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时,甄嬛已坐在西暖阁的梳妆台前。铜镜中映出她略显疲惫的面容,眼下的淡青色透露着昨夜的不眠。自从那日从乾隆朝归来,她的心绪便难以平静。
"太后娘娘,您这几日气色不佳,可是身子不适?"槿汐为她梳发,忧心地问道。
甄嬛轻抚额角:"无妨,只是夜间多梦罢了。"她的目光不自觉飘向角落里的那面古镜,镜面在晨光中泛着幽幽光泽。
待槿汐退下,甄嬛立刻起身走向古镜。镜面如水波荡漾,渐渐浮现出如懿的身影。今日的如懿身着常服,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比之上次相见,眉宇间的愁绪似乎淡了几分。
"太后。"如懿见到甄嬛,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您终于来了。这几日我每日都来镜前等候,却不见您身影。"
甄嬛心头一暖:"本宫这几日...需要时间理清思绪。"她细细打量如懿,"皇后气色不错,可是有什么喜事?"
如懿双颊微红,低声道:"自太后那日离开后,皇上他...待我不同了。昨日还特意来我宫中,带了我最爱的梅花糕。"
甄嬛唇角微扬:"看来本宫这趟没白跑。"
如懿感激地望着甄嬛:"若非太后点醒,皇上与我恐怕..."她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匣,"这是我珍藏多年的物件,想给太后看看。"
匣中是一方泛黄的手帕,上面绣着歪歪扭扭的并蒂莲,旁边绣着"弘历哥哥"四个字。
"这是我十二岁时绣的。"如懿轻抚手帕,眼中泛起温柔的光,"那时我刚入潜邸不久,针线活计差得很,他却说这是世上最好的绣品,日日带在身上。"
甄嬛接过木匣,指尖轻触那方手帕。布料已经旧得发脆,却保存得极为精心。她忽然想起自己也曾有过这样一方帕子,是当年皇上赐的,后来...
"太后?"如懿见她出神,轻声唤道。
甄嬛合上木匣,递还给她:"皇后有心了。这帕子保存得如此完好,足见你对他用情至深。"
如懿苦笑:"用情至深,反被情伤。太后当年...也是如此吧?"
甄嬛沉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帝王之爱,最是难测。本宫当年也曾以为自己是特别的,后来才明白,在皇上眼中,后宫女子不过是花园中的花朵,这一朵谢了,自有下一朵盛开。"
"可太后最终走到了最高处。"如懿眼中闪过钦佩。
"走到最高处又如何?"甄嬛望向窗外,"不过是换了个更华丽的牢笼罢了。"
两人相对无言,深宫中的孤寂与无奈在这一刻跨越时空相连。
忽然,如懿那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匆忙将木匣藏入袖中,镜中映出一个身着华服的女子身影。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那女子行礼如仪,声音却带着几分矫揉造作,"臣妾听说娘娘这几日身子不适,特来请安。"
甄嬛眯起眼睛。虽未见全貌,但那女子的声音让她本能地感到不喜。
如懿面色如常:"令妃有心了。本宫无碍,不过是春困罢了。"
令妃?甄嬛心头一动。这就是如懿提过的魏嬿婉?
魏嬿婉故作关切:"娘娘保重凤体才是。皇上近日忙于朝政,后宫诸事还需娘娘主持。"她话锋一转,"对了,臣妾听闻十五阿哥前些日子突发高热,如今可大安了?"
如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已无碍了。令妃消息倒是灵通。"
魏嬿婉掩唇轻笑:"臣妾也是关心阿哥。说来奇怪,阿哥一向康健,怎会突然染病?莫不是..."她意有所指地环顾四周,"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如懿面色一沉:"令妃此话何意?"
"臣妾失言了。"魏嬿婉故作惶恐,眼中却闪着算计的光,"只是宫中近来传言纷纷,说是有面古镜能通阴阳,恐会招来不祥..."
甄嬛心头一震。这魏嬿婉竟知道古镜之事?
如懿显然也吃了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无稽之谈!令妃身为妃嫔,不思修身养性,反倒听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成何体统?"
