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是不是拍太多了?」
蘇芷涵坐在電腦前,連續三天沒離開剪輯台。
她面前打開的,是標註著「3月25日 - 未使用」的素材資料夾。
裡頭全是片段——
林清影凌晨起床給她蓋被的畫面、蘇芷涵蹲在地上幫閃閃擦腳的背影、兩人在展場布置時爭論顏色卻還是遞水給彼此的小瞬間。
這些畫面沒有劇情,沒有高潮,甚至一開始她都沒想要用。
直到她看到一段片段:
某日傍晚,林清影站在天台邊,低頭看著手機屏幕。
畫面裡,她不知道攝影機開著,表情沒有修飾,只有眼底的一點笑意與輕聲說出的一句話:
「她今天走得很累,我得煮一點她喜歡的粥。」
蘇芷涵看著畫面,一動不動。
【2】
林清影端著咖啡走進來,見她神情出神,問:
「怎麼了?」
「妳知道那天我根本不知道妳在拍我。」
「知道啊。」
「那……為什麼妳從沒說過那句話?」
「因為我已經在做了。」
蘇芷涵回過頭,眼神閃著光。
「那天我記得,我一回到家,餐桌上真的有一碗地瓜粥。」
「還記得我問妳為什麼煮粥,妳說:『換口味而已。』」
林清影走過來,坐在她身邊。
「因為我沒想讓妳知道我觀察了那麼多。」
「但我也沒想到,妳把我煮粥的樣子拍下來了。」
【3】
她們一起看完那段片。
之後又翻開更多「非主鏡頭段落」。
那些日常細節,被命名成:
•《她不在鏡頭裡的時候,原來還在我心上》
•《她走在我前面三步,我看著她的背影笑了》
•《我說話語氣重了,她轉身卻還是等我》
每一段都不是刻意拍的,但每一秒都藏著一件事—— 她們一直都在說「我在意你」,只是方式不一樣。
【4】
「清影,你以前是不是也經常拍我沒注意的時候?」
「嗯。」
「那你是怎麼知道,我需要被看見?」
「因為我知道,我也曾經多麼渴望,有一個人能在我沒說話時,看懂我。」
蘇芷涵輕聲笑:「原來你是在替自己也拍。」
「有一點。」
「那我是不是也在替妳演?」
林清影看她一眼,認真說:
「沒有演過一次。」
「那如果現在要我說一次『我愛你』,要面對鏡頭說,你覺得我會不自然嗎?」
「不會。」
「為什麼?」
「因為你早說了一百次,只是那時候是用——『你要不要先洗澡』、『你手機沒充電』、『外面涼了我去關窗』這種方式。」
【5】
當晚她們決定將一整段「無對白生活碎片」剪成片尾彩蛋。
那段影像沒有人聲,只有自然環境音。
林清影端茶進房、蘇芷涵彈著鋼琴背影、兩人一起收衣服、爭奪遙控器時的小小拉扯……
最後畫面停格在一張模糊自拍照上。
兩人笑到歪頭、光影半暗半明、閃閃從底下鑽進畫面。
畫面角落寫著:
「原來我們一直都在說愛,只是那時我們還不會翻譯。」
【6】
影片剪完後,她們一起坐在陽台上喝茶。
天色未黑,風裡有初夏的味道。
蘇芷涵靠在林清影肩上,輕聲說:
「其實我一直以為你是悶的人。」
「我確實不太會說。」
「但你會做。」
「你也是。」
「所以我們兩個,其實早就在愛裡了,只是那時還不會把它變成語言。」
「但現在會了。」
「嗯。」
「那你能不能再說一次?」
林清影轉頭,捧住她的臉,貼近耳邊。
這次她不只說出來,她也拍了下來。
那段畫面,成為了她們紀錄片中唯一有「正面告白」的一幕。
沒剪、沒遮掩、沒修飾。
只有一句:
「我愛你。原來,我一直都在說。」
章末打卡金句區:
「我們不說愛的時候,也一直在說愛。」
「原來『我在』、『我等你』、『你先洗』,都是愛的一種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