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金色的线。我轻轻挪动身体,尽量不惊动病床上熟睡的宋亚轩。他的左臂打着石膏,脸上还有几处擦伤,但呼吸平稳,医生说他恢复得很好。
三天了,自从我们从叙利亚被转移到这座土耳其边境城市的医院,时间仿佛被拉长又压缩。窗外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游轮鸣笛,街头小贩叫卖声隐约可闻,一切都那么平常,与我们经历的战火恍如隔世。
手机震动起来,我快步走出病房接听。
"简安?"是BBC国际部的玛莎·格林,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异常清晰,"你在伊斯坦布尔还好吗?"
"还好,谢谢关心。"我压低声音,"宋亚轩的伤需要再观察几天,然后我们就能回伦敦了。"
"关于你在叙利亚拍摄的材料..."她顿了顿,"我们需要谈谈。柯告诉我你拍到了梁氏娱乐的可疑活动?"
我握紧手机。叙利亚最后那天,我将备用记忆卡交给了保罗,主卡则一直藏在身上。回到大本营后,我只将部分素材交给了BBC团队,保留了最敏感的部分。
"是的,但不是很清晰。"我谨慎地回答。
"听着,"格林女士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这件事很复杂。梁氏在多个国家有业务,包括英国。我们暂时不能发布相关报道。"
"为什么?如果他们在向武装组织输送物资—"
"没有确凿证据,简安。"她打断我,"几张模糊的照片和道听途说构不成报道。更重要的是..."她压低声音,"你的未婚夫正在与时代传媒解约,对吧?现在激怒梁家对他没好处。"
我的心沉了下去。她怎么知道宋亚轩的解约计划?除非...
"柯子墨告诉您的?"
"这不重要。"她避而不答,"重点是,你即将获得BBC的正式职位邀约。别因小失大。"
通话结束后,我站在走廊窗前,看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海峡水面。格林女士的暗示再明显不过——放弃追查梁氏,换取BBC的工作和宋亚轩顺利解约。一个交易,用沉默换取未来。
"坏消息?"宋亚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知何时醒了,站在病房门口,脸色仍有些苍白。
我扶他回病床,将格林女士的话转述给他。宋亚轩听完,眉头紧锁:"柯子墨...他为什么插手这件事?"
"他说是帮我争取BBC职位。"我咬着下唇,"但现在看来..."
"没那么简单。"宋亚轩用没受伤的右手摸索手机,"小杨昨天发消息说,梁家突然松口,同意降低我的解约金。时间点太巧了。"
我帮他调出那条信息。确实,就在我们离开叙利亚的第二天,时代传媒态度突变,从坚决不放人转为"友好协商"。
"他们在害怕。"我恍然大悟,"害怕我们手上的证据。"
"问题是,"宋亚轩放下手机,"如果我们公开这些照片,梁家肯定会报复。不光是解约黄了,你的BBC机会也..."
"但如果保持沉默,那些物资可能继续流向武装分子..."我接上他的思路,胸口发闷。
我们沉默对视,都明白面临的道德困境。窗外的海鸥鸣叫声突然显得刺耳。
"先别决定。"宋亚轩最终说,"等我联系上律师和陈董事,看看法律上有什么选择。"
护士进来换药,打断了我们的谈话。趁这个空档,我去了医院附近的咖啡馆,需要一个人整理思绪。
咖啡馆的露台正对海峡,风景如画。我点了一杯土耳其咖啡,苦涩浓郁,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打开笔记本电脑,我插入那张隐藏的记忆卡,再次查看那些照片——梁若曦在指挥卸货,卡车上的梁氏标志,武装分子搬运的箱子...还有最后那张,在交火前一刻保罗用长焦拍到的,箱子打开后露出的不是救援物资,而是枪支零件。
证据确凿,却无法公开。我的手悬在键盘上,内心挣扎。记者的职责是揭露真相,但如果这真相会毁掉我和宋亚轩的未来...
"介意我加入吗?"
我猛地合上电脑,抬头看到柯子墨站在桌前,西装革履,与周围休闲的游客格格不入。
"你怎么在这里?"我警惕地问。
"来见你。"他自然地坐下,招手点了一杯红茶,"格林女士告诉我你们通话了。"
"你监听我的通讯?"我冷冷地问。
"别这么敌对。"他叹气,"我是来帮忙的。BBC的职位邀约是我极力争取的,你知道竞争多激烈。"
"以什么代价?放弃调查梁氏?"
