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三代同堂的烟火长卷
晨光透过纱帘温柔地铺展在客厅,严浩翔戴着老花镜,正在给外孙修剪手工课上的折纸恐龙。外孙趴在一旁,肉乎乎的小手举着胶水,时不时好奇地戳戳恐龙尾巴:“外公,我的恐龙会变成真的吗?”夜雪端着刚出锅的南瓜粥从厨房探出头,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等你吃完这碗粥,恐龙就能‘吃饱’长大啦!”
女儿升职后,工作愈发忙碌,常常需要出差。每当这时,严浩翔和夜雪便主动承担起“临时家长”的角色。他们重新研究起儿童营养食谱,用手机备忘录记下外孙每天的课程安排。有次外孙突发高烧,两位老人轮流守在病床前,严浩翔整夜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夜雪则捧着故事书轻声朗读,直到小家伙退烧后安稳睡去。
外孙七岁那年,学校组织亲子运动会。严浩翔不顾女儿的劝阻,执意报名参加“祖孙接力赛”。赛场上,他穿着运动服,虽然步伐不再矫健,却紧紧握着外孙的小手,在加油声中奋力冲向终点。冲线时,外孙激动地搂住他的脖子:“外公是最厉害的!”看台上的女儿红了眼眶,记忆中那个陪她参加运动会的年轻父亲,如今已鬓角斑白。
随着年龄增长,严浩翔患上了关节炎,夜雪的眼睛也开始老花。外孙像小大人般学着照顾他们,放学回家会主动给外公揉膝盖,把夜雪读不懂的说明书一字一句念出来。有次夜雪不小心打碎了碗,外孙立刻搬来小凳子,踮着脚擦去她眼角的泪水:“外婆别难过,我长大了赚钱给你买好多好多新碗!”
女儿在工作之余,开始整理家族故事。她翻出老相册,将泛黄的照片扫描存档,又用录音笔录下父母讲述的往事。严浩翔说起年轻时为了给夜雪买生日蛋糕,跑遍半座城的经历;夜雪则笑着补充,女儿出生那天,严浩翔紧张得把保温桶都打翻了。这些琐碎的回忆,被女儿精心制作成一本电子相册,配上轻柔的音乐,成了全家最珍贵的宝藏。
外孙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严浩翔便带着他走访城市里的古建筑。他们在青石板路上漫步,严浩翔指着斑驳的城墙,讲述朝代更迭的故事;在博物馆里,外孙瞪大眼睛听着关于青铜器的解说,时不时提出天马行空的问题。夜雪则在一旁举着相机,记录下一大一小认真讨论的模样。
一个梅雨绵绵的周末,外孙突然提议举办“家庭文化节”。他用彩纸制作邀请函,郑重其事地发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当晚,客厅变身舞台:外孙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童诗,女儿和女婿表演了即兴小品,严浩翔和夜雪则合唱了年轻时的金曲。最后,全家手拉手跳起圆圈舞,笑声穿透雨声,在屋子里久久回荡。
外孙的十岁生日宴上,女儿播放了一段精心剪辑的视频。从他蹒跚学步到背着书包上学,从第一次获奖到照顾生病的老人,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温暖的回忆。当镜头扫过墙上那两幅画作时,外孙突然站起来,对着严浩翔和夜雪深深鞠躬:“谢谢外公外婆,等我长大了,也要把我们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
深夜,严浩翔和夜雪坐在阳台上乘凉。远处的灯火闪烁,晚风送来栀子花香。“你看,”夜雪轻声说,“我们的小家庭,就像一棵不断生长的树。”严浩翔握住她的手,几十年的岁月在掌心流淌:“是啊,根扎得越深,枝叶就越茂盛。”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个依偎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