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灭------
雨停了,但屋檐还在滴水。
一滴,两滴,像远处传来的鼓点。
楚南宁把相框放在枕边,轻轻说:
“周一,谢谢你下了一场刚好 52 分贝的雨。”
然后她闭上眼睛,听见自己心里也下起了小雨——
细细密密,像给这一周盖上的温柔印章。
------
------雾气闹钟------
周二清晨,整座城市像被泡在一杯温吞的牛奶里。楚南宁的闹钟是窗外第一声鸟鸣,但她没听见鸟,只听见楼下早点铺“滋啦”一声煎蛋的脆响。那声音穿过雾气,比任何铃声都准时。她套上校服,袖口还留着昨晚写作业时沾到的荧光笔痕迹,像一条偷偷发光的河流。
------共享早餐协议------
林梓桐拎着一只保温桶站在小区门口。桶里是红枣花生粥,桶外贴着便利贴:
【今日甜度:周二微糖,防止上课打盹】。
楚南宁递过去一只一次性小碗,两人蹲在马路牙子上分粥。
叶辰萧和章鹤风从雾气里冒头,一人端着一杯豆浆。
“我家豆浆没加糖,”章鹤风晃了晃杯子,“留给你们自己调。”
于是四个人开始“加料实验”:
楚南宁往粥里倒豆浆,颜色变成温柔的拿铁;
林梓桐把粥表面的花生碎倒进豆浆,口感升级;
叶辰萧把粥里的红枣核挑出来,在人行道排成一条“枣核大道”。
------雾里公交站------
站牌被雾气糊得发白,像一块没擦干净的毛玻璃。
公交车迟迟不来,四人干脆原地做“雾中广播体操”:
第一节“伸手抓雾”,第二节“抬腿踢雾”,第三节“弯腰捡雾”。
雾气沾在睫毛上,变成细小水珠,眨一下眼睛,就像下了一场微型雨。
车终于来了,车厢里开着暖气,车窗立刻起雾。
章鹤风用手指在玻璃上画了一个笑脸,笑脸很快被新的雾气吞没。
------教室里的“雾气签到”------
老胡今天别出心裁,把签到方式改成“雾气签名”。
讲台放着一台小型加湿器,白雾喷涌。
同学们轮流把手掌伸进雾里,再按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湿漉漉的手印。
楚南宁的手印最小,她旁边是林梓桐的中指印——因为林梓桐故意比了个“OK”。
叶辰萧的手印最大,指缝里还夹着一片雾气凝成的水珠,像一颗透明的星。
章鹤风最后一个按手印,他在掌心偷偷放了一粒桂花,按下去时桂花粘在黑板,像一枚小小的徽章。
------雾中早读------
今天早读课文是《荷塘月色》。老胡关掉灯,让加湿器继续工作。
教室变成一片朦胧的荷塘,同学们的读书声像雾里的蛙鸣。
楚南宁读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突然觉得这句很适合今天的雾气——
不宁静,却又温柔。
林梓桐把书立起来,让雾气从书页间穿过,像月光在荷叶上滚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