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搬進來的第一個禮拜,她們像是提前過了一個短暫的蜜月。
每天一起做早餐,一起逛超市,一起遛狗、曬床單,甚至連牙刷杯都買了一對。
林清影說:「這樣就像電影裡的戀人了。」
蘇芷涵反問:「我們現在不就是?」
她們彼此一笑,沒有答案,只有牽著的手和洗衣機裡滾動的衣物。
那時候,她們以為生活就是這樣——簡單、明亮、有彼此。
直到第二週開始,現實就悄悄地打了招呼。
是從廁所那卷沒換的衛生紙開始的。
【2】
「你洗完澡,能不能順手把浴簾拉起來?」
「那妳能不能別一直把我的咖啡杯當水杯?」
「妳的鏡頭蓋又放在餐桌上了。」
「妳的舞鞋又出現在我的書架下了。」
這些話一開始只是提醒,說多了,就變成抱怨。
他們之間的空氣變得像未修圖的照片——雜訊多,構圖亂。
有時候,一句話說出口前只是想讓對方知道「我在意」,說出口之後卻成了「妳總是不在意」。
那天晚上,她們第一次在飯後冷戰超過兩個小時。
誰也沒說話,誰也沒道歉。
連閃閃都感覺出氣氛不對,一整晚沒爬沙發。
【3】
第二天早上,蘇芷涵起得比平常早。
她在廚房煮了一鍋地瓜粥,將桌子收乾淨,咖啡杯和水杯分得明明白白。
林清影走出房間時,看到餐桌上的兩份早餐,愣了一下。
她走過去,沒坐下,反而走到蘇芷涵身後,從背後輕輕抱住她。
「對不起,我昨天語氣不好。」
蘇芷涵沒有回頭,只是握住她的手。
「我也一樣。」
「我只是還不太習慣,這麼真實的生活。」
「我也是。」
「可是我不想逃走。」
「那我們就學吧。」
兩人都沒哭,但眼眶都有點紅。
她們終於明白——一起生活不是浪漫,而是選擇留下來。
【4】
當天下午,林清影改了她的工作習慣。
她把暗房的門稍微開著,不再上鎖。
蘇芷涵也改變了她的練習時間,將每日訓練提早到上午,午後空出來與林清影對接作品規劃。
她們開始為彼此挪出時間,空出餘地。
就像調色一樣,不是用最濃的愛壓過一切,而是留一點淡灰、留一點餘白。
這不是退讓,是尊重。
是她們在一張叫做「生活」的底片上,學會怎麼一起曝光。
【5】
某一晚,停電了。
她們點起蠟燭,坐在窗邊,一人抱著一條毯子。
蘇芷涵說:「如果現在拍照,會超有氛圍。」
林清影笑:「但我寧可用眼睛記住妳。」
「為什麼?」
「因為我不想再只把妳存在照片裡了。」
「那我呢?」
蘇芷涵靠過去:「我也不想再只活在妳的相機裡。」
那晚,她們什麼都沒拍,但記下了很多。
比如,停電時她們交換故事的聲音。
比如,彼此在黑暗中不需要點燈就能找到對方的那雙手。
【6】
第三週,她們做了一件小事——
在冰箱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
「有任何想法或不舒服,寫在這張紙上。
隔天早上我們一起看,一起改。」
第一天那張紙上寫的是——
「請把襪子翻面再放進洗衣機。」
第二天寫的是——
「妳洗的湯匙有泡沫殘留(小事,但提醒一下)。」
第三天寫的是——
「今天你起床氣有點重喔。」
第四天開始變了。
變成——
「妳今天多笑了三次,我有數。」
「今晚我們一起看老電影好嗎?」
「下次吵架前,能不能先抱我?」
她們發現——
愛不是沒有瑕疵,而是願意拿出瑕疵,一起看、一起補。
章末打卡金句區:
「一起生活,不是學會完美,是學會有裂縫還能修補。」
「她說愛我,但她更願意留下來和我一起洗碗、一起吵架、一起過不完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