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
老胡抱来一箱旧相机,说是学校摄影社淘汰的胶片机。
“今天拍一张‘雾中校园’,明天冲洗出来贴在教室。”
四人分到一台黑色小相机,镜头盖有点松。
他们决定拍“雾中的手”。
楚南宁伸出手,掌心向上,雾气在她指尖缠绕;
林梓桐把桂花放在掌心,雾气把花瓣包裹;
叶辰萧比了一个剪刀手,雾气从指缝间穿过;
章鹤风把相机对准自己的眼镜,镜片上凝着水珠,像一片微型星空。
------
------放学------
雾气开始散了,天边露出一丝淡蓝。
校门口的银杏叶湿漉漉,像刚洗完澡的小狗。
四人把相机还给老胡,老胡笑着说:“明天就能看见你们的‘雾中手’了。”
楚南宁把一片银杏叶夹在书里,像夹住了一小块雾气。
------晚餐------
楚南宁家今晚吃白菜炖豆腐。
她把中午剩下的蒸南瓜切成小块,放进锅里一起炖,汤色立刻变成暖黄色。
妈妈尝了一口:“今天的白菜有阳光的味道。”
楚南宁笑:“是雾气的味道。”
------作业与“雾气灯”------
楚南宁把台灯调到最暗,让窗外的余光透进来。
她把一片银杏叶放在台灯下,叶脉被照得透亮,像一张小小的地图。
最后一道化学题写完,她抬头看窗外——
雾气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缕挂在路灯上,像一条透明的丝带。
她在作业本空白处画了一个极小的银杏叶,旁边写:
“今天的雾,从窗缝里溜走了,但留下了桂花香。”
------睡前群聊------
四人群里,林梓桐发来一张照片:
相机里的“雾中手”,掌心托着一片桂花,像托着一颗小小的星星。
叶辰萧回复:“明天冲洗出来,我要贴在床头。”
章鹤风发了一个语音:“雾气散了,桂花还在。”
楚南宁把银杏叶照片发出去:
“晚安,今天的雾,到此为止。”
------灯灭------
窗外最后一缕雾也散了,但桂花香还在空气里游荡。
楚南宁把银杏叶放在枕边,轻轻说:
“周二,谢谢你下了一场刚好够温柔的雾。”
然后她闭上眼睛,听见自己心里也起了一场小小的雾——
不浓,不烈,刚好把周二的疲惫轻轻盖住。
------闹钟被晨光提前------
立冬后,天亮得越来越晚,可今天却像有人悄悄拨快了时针。楚南宁睁开眼,窗外是一层淡金色的雾,像被稀释的橙汁。
她没急着起床,先把耳机塞进耳朵,放了一段昨晚缓存的“城市清晨白噪音”——鸟鸣、远处的豆浆机嗡鸣、偶尔一声自行车铃。
声音和真实的晨光叠在一起,让她有种“提前入场”的错觉。
------
------厨房里的“周三公式”------
楚爸今天上早班,锅里却留着一份“周三特调”:半根玉米+两勺燕麦+一小撮枸杞,煮成金黄粥底;旁边贴着便签——“温度=(玉米甜度×燕麦粘稠度)÷周三困意”。
楚南宁被逗笑,把便签撕下来,贴进语文笔记本的扉页,顺手给粥拍了张特写,发进四人小群:【今日启动能量已就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