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妳為什麼每次喝咖啡都要不加糖?」
「那為什麼妳吃麵要先挑蔥?」
林清影與蘇芷涵對視,桌上是一碗剛煮好的蛋花湯與兩份不太一樣的早餐。
她們最近開始試著一起生活。
每天早上交換做飯、輪流遛狗、晚上整理展覽進度。
一切看似安穩,但只有她們知道——磨合,才剛剛開始。
林清影習慣清晨五點起床,在暗房裡調光到天亮;蘇芷涵則喜歡晨間跑步,回來泡一杯加了蜂蜜與檸檬的溫水。
林清影說話少、節奏快、凡事講究效率;蘇芷涵則喜歡慢、喜歡靜、喜歡在情緒裡繞半圈。
她們曾在彼此的藝術裡完美對焦,但一進入生活——所有差異都被放大。
包括那條快要被狗啃壞的沙發。
還有——彼此內心深處的不安。
【2】
「我只是覺得……我們好像真的很不一樣。」蘇芷涵低聲說。
「我知道。」
「那妳會不會覺得累?」
「會。」
林清影語氣平淡,卻沒有迴避。
「但我也知道,如果對方是妳,我願意學著不只拍妳。」
「什麼意思?」
「我想學著——靠近妳,不是控制妳。」
蘇芷涵沒有回話,只是伸手替她撥了撥額前的碎髮。
「那如果有一天我們吵到不說話了呢?」
「那我就去洗底片,等洗完,我們再說話。」
【3】
那天晚上,果然還是吵了一架。
原因很小。
蘇芷涵沒告知就臨時取消了一場採訪;林清影因此錯過拍攝的素材。
「我以為那場對妳沒那麼重要。」
「可我排了整天來等妳。」
「我又不是故意的……」
「妳一直都這樣。」
那句話出口的時候,林清影立刻後悔了。
可話一說出來,就像膠片過曝,再也收不回來。
蘇芷涵站在原地,眼神裡不再只有委屈,而是泛著一種深層的失落。
「原來妳一直這樣想我。」
說完她轉身進房,關上門。
那聲關門聲,並不大,但落在林清影心上卻像一聲快門卡住的錯響。
【4】
深夜,林清影坐在工作桌前,望著那張未處理的照片發呆。
是兩人拍下的第一張合照。
她想起那天,她說:「我們不像情侶,像生活搭檔。」
蘇芷涵說:「我不介意我們不像別人,只要我們是我們。」
可現在,她卻懷疑——
是不是「不像」這件事,終究會成為彼此的距離。
直到凌晨兩點,門緩緩打開。
蘇芷涵披著外套走出來,沒說話,只將一杯熱豆漿放在她桌上。
「我們可以吵架。」
「但不要總用『妳一直都這樣』這種句子好嗎?」
「我怕我哪天真的開始相信,我是妳說的那樣。」
林清影站起來,走過去抱住她。
「妳不是。」
「那我就相信妳說的。」
【5】
隔天早晨,她們並肩坐在陽台,吃著前一晚剩下的麵包。
沒人提昨晚的事。
也沒人說什麼深情台詞。
只有一聲聲深呼吸,和一隻在腳邊打呼的閃閃。
林清影輕聲說:「我們真的一點都不像。」
蘇芷涵點頭:「是啊。」
「但我想在我們不像的地方,種點什麼。」
「種什麼?」
「比如,妳加蜂蜜的水,我開始喝了一點;我早上的黑咖啡,也想多留一口給妳。」
「那我是不是得學會……挑一半的蔥不挑?」
林清影笑了。
這是她第一次覺得——原來不一樣,也可以變成共享的風景。
【6】
那天晚上,林清影寫下:
「我們的節奏不同,視角不同,連說『喜歡』的方式都不一樣。
但妳走得慢沒關係,我會學著等;我話少沒關係,妳願意說給我聽就好。」
這段話,她沒發給蘇芷涵。
她寫在展覽的前言裡。
一張全白的底圖之上,唯一出現的黑字,是這段話。
觀眾都以為那是某種藝術宣言。
只有蘇芷涵知道——
那是她們,走在不一樣的步伐裡,也選擇不離開彼此的證據。
章末打卡金句區:
「我們其實一點都不像,但我願意在不像的地方靠近妳。」
「愛不是找到一個跟你一樣的人,而是願意聽懂你和我不一樣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