柯子墨沉默片刻,然后从公文包取出一个文件夹:"看看这个。"
里面是一份雇佣合同,BBC国际部记者的职位,薪水丰厚得令人咋舌。但最后一页的附加条款让我血液凝固——"雇员同意不就梁氏娱乐及其关联公司在叙利亚的活动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查或报道。"
"这是封口费。"我将合同推回去,"我不会签的。"
"简安,"柯子墨倾身向前,声音压 伊斯坦布尔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金色的线。我轻轻挪动身体,尽量不惊动病床上熟睡的宋亚轩。他的左臂打着石膏,脸上还有几处擦伤,但呼吸平稳,医生说他恢复得很好。
三天了,自从我们从叙利亚被转移到这座土耳其边境城市的医院,时间仿佛被拉长又压缩。窗外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游轮鸣笛,街头小贩叫卖声隐约可闻,一切都那么平常,与我们经历的战火恍如隔世。
手机震动起来,我快步走出病房接听。
"简安?"是BBC国际部的玛莎·格林,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异常清晰,"你在伊斯坦布尔还好吗?"
"还好,谢谢关心。"我压低声音,"宋亚轩的伤需要再观察几天,然后我们就能回伦敦了。"
"关于你在叙利亚拍摄的材料..."她顿了顿,"我们需要谈谈。柯告诉我你拍到了梁氏娱乐的可疑活动?"
我握紧手机。叙利亚最后那天,我将备用记忆卡交给了保罗,主卡则一直藏在身上。回到大本营后,我只将部分素材交给了BBC团队,保留了最敏感的部分。
"是的,但不是很清晰。"我谨慎地回答。
"听着,"格林女士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这件事很复杂。梁氏在多个国家有业务,包括英国。我们暂时不能发布相关报道。"
"为什么?如果他们在向武装组织输送物资—"
"没有确凿证据,简安。"她打断我,"几张模糊的照片和道听途说构不成报道。更重要的是..."她压低声音,"你的未婚夫正在与时代传媒解约,对吧?现在激怒梁家对他没好处。"
我的心沉了下去。她怎么知道宋亚轩的解约计划?除非...
"柯子墨告诉您的?"
"这不重要。"她避而不答,"重点是,你即将获得BBC的正式职位邀约。别因小失大。"
通话结束后,我站在走廊窗前,看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海峡水面。格林女士的暗示再明显不过——放弃追查梁氏,换取BBC的工作和宋亚轩顺利解约。一个交易,用沉默换取未来。
"坏消息?"宋亚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知何时醒了,站在病房门口,脸色仍有些苍白。
我扶他回病床,将格林女士的话转述给他。宋亚轩听完,眉头紧锁:"柯子墨...他为什么插手这件事?"
"他说是帮我争取BBC职位。"我咬着下唇,"但现在看来..."
"没那么简单。"宋亚轩用没受伤的右手摸索手机,"小杨昨天发消息说,梁家突然松口,同意降低我的解约金。时间点太巧了。"
我帮他调出那条信息。确实,就在我们离开叙利亚的第二天,时代传媒态度突变,从坚决不放人转为"友好协商"。
"他们在害怕。"我恍然大悟,"害怕我们手上的证据。"
"问题是,"宋亚轩放下手机,"如果我们公开这些照片,梁家肯定会报复。不光是解约黄了,你的BBC机会也..."
"但如果保持沉默,那些物资可能继续流向武装分子..."我接上他的思路,胸口发闷。
我们沉默对视,都明白面临的道德困境。窗外的海鸥鸣叫声突然显得刺耳。
"先别决定。"宋亚轩最终说,"等我联系上律师和陈董事,看看法律上有什么选择。"
护士进来换药,打断了我们的谈话。趁这个空档,我去了医院附近的咖啡馆,需要一个人整理思绪。
咖啡馆的露台正对海峡,风景如画。我点了一杯土耳其咖啡,苦涩浓郁,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打开笔记本电脑,我插入那张隐藏的记忆卡,再次查看那些照片——梁若曦在指挥卸货,卡车上的梁氏标志,武装分子搬运的箱子...还有最后那张,在交火前一刻保罗用长焦拍到的,箱子打开后露出的不是救援物资,而是枪支零件。
证据确凿,却无法公开。我的手悬在键盘上,内心挣扎。记者的职责是揭露真相,但如果这真相会毁掉我和宋亚轩的未来...
"介意我加入吗?"
我猛地合上电脑,抬头看到柯子墨站在桌前,西装革履,与周围休闲的游客格格不入。
"你怎么在这里?"我警惕地问。
"来见你。"他自然地坐下,招手点了一杯红茶,"格林女士告诉我你们通话了。"
"你监听我的通讯?"我冷冷地问。
"别这么敌对。"他叹气,"我是来帮忙的。BBC的职位邀约是我极力争取的,你知道竞争多激烈。"
"以什么代价?放弃调查梁氏?"
