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槐花香里的时差
本书标签: 现代  青春恋爱 

第一章 桂花树下的双子星

槐花香里的时差

2000年3月12日,槐花镇的老槐树刚冒出新芽。李素兰在产房抓着王建国的手,阵痛间隙还惦记着给隔壁陈婉秋送晒干的槐花瓣——她预产期就在下个月,都说这东西泡水喝催奶。当婴儿的啼哭响起时,路正明正在镇中学实验室鼓捣自制的台式电脑,显示器上跳动的代码,和产房的钟声奇妙地共振。

"是个男孩!"王建国举着机械零件改的拨浪鼓冲进病房,齿轮状的鼓身还带着机油味。李素兰笑着拍他:"当心吓到孩子,取名如华吧,像槐花一样素净。"隔壁产房突然传来喧哗,陈婉秋的护士跑过来:"路老师,您爱人要生了!"

路正明的白大褂口袋还揣着给新生儿设计的婴儿床图纸,榫卯结构里藏着物理力学公式。当路天雅的第一声啼哭传来时,王如华的拨浪鼓正滚到产房门口,齿轮卡在青石板的裂缝里,像命运埋下的第一个榫卯。

满月酒摆在两家共用的天井,老槐树的影子刚好盖在两张婴儿床上。王建国用机械厂的边角料打了对银镯子,内圈刻着"如"和"雅"的篆体;路正明把自制的小台灯调成暖黄色,灯罩画着北斗七星——那是他给女儿讲的第一个天文故事。

"老李,你这机械臂改的摇篮车可真神。"路正明指着自动摇晃的婴儿床,齿轮转动声混着槐花香气,"将来如华肯定是个厉害的工程师。"王建国擦着眼镜笑:"你女儿抓周时抓着你的粉笔,说不定是下个物理学家。"四位家长的笑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却没吵醒并排躺着的两个小不点——王如华的手正无意识地勾着路天雅的襁褓带子。

2003年春天,BP机的"滴滴"声第一次在槐花镇响起。王建国因解决了机械厂的齿轮箱故障,升任技术组组长,办公室添了台联想台式电脑;路正明带学生参加省物理竞赛获奖,家里换上了21寸彩电,雪花屏里播放着神舟五号发射的新闻。

"天雅,来吃槐花蜜!"李素兰的搪瓷罐刚揭开,三岁的小姑娘就迈着不稳的步子扑过来,小辫上还别着王如华送的齿轮发卡——用他爸报废的机械零件磨的。隔壁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王如华正跟着父亲学用扳手,却总把目光投向院子里的小身影。

"当心砸着脚!"路天雅摇摇晃晃地跑过去,举着块画着星星的饼干,"给你,爸爸说星星是会发光的齿轮。"王如华接过饼干,齿印刚好咬在"齿轮"的缺口处,像他们即将开始的人生——注定要在时光的咬合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梅雨季来临时,两家的青砖房都翻修了屋顶。王建国在露台上装了自制的晾衣架,滑轮系统能自动避雨;路正明给窗户安了防蚊纱窗,网格间距精确到毫米。李素兰和陈婉秋在厨房腌糖蒜,玻璃瓶上分别贴着"如华专用"和"天雅专用",醋香混着槐花香,在潮湿的空气里发酵成最温暖的邻里情。

国庆节那天,路正明带回台二手数码相机,给两个孩子拍了第一张合影。王如华穿着李素兰手织的蓝毛衣,路天雅戴着陈婉秋编的槐花发带,背景是刚挂上"先进工作者"铜牌的机械厂大门和镇中学的荣誉墙。相机的快门声响起时,王如华突然握住路天雅的手,掌心的汗混着她发带上的花香,在胶卷上留下永远的印记。

岁末的雪花飘落在老槐树上,王建国和路正明在天井里搭了个简易滑冰场。两个孩子牵着小手学走路,王如华总在路天雅要摔倒时,用小小的身体挡住冰凉的地面。李素兰端来热可可,杯沿印着孩子们的小指纹;陈婉秋忙着给他们拍录像,DV机的红色指示灯,像颗跳动的赤子之心。

这一年,王建国的技术改良让机械厂扭亏为盈,路正明的物理课件获得省级奖项。两家的存折数字在增长,BP机换成了翻盖手机,唯一不变的是每天傍晚的相聚——王建国调试着新做的机械狗,路正明讲解着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两个孩子趴在槐树下,看蚂蚁搬运他们掉落的饼干渣,像在搬运整个童年的星光。

2003年除夕,两家人在老槐树下放烟花。王如华把自己做的齿轮形烟花筒送给路天雅,火星溅在她发梢,像撒了把碎钻。当烟花在夜空炸开时,路天雅突然指着火星坠落的方向:"如华哥哥,星星掉在我们的许愿瓶里了!"

那个埋在老槐树底的玻璃瓶,装着他们的乳牙、饼干渣和一张字条,是路正明用物理公式写的:"F=ma,愿两个小质点,在时光的坐标系里,永远保持相同的加速度。"王建国笑着摇头,却在字条背面画了对咬合的齿轮,齿牙间写着:"不管未来怎么变,咱们两家永远是最稳的齿轮组。"

雪粒子落在玻璃瓶上,映着烟花的流光。三岁的王如华和两岁半的路天雅,还不懂父辈的期许和时代的馈赠,只知道彼此的手,比任何齿轮都咬合得更紧密,彼此的笑,比任何烟花都绽放得更璀璨。而老槐树的年轮,正悄悄记下这个春天的故事——两个家庭,两颗新星,在科技腾飞的千禧年代,种下了跨越时光的羁绊。

槐花香里的时差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新楼里的小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