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幕展那天,下了小雨。
畫廊裡來了很多人——藝術評論人、攝影圈前輩、出版社代表、還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年輕創作者。
展覽主題是《她與她的光影》。
但誰也不知道,那個「她與她」,不只是創作者與被攝者。
也是她們自己。
林清影穿著一身黑,站在入口處接待來賓,神情一貫地冷靜、專注,像她所有的作品一樣。
而蘇芷涵,一襲白色風衣,安靜地站在展牆前,時不時與人寒暄。
她們在同一個空間裡,卻像兩個從未靠近的人。
沒人知道,昨晚她們一起熬夜趕完最後的燈光調整。
也沒人知道,林清影親手將那張「我們的第一張合照」貼在了展覽最後一面牆的最角落——
沒有標題,沒有說明,只留給真正細心的人。
【2】
「清影老師,這次的主題是有意識地拍同一個模特嗎?」
有記者追上她問。
林清影淡淡一笑:「我想拍一種關係。」
「什麼樣的關係?」
「在影像裡逐漸發生的關係。」
她沒說愛情,也沒說故事。
因為這次,她不想定義。
而是讓觀者自己感覺。
她知道,蘇芷涵正在不遠處聽著。
她們的關係,從來不靠標籤維繫,而是靠一點一點的靠近與理解。
【3】
展覽進行到一半,畫廊人聲漸雜。
有人在評論燈光布置,有人在討論作品的拍攝技法。
也有人,悄聲議論起那一系列以「舞者」為主角的照片。
「這模特不就是蘇芷涵嗎?」
「感覺她和林清影關係不一般啊。」
「那張《她轉身時,我的世界亮了》的作品,眼神太深情了吧……」
林清影聽見了,但沒有回頭。
她只是將手握緊了口袋裡的小紙條。
那是蘇芷涵早上遞給她的:
「今天我們在人群中隔著走,沒關係。
只要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我還能牽住妳的手。」
【4】
展覽接近尾聲時,有觀眾注意到最角落的那張照片。
兩個女人,一黑一白,並肩坐著,身邊是一隻狗。
背景模糊,畫質溫暖。
「這張有點不像林清影的風格耶,好生活。」
「標題也沒有。」
「會不會……是她私人作品?」
沒人知道,那張照片的拍攝者其實是蘇芷涵。
那天她拿起相機說:「讓我也拍一次你和閃閃的樣子。」
林清影沒有拒絕,甚至——笑了。
【5】
展覽散場前的最後十分鐘,人潮稍退。
林清影站在玻璃窗邊望雨,蘇芷涵悄悄走到她身邊。
四周還有人,她們沒有相視,也沒有說話。
只有在某個無人注意的瞬間——
蘇芷涵的手輕輕靠了過來,握住她的手指。
那力道不重,卻很穩。
林清影沒有回握,卻也沒有抽開。
她只是輕輕將兩人交疊的手,藏進風衣口袋裡。
就像藏起一場只屬於她們的、不能說的宣告。
【6】
那晚展覽結束後,兩人一起收場、拆燈、整理設備。
燈光暗下時,蘇芷涵忽然問:「妳覺得他們會猜到嗎?」
「可能會。」
「妳會在意嗎?」
林清影看著她,聲音低而溫柔:
「不會。」
「因為今天我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握過妳的手。」
「那我呢?」
「妳已經不是別人。」
這句話出口,蘇芷涵低頭笑了。
她們沒有擁抱,沒有接吻,甚至連手都沒再牽上。
但這次,她們知道——
這段關係,已經不再只是私密裡的光影,而是真實的生活。
章末打卡金句區:
「我們在人群中站得很遠,但我知道,她藏著我牽過的那只手。」
「她說我不是別人,我才知道,原來被她認定,不需要任何公開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