柯子墨沉默片刻,然后从公文包取出一个文件夹:"看看这个。"
里面是一份雇佣合同,BBC国际部记者的职位,薪水丰厚得令人咋舌。但最后一页的附加条款让我血液凝固——"雇员同意不就梁氏娱乐及其关联公司在叙利亚的活动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查或报道。"
"这是封口费。"我将合同推回去,"我不会签的。"
"简安,"柯子墨倾身向前,声音压低,"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纠纷。梁氏背后牵扯的利益网络超出你的想象。硬碰硬,你和宋亚轩都会粉身碎骨。"
"所以你是在威胁我?"
"我在保护你!"他突然提高音量,引来周围人侧目,又迅速压低,"你以为宋亚轩为什么能突然获得解约让步?因为梁家怕了!他们愿意用这个交换你们的沉默。"
"柯子墨,"我直视他的眼睛,"你到底站在哪一边?为什么对梁氏的事这么清楚?"
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这行做久了,自然有些消息渠道。我关心的只是你的安全和发展。"
"不,你在乎的不只这些。"我突然明白了,"你喜欢我,不是吗?"
柯子墨没有立即否认,只是慢慢啜饮红茶,阳光在他的镜片上反射,遮住了眼神。"你是个特别的女孩,简安。聪明、勇敢、有原则...但有些原则在现实面前需要变通。"他放下杯子,"签了合同,你和宋亚轩都能得到想要的。否则..."
"否则什么?"
"否则你可能要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事业,还是爱情。"
我站起身,将电脑塞进背包:"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不接受威胁。"
"简安,"他在我转身时叫住我,"宋亚轩收到警告了吗?关于你记者生涯可能'意外终结'的事?"
我僵在原地,血液仿佛凝固。宋亚轩没提过任何警告...
"看来没有。"柯子墨轻声说,"问问他吧。然后好好考虑我的提议。"
回到医院时,宋亚轩正在阳台打电话,表情严肃。看到我,他匆匆结束通话:"小杨说公司突然要开紧急董事会,讨论我的解约事宜。"
"这么快?"我放下背包,"柯子墨刚找过我。他带来了BBC的合同,条件是放弃调查梁氏。"
宋亚轩的眉头皱得更紧:"果然有关联。"他拿起手机,"看看这个。一小时前收到的。"
屏幕上是一条匿名短信:「宋先生,适可而止。继续追查将导致简安记者生涯意外终结。想想叙利亚有多危险。」
我的手不自觉地发抖:"他们怎么敢..."
"简安,"宋亚轩握住我的手,"我们得面对现实。梁家的势力比想象的更庞大。也许...也许暂时退一步..."
"你让我放弃?"我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那些武器可能杀害无辜的人!"
"我当然不想放弃!"他声音提高,"但你的安全更重要!如果坚持调查意味着你会有危险,我..."他的声音哽住了。
我沉默地走到窗前。宋亚轩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就这样向威胁低头?让那些证据永远埋没?这与我所信仰的新闻理念背道而驰...
"还有一件事。"宋亚轩打破沉默,"陈董事失联了。小杨说他昨天被突然调去海外分公司,交接全部工作。"
"灭口?"
"更像是隔离。"他苦笑,"梁家在清理障碍。"
夜幕降临,医院渐渐安静下来。宋亚轩的伤需要再观察一晚,明天才能出院。我们决定后天飞回伦敦,各自处理眼前的烂摊子——他的解约谈判,我的BBC合同抉择。
夜深人静时,宋亚轩睡着了,我却在陪护床上辗转难眠。轻手轻脚地来到阳台,伊斯坦布尔的夜景尽收眼底——清真寺的尖塔在灯光中巍峨耸立,海峡上的游船如流动的星辰。
手机震动,是保罗发来的消息:「简,关于那些照片,BBC高层下令封存。但我在法兰克福有个朋友在路透社...如果你想要第二选择。」
我盯着这条消息,心跳加速。路透社...国际顶尖媒体,如果他们将梁氏的丑闻曝光...
"睡不着?"宋亚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披着病号服,受伤的手臂吊在胸前,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脆弱。
"抱歉吵醒你了。"我帮他拉了把椅子坐下。
"在想什么?"他看向我的手机,我下意识地锁屏,但这个动作没能逃过他的眼睛。"有新进展?"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保罗的消息给他看了。宋亚轩读完,长时间沉默。
"你想这么做,是吗?"最终他轻声问,"通过路透社曝光。"
"我不知道。"我诚实地说,"这可能是唯一让真相大白的机会,但风险..."
