很多人只觉得它好看,像个大方盒子裹了层泡泡。但你看这些气枕的排列,根本不是随机的,它模仿的是水分子在泡沫状态下的自然结构,是几何学、材料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

  他指向建筑表面:

  “这种ETFE膜,自重轻,透光性好,还能利用自然光节能。白天,阳光透过这些泡泡,里面的泳池会变成什么样子?光影交错,波光粼粼……光是想象,就觉得是绝妙的画面。”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笃定:

  “我觉得,水立方的艺术感,就强在这种‘理性的浪漫’上。它不是凭空想象的天马行空,而是把严谨的科学结构,用最梦幻、最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把‘水’这个概念,从形态到意象,都固化在了一座建筑上。这比很多刻意追求造型奇特的建筑,高级太多了。”

  他说这些话时,神采飞扬,眼睛里闪烁着对专业领域的热爱和自信。

  喻棠安静地听着,目光随着他的指引,仔细审视着这座建筑的细节。

  她不懂建筑,也不懂美术,但她有着极强的逻辑和分析能力。

  当他停下话头,略带期待地看向她时,喻棠微微偏过头,对上他的视线。

  她清冷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语气带着一种了然和肯定,清晰地说道:

  “路星河,你在美术界,绝对是个天才学霸。”

  路星河愣了一下,随即,像是被巨大的惊喜和愉悦击中,控制不住地大笑起来。

  不是平时那种痞痞带着点玩世不恭的笑,而是畅快淋漓带着被理解和被高度认同的喜悦。

  他耳根甚至有点发烫,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后颈,试图掩饰那份突如其来近乎羞赧的情绪。

  “喻大学霸这么夸我。”

  他笑够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得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我是不是该表示一下,受宠若惊?”

  幽蓝色的光芒笼罩着两人,身后是如梦似幻的水立方,眼前是笑容张扬的少年和唇角微弯的少女。

  专业领域的共鸣,似乎比任何刻意的浪漫,都更能拉近两颗心的距离。

  喻棠看着他毫不掩饰的开心,没有回答他那带着调侃的反问,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那片蓝色的深海,轻声说:

  “进去看看吧。”

  “好!”路星河应得干脆,带着满腔未被辜负的分享欲和满心飞扬的情绪,走在她身侧,为她引路。

上一章 《最好的我们》第三十五章:神图,绝对是神图 综影视之她与三千剧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最好的我们》第三十七章:这个世界,是有因果轮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