魏嬿婉连忙告罪,又寒暄几句便退下了。待她走远,如懿立刻回到镜前,脸色煞白:"太后,她怎会知道古镜之事?我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甄嬛眉头紧锁:"宫中耳目众多,或许是你与我来往时被人窥见。"她沉思片刻,"这魏嬿婉来者不善,皇后需多加小心。"
如懿忧心忡忡:"她方才提及十五阿哥的病,分明是暗示我照顾不周。若她在皇上面前进谗言..."
"皇后莫慌。"甄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她既出招,我们便接招。本宫倒有一计..."
如懿凑近镜面,听甄嬛低声细语,眼中渐渐亮起光彩。
几日后,乾隆在养心殿批阅奏折,忽闻外间喧哗。太监来报,说是在御花园假山后发现巫蛊之物。
乾隆震怒,亲往查看。只见假山后埋着一个布偶,上写乾隆生辰八字,心口扎满银针。更令人震惊的是,布偶旁还散落着一支珠钗——正是魏嬿婉常戴的那支。
魏嬿婉闻讯赶来,见状大惊失色:"皇上明鉴!这绝非臣妾所为!臣妾的珠钗前日就已丢失..."
如懿适时出现,温言劝道:"皇上,此事蹊跷,或许有人故意陷害令妃也未可知。"
乾隆狐疑地看向魏嬿婉:"爱妃的珠钗何时丢失?为何不报?"
魏嬿婉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她确实丢了珠钗,却是在今晨才发现的,如何能说是前日?
如懿又道:"依臣妾之见,不如彻查各宫,看是否有类似之物。若无,再还令妃清白不迟。"
乾隆点头应允。结果在魏嬿婉寝宫的暗格中,搜出了更多巫蛊用具和一本记载各宫主子生辰八字的密册。
魏嬿婉瘫软在地,哭喊着冤枉。乾隆却已龙颜大怒,当即下旨将她降为答应,禁足思过。
当晚,如懿欣喜地出现在镜中:"太后神机妙算!魏嬿婉果然中计了!"
甄嬛微笑:"不过是利用了她的贪心罢了。她既想陷害你,必会时刻关注你宫中动静。本宫让你故意放出风声说发现古镜有异,她定会前来打探,我们便趁机..."
如懿接话:"趁机让她的珠钗'恰好'掉在埋布偶的地方。"她眼中闪着敬佩的光,"太后怎知她会有珠钗丢失?"
"这等心机深沉之人,平日树敌必多。首饰丢失是常事,只是她未必会声张。"甄嬛轻抚镜框,忽然发现镜缘的藤蔓纹饰比之前淡了些,"咦..."
如懿注意到她的异样:"太后,怎么了?"
甄嬛摇头:"无妨。"她转移话题,"魏嬿婉虽暂时失势,但以她的心性,必会反扑。皇后不可大意。"
如懿点头:"我明白。不过经此一事,皇上对我信任更甚,魏嬿婉想再兴风作浪也没那么容易了。"
甄嬛若有所思:"皇上待你...确实不同了?"
如懿脸上浮现一抹红晕:"他...昨日来我宫中,竟带了一盒梅子,说是记得我小时候最爱吃。"她眼中闪着温柔的光,"我已经许多年没见他这般用心了。"
甄嬛心中微动。她想起自己也曾为皇上的一句关心欣喜若狂,后来才明白,那不过是帝王驾驭后宫的手段之一。但看着如懿眼中的光彩,她不忍说破。
"皇后高兴就好。"甄嬛轻声道,"只是莫要..."
"莫要太过投入,是吗?"如懿苦笑,"太后放心,我已不是当年那个为了一盒梅子就能开心好几天的傻姑娘了。只是..."她抚了抚发间的玉兰簪,"偶尔做做梦也好。"
甄嬛正欲回应,忽听门外传来槿汐急促的声音:"太后娘娘,青小主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甄嬛与如懿对视一眼,低声道:"本宫晚些再来。"
如懿会意,身影渐渐淡去。甄嬛整理衣冠,恢复太后威仪:"让她进来。"
青樱款款而入,行礼如仪:"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甄嬛不动声色:"这么晚了,有何要事?"
青樱故作神秘:"臣妾近日发现一桩怪事,思来想去,觉得应当禀报太后。"她压低声音,"臣妾的宫女看见...皇后娘娘常在深夜对镜自语,神情诡异,似在与谁对话。"
甄嬛心中一凛,面上却不露分毫:"哦?有这等事?"
