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将这一线索纳入调查范围,但也警告公众不要过度解读单一证据。然而,这张神秘纸条已经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和猜测。
一些科学家推测,纸条中提到的"光"可能是指湖底的生物发光现象或某种地质活动产生的光源。也有人猜测,这可能是某些幸存者在特殊环境下留下的求救信息。
更多的人则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恶作剧,或者是有人利用公众对此事的关注制造噱头。不管是哪种情况,这张纸条的出现,再次将这起神秘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三
随着搜救工作进入第二个月,官方调查组在9月初公布了一系列新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青海明珠号"通信系统最后时刻记录的深入分析。
技术专家通过恢复和重建船舶通信系统的日志文件,发现在失联前的最后30秒内,船上的所有电子设备几乎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电压波动,随后整个系统迅速崩溃。这种现象与强烈的电磁脉冲(EMP)效应极为相似。
一位参与分析的电子工程专家解释道:"通常,电子设备的故障是有顺序的,不会全部同时崩溃。但在这个案例中,从导航系统到通信设备,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部失效,这非常罕见。"
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新的猜测:是否有某种强大的电磁干扰导致了船只失控甚至灾难性事故?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调查组邀请了军方的电磁专家进行评估。他们的结论是,要产生足以使整艘船电子系统瘫痪的电磁脉冲,通常需要核爆炸或特定的军事设备,而这两种可能性在青海湖区域几乎不可能发生。
另一种可能是自然现象产生的强电磁场,如某种极端的地磁异常或闪电活动。但气象记录显示,当晚并无闪电活动,且地磁监测站也未记录异常波动。
正当调查陷入僵局之际,一个意外的线索出现了。一位在青海湖东岸度假的游客在整理相片时,发现自己在事发当晚无意中拍到了一张远处湖面的照片。照片中,隐约可见湖面上方有一个奇怪的发光体,呈圆盘状,散发着微弱的蓝光。
这张照片经过专业机构鉴定,确认没有被人为修改,且拍摄时间与"青海明珠号"失联时间仅相差约20分钟。虽然照片分辨率较低,难以得出明确结论,但这无疑为调查提供了新的视角。
照片引起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关注。一个由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青海湖底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地质现象,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强大的能量释放和电磁异常。
这一假设很快得到了部分印证。在对青海湖区域历史资料的梳理中,研究人员发现,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关于青海湖出现"湖怪"或"水中怪光"的当地传说。而在1987年和2003年,也曾有渔民报告过类似的发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