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韧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他慢慢走进房间,鸡汤的香气突然变得索然无味。弯腰拾起毯子时,他的指尖触到了一个柔软的物体——是那个青色的蒲团,被放在毯子下面。
罗韧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拿起蒲团,发现下面压着一张字条,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写着:"明日午时再来。"落款处画着一朵小小的莲花。
罗韧将字条小心地折好放进胸前的口袋,把蒲团放在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
他端起已经凉了的鸡汤,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弧度。
"明天见。"他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
第二天,罗韧的手机屏幕亮起。
他斟酌许久,终于发出那条编辑了三次的信息:"今天可以直接瞬移过来,不用走路浪费时间。"
消息显示已读没多久,房间里的空气便泛起涟漪。
连琏的身影如水墨般出现在屋内。
"早。"罗韧眼中漾起笑意,将那个青色蒲团递过去,"昨天都没吃饭,今天要不留下吃个饭..."
"连阿妈在等我回去吃饭。"连琏接过蒲团,摇了摇头。
罗韧的手在空中顿了顿,最终落下来:"好吧。"
他转身去调试窗帘的高度,借机掩饰眼中的失落。
此时的连家小院里,连母正守着砂锅熬汤。
自那日见过连姝后,她总在夜深人静时拭泪。
连琏看在眼里,于是某日清晨突然将一筐新鲜的肉菜放在她旁边:"连阿妈,今天做您拿手的荠菜馄饨吧?可以多包些,给连姝送去。"
“可以吗?”她小心翼翼。
“当然。现在的独居年轻人,平时不下厨的,都是吃外卖,而外卖吃多了对身体非常不健康。”
连母眼眶又红了:"那孩子...一个人肯定总吃外卖..."
"外卖哪有阿妈做的暖心。"连琏轻轻整理着连母的衣襟,"您不知道,现在城里人都羡慕家里有人做饭的。"
一番忽悠后,从此连琏家的厨房再没冷过。
每天清晨,她都要挎着竹篮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
给连姝准备的食盒总也是很用心的,有时是荷叶包裹的粉蒸肉,有时是文火慢炖的菌菇汤,食盒夹层还总藏着几块手制的桂花糕。
连姝的古董店冷清得很,每次连母来,她都故意背对着擦柜台,可等脚步声远去,那食盒总是最先被打开。
昨天连琏暗中去看时,发现空食盒已经整齐地摞了七个在柜台下,被她通通带回去了。
"等过段时间吧。"连琏望向窗外的时候在想。
等母女俩再亲近些,就让连母白日去连姝店里帮忙。
连姝的古董生意本就清淡,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种。
不如让连母在橱窗边支个手作摊子。
再做一些绣着山花的香囊、编着吉祥结的流苏,卖不卖得出都不要紧。
重要的是让连母看着街上来往的行人,听着此起彼伏的市声,重新找回被需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