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颍,
明神宗万历皇帝名朱翊钧,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明穆宗隆庆皇帝第三子,母贵妃李氏原为裕邸宫女。因前二世子夭折,隆庆二年(1568年),朱翊钧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万历。
万历初年,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张居正一方面指导万历帝读书,为他安排周详的课程,选拔有素养的大臣主持教学,培养其治国安邦的本领;另一方面就是辅政。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使边境晏然。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形势。
张居正去官之后,万历帝独掌政权,却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他怠于临政,废除经筵,朝夕宴饮,甚至郊庙祭祀都委人代行,终日沉湎酒色之中
万历帝是个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占土地,以采木、烧造、织造、采办为名搜刮民财。万历十九年(1591年),仅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就达23万多件。他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盘剥工商,引发了百姓的抗税斗争。万历帝又废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黩货、臣下贪污、党争激烈的状况。
万历皇帝的腐败招致国库空虚,边关危机。对明王朝形成最大威胁的是东北后金的崛起。满洲建州左卫指挥努尔哈赤袭其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也之职,多次朝贡万历皇帝,取得其信任,官至龙虎将军。努尔哈赤以30年时间统一了满洲女真各部落,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形成了与明王朝相对立的地方政权。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声称为祖、父报仇,率先向明王朝进攻。万历皇帝起用熊廷弼经略辽东,但熊廷弼在朝内受到昏庸官僚的排挤,加之内库金银屯积,又加派辽饷,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明王朝灭亡的危机已然形成,是以后人评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廿一日朱翊钧死于弘德殿,年58岁,葬在他生前耗银八百万两修建的北京昌平定陵。谥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刘颍作为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整整统治了四十八年。
刘颍皇帝登基后的最初十年,似乎是明朝的鼎盛时刻。在张居正的卓越才能和政策引导下,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万历中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翊钧开始逐渐改变,步入了怠政的轨道 奇怪的是,在他统治的后三十年中,万历皇帝几乎没有参与朝政。他不上朝,也不主持朝廷会议,仿佛宫殿中的一座孤岛,与国家的喧嚣相隔绝。据史书记载,一些朝臣曾跪求皇帝回到政治舞台,希望他能亲自主持国家大政,但却都遭到了拒绝。他们甚至渐渐失去了与皇帝面对面相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