青樱点头:"更奇怪的是,那镜子偶尔会发出奇异光芒。臣妾担心...皇后娘娘是否中了邪祟?"
甄嬛冷笑:"青樱,你可知诬陷皇后是何等罪名?"
青樱慌忙跪地:"臣妾不敢!臣妾只是担心..."
"够了。"甄嬛打断她,"皇后贤德,六宫皆知。你身为她的侄女,不思维护,反倒散布此等无稽之谈,是何居心?"
青樱脸色煞白:"太后明鉴,臣妾绝无恶意..."
甄嬛冷冷道:"退下吧。若再让本宫听闻此类言语,决不轻饶!"
青樱仓皇退下后,甄嬛立刻回到镜前。如懿已等候多时,显然听到了方才的对话。
"太后,青樱她..."
"她起了疑心。"甄嬛眉头紧锁,"看来古镜之事已引起不少人注意。"
如懿担忧道:"若此事传开,恐有不妥。太后那边..."
甄嬛安抚道:"无妨。本宫是太后,无人敢妄加揣测。倒是皇后你需更加小心。"
如懿点头:"我会注意。不过..."她犹豫片刻,"太后可曾想过,这古镜为何会连通我们二人?"
甄嬛轻抚镜框:"本宫也思索过此事。或许...是因我们命运相似?"
"命运相似..."如懿喃喃重复,忽然想起什么,"太后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镜中相见时,您问我如今是哪一年?"
甄嬛点头:"乾隆二十一年。怎么了?"
如懿神色变得古怪:"可在我所知的历史中,雍正帝的熹贵妃甄嬛,应当在乾隆二年就已...仙逝了。"
甄嬛如遭雷击:"什么?"
如懿继续道:"而且,历史上的熹贵妃并未成为太后,而是在先帝驾崩后被今上尊为皇考熹贵太妃,不久便薨逝了。"
甄嬛脑中嗡嗡作响。若按如懿所言,她本不该活到现在,更不该成为太后。这意味着...
"两个时空的历史本就不同。"甄嬛恍然,"难怪你对本宫成为太后如此惊讶。"
如懿眼中闪过忧虑:"太后,我担心...这古镜或许不仅连通时空,还可能...改变历史。"
甄嬛心头一震。她猛然想起镜框上逐渐褪色的纹饰,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每次使用古镜,是否都在消耗某种力量?而这种力量的耗尽,会不会导致...
"皇后。"甄嬛声音异常严肃,"从今日起,我们需谨慎使用这面镜子。本宫担心..."
话音未落,古镜突然剧烈震动,镜面泛起不祥的红光。如懿的身影开始扭曲、模糊。
"太后!镜子好像..."如懿的声音断断续续。
甄嬛急忙伸手想稳住镜子,却在触碰镜面的瞬间感到一阵刺痛。她惊愕地看着指尖渗出的血珠被镜面吸收,而镜框的纹饰又淡了几分。
"这镜子...在吸取使用者的精气?"甄嬛心头骇然。
如懿的身影越来越淡:"太后...我觉得不太对劲...头好晕..."
"皇后!快退后!别靠近镜子!"甄嬛急呼。
如懿勉强后退几步,镜面这才渐渐恢复平静。如懿脸色苍白,仿佛大病初愈:"刚才是怎么了?我突然觉得浑身无力..."
甄嬛面色凝重:"本宫怀疑,这古镜每次使用都会消耗使用者的精气。镜框上的纹饰就是警示。"
如懿震惊地看着甄嬛展示的镜框变化:"那我们..."
"我们得减少使用频率。"甄嬛决然道,"至少在我们弄清这镜子的来历前。"
如懿虽有不舍,但也明白其中利害:"太后说得是。那...我们约定,每三日一见,如何?"
甄嬛点头:"好。若有紧急情况,可破例。"
两人依依惜别后,甄嬛命人取来厚布将古镜严实包裹。她站在镜前,心中五味杂陈。这面镜子给了她难得的知己,却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太后娘娘,该用晚膳了。"槿汐在门外轻声提醒。
甄嬛收回思绪,最后看了一眼被包裹的古镜,转身离去。窗外,暮色四合,一轮血月悄然升起,为紫禁城镀上一层不祥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