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函瑞陛下,该起了。
张函瑞睁开眼,发现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这么多年来,张桂源依旧保持着寅时起身的习惯,无论前夜忙到多晚。
窗外天色尚暗,中秋的月亮仍挂在天边,像一枚温润的玉盘。张函瑞披衣起身,走到窗前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四十岁的年纪,眼角已有了细纹,蓝风铃信引却比年轻时更加醇厚绵长,少了锋芒,多了沉淀。
碧柳娘娘。
碧柳轻声走进来。
碧柳太子殿下和二殿下已在殿外候着了。
张函瑞微微一笑。每年中秋,全家人都要一起去城楼赏月,这是张桂源定下的规矩。
张函瑞让他们进来吧。
门开了,两个挺拔的身影一前一后走入。十九岁的张明烨一袭月白锦袍,气度沉稳,已有储君威仪;十五岁的张明霁则穿着靛青骑装,眉眼间尽是不羁,活脱脱当年西北小将军的影子。
张明烨父后。
张明霁父后。
两人齐声行礼。
张函瑞打量着儿子们,眼中满是骄傲。烨儿完全继承了张桂源的轮廓,却有着他的眼睛;霁儿相貌更像他,性格却融合了父母的坚毅与灵动。
张函瑞父皇呢?
张明烨在批阅奏折。
小烨儿无奈道。
张明烨儿臣劝过了,父皇说看完最后一份就来。
张函瑞摇头轻笑。
张函瑞这老头子...
转头对碧柳道。
张函瑞去请陛下,就说本宫和皇子们等着呢。
不一会儿,张桂源大步走入。四十二岁的帝王威严更甚当年,檀木信引浑厚如山,唯有在看到妻儿时,眼中才会流露出温柔。
张桂源走吧。
他自然地牵起张函瑞的手。
张桂源今年我们去摘星楼。
摘星楼是皇宫最高处,可俯瞰整个京城。登楼时,小霁儿像小时候一样蹦跳着上前,却被兄长拽住衣袖。
张明烨有点储君弟弟的样子。
小烨儿低声道。
小霁儿撇撇嘴,却还是乖乖放慢了脚步。张函瑞与张桂源相视一笑——这两个孩子的性格,还真是天差地别。
楼台上早已备好茶点。一轮明月高悬,洒下清辉万里。京城灯火如星,街道上人潮涌动,中秋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
张桂源真快啊...
张桂源突然感叹。。
张桂源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
张函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正看到皇宫一角新建的坤泽武堂——那是以他的名义扩建的,如今已培养出数百名坤泽将领。
张桂源记得第一次见你,你穿着一身红嫁衣,珍珠帘都遮不住那股倔强劲。
小烨儿好奇地问。
张明烨父后当时是什么样子?
张桂源美极了。
张桂源不假思索地说,惹得张函瑞耳根微红。
张桂源也凶极了,一副随时要拔剑砍人的架势。
小霁儿哈哈大笑。
张明霁父后现在也这样!上月儿臣练剑偷懒,父后差点用剑鞘抽我!
张函瑞那是因为你...
张函瑞话到一半,突然捂住胸口轻咳起来。
张桂源怎么了?张桂源立刻紧张地扶住他。
张函瑞没事。
张函瑞摆摆手。
张函瑞夜露重,有点凉。
张桂源不由分说地解下自己的披风给他系上,又命人取来热茶。两个儿子识趣地退到一旁,把空间留给他们。
张桂源真的没事?
张桂源低声问,手指轻轻抚过张函瑞的鬓角——那里已有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白发。
张函瑞真的。
张函瑞握住他的手。
张函瑞陛下别担心。
张桂源凝视着他,突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
张桂源朕有东西给你。
锦盒打开,里面竟是他们当年的合婚庚帖。泛黄的纸页上,"政治联姻"四个字依然清晰,只是旁边多了一行新墨写的小字:此生挚爱。
张函瑞呼吸一滞。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从互相猜忌到生死相托,从政治联姻到情深似海,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尽在其中。
张函瑞陛下...
张桂源朕欠你一个真正的洞房花烛。
张桂源轻声道。
张桂源这些年,委屈你了。
张函瑞摇头,眼中泛起水光。
张函瑞臣妾从未觉得委屈。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无需多言。小烨儿与小霁儿在远处看着,不约而同地别开眼——父父之间的情意,浓得让人不好意思直视。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