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清影找到那台老攝影機的時候,是在整理倉庫時不小心踢到一只發霉的紙箱。
裡面躺著一台DV、幾張錄影帶,和一沓泛黃的手寫分鏡稿。
她彎下腰,打開電源,竟然還亮著。
那是一台曾陪她跑遍街頭巷尾、拍過畢業作品的機器。
也是她在遇見蘇芷涵前,最常對著它獨白的人。
蘇芷涵走進來時,看見她一臉出神地盯著那個小螢幕。
「在看什麼?」
「我們以前的樣子。」
「以前?」
「不是我們,是我。」
「那你現在想拍我們了嗎?」
林清影抬頭,目光清亮。
「我想拍我們,從現在開始。」
【2】
兩天後,她們坐在客廳中央,一張A3紙鋪在茶几上,上面寫著:
《她與她的光影:紀錄片拍攝提案》
蘇芷涵笑著唸出聲:「這名字好熟喔。」
「熟是因為你一直住在這個光影裡。」
「那我想知道,這部片是給誰看的?」
林清影放下筆,看著她。
「我們。」
「我們?」
「老了的我們、爭吵過的我們、忘記對話怎麼開始的我們。」
「這是一部只屬於我們的片,不賣、不播、不宣傳,只記錄。」
蘇芷涵點點頭。
「那我就來演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不是演,是活。」
【3】
第一場拍攝選在她們第一次見面的工作室天台。
那是個沒什麼遮蔽的舊樓,磚牆斑駁,欄杆生鏽,但光很好,風很輕。
林清影設置好機位,按下錄影鍵,然後走進畫面裡,和蘇芷涵並肩站著。
鏡頭前,她們都不說話。
風聲、車聲、遠方孩子的笑聲,成了唯一的配樂。
過了將近一分鐘,蘇芷涵忽然開口:
「你那時候第一眼看到我,在想什麼?」
林清影沒馬上答,只輕輕轉頭看她。
「在想——如果她願意留下來拍完這一組照片,我大概會想繼續拍她一輩子。」
蘇芷涵笑了,低頭避開鏡頭。
「太肉麻了,我要剪掉。」
「妳說這是我們的片,不剪。」
「那我也要留妳上次洗衣服把我襯衫染色的畫面。」
「……好吧,公平。」
【4】
拍攝持續了一週,她們走訪過曾一起散步的巷口、展覽場地、初次牽手的小劇場排練廳。
有時候錄下的只是一段靜默,有時候是生活的碎片。
有一次,蘇芷涵拍下林清影深夜看著筆記本發呆的樣子。
她拿著機器輕聲問:
「你在想什麼?」
「在想,如果未來我們真的走散了,這些畫面會不會變成我唯一能回去的方式。」
「……你會怕我們走散嗎?」
「不怕。但想記得我們是怎麼一路靠近的。」
那一晚的片段,她們沒有剪,也沒有加字幕。
只有一行小小的文字打在畫面右下角:
「2023年冬,影像的開始不是鏡頭,而是有人看著你還想記住你。」
【5】
她們也吵過一次,為了「到底要不要放入一次過夜的沈默」。
那是她們在巴黎分隔期間錄下的錄音,林清影覺得那是真實,蘇芷涵覺得那是傷口。
「不是每一段愛都需要證明痛過。」
「但我想讓以後的我們知道,我們是怎麼走過那段沒說話的夜晚。」
「那你想讓觀眾看見我那時候的脆弱?」
「觀眾是我們。脆弱也是記憶。」
最後她們妥協,只留下片段,配上一段閃閃當晚趴在門口等待的畫面。
沒有語音、沒有人臉、只有一段夜的聲音。
那段畫面,後來成為這部紀錄片中點贊最多的試播段落。
【6】
某天拍完收工,蘇芷涵靠在林清影肩上。
「我們好像變成兩個導演。」
「不,是兩個生活的見證者。」
「那如果有一天我們不拍了呢?」
「那這部片就變成我們愛過的證明。」
「那你會怕哪一段畫面變成遺憾嗎?」
林清影回頭看她,說:
「我只怕,有天你不再讓我拍你。」
蘇芷涵笑了。
「那你就先拍一百年份吧,讓我先看完一輩子的我。」
她們擁抱時,攝影機還開著。
紅點閃爍,光影微晃。
這一次,沒有人喊cut。
因為她們知道——這一部片,還在繼續拍著。
章末打卡金句區:
「這不是電影,是我們把生活認真過的證據。」
「她按下錄影鍵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們開始記錄的不只是日子,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