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眼中的皇帝们
本书标签: 历史 

大明仙人嘉靖上

我眼中的皇帝们

刘颍

说到帝王术,中国历朝历代很少有像明朝嘉靖帝朱厚熜那样能彻底把群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虽然在《明史》里他被张廷玉等人评价为中材之主,但是他的厉害程度,尤其是权谋之术足以比肩明太祖朱元璋。

20多年不出深宫,不上朝,沉迷于修道炼丹,但是他通过自己高明的帝王术仅用"三步棋"就牢牢掌握住朝堂格局,安稳执政45年,堪称天才。

一个皇帝要独断专权,权力不被人所架空,首先便要完成"集权",而这集权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对嘉靖来说尤其如此。

嘉靖帝即位时年仅15岁,是真正的少年天子,然而这却是一个少年老成、心机深沉的果决之人,权力欲更是极强。

即位第六天,嘉靖帝借礼部尚书毛澄上书请更易父母称呼以孝宗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为爹的机会发怒。要内阁重新商议自己父母亲的封号,遭到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率领百官坚决反对。就此,明朝历史上最著名、最闹腾的换爹事件"大礼议事件"正式拉开序幕!

当是时,嘉靖帝根基未稳,独木难支,只能以不表决、不同意、不开口的非暴力不合作作为对抗百官的手段。但很快,一位礼部闲官张璁抓住了这一飞黄腾达、简在帝心的机会,上书嘉靖帝说了一句力挺的话:皇帝陛下,您想认谁当爹都可以。

就这么一个奏章,张璁这个礼部官员以法理无外乎人伦的思想给嘉靖帝提供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刀。于是,他以皇帝至高的地位躲在幕后,让张璁冲锋在前,找百官撕逼,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被迫同意嘉靖帝认亲爹。可是,嘉靖帝还不满意,他要把孝宗皇帝排除在外,把自己的爹兴献王抬进宗庙,加封为皇帝,百官不同意,因此这一事件就这么发酵,君臣之间博弈了整整三年。最终,嘉靖帝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因此达到了初步集权的目的。

说白了,这场闹了三年之久的"大礼议事件"表面上是在争让谁当皇考,可实际却是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和年轻皇帝的一次权力争夺。皇帝输了,将沦为百官傀儡;皇帝赢了,将解除文官集团对皇权的掣肘,确立皇帝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

这是嘉靖帝所走的第一步棋,看似很急,但又走得很稳。

想要让臣子顺从自己,仅有皇帝权威是不够的,还必须得让他们敬畏自己,只有敬畏,他们才不会、也不敢挑衅他。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

这一步棋怎么走,事实上嘉靖帝有榜样可学,那就是他的祖宗们。想要让臣子怕自己,那就要掌握能够帮助皇帝生杀予夺的绝对暴力机构:如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如朱棣设立东厂,如朱见深设立西厂。于是嘉靖帝继位之初马上重用锦衣卫,并且在嘉靖三年,因为"大礼议"之争他巧立名目让锦衣卫抓了100多位官员,当庭杖打,当场被打死者多达十六个人!

上一章 万历 我眼中的皇帝们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