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展覽公開後的第三天,「林清影與蘇芷涵疑似情侶」的新聞上了熱搜。
不是她們發的,也不是誰爆料的。
只是幾張記者會上她們牽手的照片,被某個娛樂號截圖轉發,加上幾個猜測語氣的標題:
「藝術界新CP誕生?」
「《她與她的光影》不只是作品名?」
「攝影師與舞者的私下情感曝光?」
留言區開始出現各種聲音——
有人祝福:「終於有人勇敢活出自己了。」
有人質疑:「不就是營銷CP嗎?」
也有人惡意:「又一對為流量蹭邊界的文化人。」
這些文字像沒預警的風,吹亂了她們剛安好的生活節奏。
【2】
林清影第一時間關掉了評論通知。
她知道這些聲音不該影響自己,但她也知道——
蘇芷涵比她更敏感。
果然那晚,蘇芷涵比平常早洗完澡,窩在沙發角落,一聲不吭地看著手機。
「妳看到那些了?」
林清影坐下來問。
「嗯。」
「想說什麼嗎?」
蘇芷涵沉默了幾秒,才說:
「我知道會有反應,但我沒想到,會讓我有種……快要窒息的感覺。」
「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們,而是因為我們好像失去了只屬於彼此的空間。」
【3】
林清影沒有安慰她,也沒有急著反駁。
她只是伸手,牽住她的手指,輕輕貼在自己掌心。
「如果妳不想再公開,我們可以停下來。」
「如果妳覺得累,我們也可以回到只在家裡談戀愛的日子。」
「但我想讓妳知道——無論是哪一種,我都願意。」
蘇芷涵看著她,忽然紅了眼。
「我不是不想,只是突然有點怕。」
「怕我們變成別人眼裡的標籤,怕我們連吵架都會被過度解讀。」
「怕我一不小心笑得太自然,就被說成借愛賣藝術。」
林清影抬手,替她把一根掉下來的髮絲別回耳後。
「妳說得對,我們不能控制別人的視角。」
「但我可以選擇——在妳被看見的時候,我站在妳身邊,不讓妳一個人承擔。」
【4】
她們決定在之後的幾場公開活動裡,少說話、多做事。
用展覽、用作品集、用舞蹈和攝影本身去說話。
但生活裡,她們還是自己。
蘇芷涵照舊每天排練,林清影照舊在暗房裡沖洗底片。
只不過多了一個習慣——
每天睡前,她們會交換一張「沒發出過的作品」。
可能是一張閃閃趴在窗邊的照片,可能是一段跳錯動作的試拍,也可能是一張彼此失焦卻很自然的生活照。
她們稱這個儀式為:
「回到只有我們的視角。」
【5】
朋友們也開始表達各自的反應。
阿嵐在群組裡發了一串語音:
「靠!終於說了!老娘早知道你們有鬼!」
「現在不藏了是不是?那是不是可以讓我拍一輯女同志藝術婚紗了?」
林清影笑著回:「等等,我們還沒說要結婚。」
蘇芷涵偷笑:「但你沒說不會。」
媽媽那邊的電話也打來了。
「你們……是真的嗎?」
林清影只是說:「她很好,我很喜歡她。」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傳來一句:
「那就好好過日子吧。」
蘇芷涵聽完後,握著林清影的手輕聲說:「妳媽比我媽開明。」
「那妳媽呢?」
「她還不知道。」
「那妳要告訴她嗎?」
蘇芷涵點頭。
「遲早要說的。既然我們都不藏了,我也不想讓她只從網路上看到我。」
【6】
那晚,她們躺在床上,沒開燈,只剩陽台投進來的柔光。
「清影,我發現一件事。」
「嗯?」
「以前我總以為,我們的愛是脆弱的,只適合藏在作品裡。」
「但現在,我反而覺得它像底片一樣,經得起暗房、也經得起曬太陽。」
林清影側過身,輕聲回應:
「那我們以後還是會吵架,還是會被看。」
「但只要妳願意,我都會在旁邊。」
蘇芷涵靠近她,額頭貼著她的額頭。
「我們終於不是只屬於彼此的秘密了。」
「但我們還是彼此的——唯一。」
章末打卡金句區:
「我們不再是秘密,但我們依然是彼此的私密。」
「如果這份愛要被看,那就讓我們牽手給他們看,不再害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