"简安,"他转向我,月光在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如果选择曝光,我们一起面对后果。如果选择沉默...我也理解。"
"但解约怎么办?你的音乐事业..."
"音乐在哪里都能做。"他微笑,"但你的新闻理想...只有少数平台能提供那样的舞台。"
我眼眶发热,握住他的手:"为什么你可以这么...成熟?之前我们还为卡塔尔的事争吵..."
"因为我在废墟里想明白了一件事。"他轻声说,"爱不是占有,而是尊重。我爱你独立坚强的样子,怎么能要求你为我改变?"
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心。是啊,我们相爱不正是因为对方是那个勇敢追梦的人吗?如果为了在一起而放弃梦想,那还是我们吗?
"亚轩,"我深吸一口气,"我有个想法...可能很疯狂。"
"说说看。"
"我们把证据交给路透社,但不公开是我们提供的。你继续解约谈判,假装不知情。我去签BBC合同,但暗中协助调查。"
"双重身份?"他挑眉,"风险很大。如果被发现..."
"但这是唯一能两全的办法。"我急切地说,"真相能曝光,你的解约和我的工作也能保住。"
宋亚轩沉思良久,月光下他的侧脸如雕塑般轮廓分明。"好。"最终他说,"但有个条件——一旦有任何危险迹象,立刻停止。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成交。"我紧紧抱住他,感受着他的心跳。
第二天清晨,我们开始分头行动。宋亚轩联系了小杨,安排解约谈判的细节;我则回复保罗,同意将材料转交给他在路透社的朋友,但要求完全匿名。
中午时分,一位护士送来一个包裹,说是前台的快递。拆开后,我和宋亚轩都愣住了——里面是两张明天飞伦敦的商务舱机票,以及一张字条:「考虑好了吗?——K」
"柯子墨。"我咬牙,"他在监视我们?"
宋亚轩检查了机票:"不是监视,是拉拢。他想要你签那份合同。"
"我不会签的...至少不会按他的条件签。"
"聪明。"宋亚轩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假装接受,争取时间。"
这个计划很大胆,但确实可行。我拿出手机,给柯子墨发了条消息:「谢谢机票。我需要回伦敦看合同细则再做决定。」
回复几乎是即时的:「明智的选择。期待你的加入。」
放下手机,我看向宋亚轩:"你觉得柯子墨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对梁氏的事这么了解?"
"不确定。"宋亚轩摇头,"但有一点很明确——他不是单纯想帮你。那种合同条款...更像是为梁家做事。"
"BBC怎么会允许这种—"
"除非高层也有人被梁家收买或控制。"宋亚轩接上我的思路,"简安,这潭水比我们想的更深。一定要小心。"
当天下午,宋亚轩办理了出院手续。我们决定在伊斯坦布尔多留一晚,远离纷扰,享受暴风雨前的宁静。
傍晚时分,我们漫步在加拉塔大桥上,看着夕阳将海峡染成金色。宋亚轩突然在一个卖烤栗子的小摊前停下。
"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吗?"他买了两包栗子,递给我一包,"伦敦圣诞市集,也是这样的烤栗子。"
我接过栗子,指尖感受到温暖的触感:"那时你还戴着假发和眼镜,像个笨拙的游客。"
"而现在,"他指了指自己脸上的淤青和手臂的石膏,"像个刚从战场回来的伤兵。"
我们相视而笑,在异国的夕阳下分享着简单的快乐。这一刻,没有梁家的威胁,没有职业的抉择,只有两颗彼此贴近的心。
"无论发生什么,"宋亚轩轻声说,"记住这一刻。记住我们为什么开始。"
"我会的。"我握紧他的手,"为了更多这样的时刻。"
回到小旅馆后,我们相拥而眠,像两只在风暴中互相取暖的小动物。明天将回到现实世界,面对各自的挑战和抉择。但此刻,在这座横跨欧亚的城市,在这间简陋的旅馆房间里,我们找到了暂时的避风港。
深夜,我被宋亚轩的梦呓惊醒。月光中,他眉头紧锁,受伤的手臂无意识地抽动。我轻轻抚摸他的额头,直到他平静下来。
窗外,伊斯坦布尔的灯火依然明亮,海峡上的船只缓缓穿行。这座见证过无数帝国兴衰的城市,此刻也见证着两个普通人的爱情与挣扎——在真相与安全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爱情与自我之间,寻找那微妙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