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后,秦蓁正在翻阅礼部呈上的流程册子,忽听门外太监高声禀报:"太后娘娘驾到——"
秦蓁连忙起身相迎。太后扶着宫女的手缓步而入,虽已年过五旬,却保养得宜,眉目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华。
"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淡淡应了一声,目光扫过案上摊开的册子:"皇后近日操持大典,辛苦了。"
"儿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太后在首位坐下,示意秦蓁也坐:"哀家听闻,皇后有意裁减后宫用度,充实军饷?"
秦蓁心头一跳——这确实是她向魏无羡提过的想法,但还未正式上奏。太后如何得知?
"回母后,儿臣确有此念。如今边境不宁,将士们粮饷短缺,而后宫奢靡成风..."
"荒唐!"太后突然拍案,吓得一旁宫女跪倒在地,"后宫用度关乎皇家体面,岂容你说减就减?小小年纪,倒学会干政了!"
秦蓁垂首不语,心中却已明了——这后宫之中,果然没有秘密。
"哀家警告你,"太后冷声道,"安分守己做你的皇后,少与魏无羡勾连。那人狼子野心,早晚..."
"太后娘娘何出此言?"一个清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秦蓁抬头,见魏无羡一袭墨色官袍立于门前,白发高挽,神色平静。他缓步走入,向太后行礼:"臣参见太后。"
太后脸色微变:"首辅来得正好。哀家正与皇后说,后宫用度不可轻减。"
魏无羡站直身体,目光在秦蓁脸上停留一瞬:"太后明鉴,皇后提议确有道理。近年来天灾不断,国库吃紧,若后宫能率先垂范,削减开支,必能带动百官效仿。"
"首辅这是要哀家带头过苦日子?"太后冷笑。
"非也。"魏无羡不疾不徐,"臣查过后宫账目,仅脂粉钱一项,每月就达万两。若削减三成,既不伤体面,又能省下大笔银两充作军饷。太后母仪天下,必能体恤将士艰辛。"
太后被堵得无言以对,半晌才道:"此事容后再议。"说罢起身离去,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秦蓁一眼。
待太后走远,秦蓁长舒一口气:"多谢首辅大人解围。"
魏无羡摇头:"娘娘不必言谢。只是..."他压低声音,"太后耳目众多,娘娘日后行事需更加谨慎。"
秦蓁点头,突然想起什么:"首辅大人如何得知我在此处?"
"猜的。"魏无羡唇角微扬,"娘娘近日为筹备大典,常来御书房查阅旧档。"
这回答与当初他在灾区归来时如出一辙,秦蓁忍不住笑了:"首辅大人总是能'猜'到本宫行踪。"
魏无羡没有接话,只是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册典籍:"娘娘若要改革后宫用度,不妨参考先帝时期的制度。这是元和十二年后宫账目,当时用度仅为现今一半,却未闻嫔妃抱怨。"
秦蓁接过典籍,指尖不小心碰到魏无羡的手。两人同时一僵,迅速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