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茫然地环顾四周,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滑落,嘴里不住地念叨着:“这是哪儿啊...我要回家...”
吴所畏松开妈妈的手,小跑着上前蹲在老人面前:“老爷爷,您为什么哭呀?”
老人抬起泪眼,像个迷路的孩子般无助:“我...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秦宁见状连忙上前,细心地发现老人脖子上挂着一条细细的银链,还坠着个小巧的金属牌。
牌子上清晰地刻着一串电话号码和“老年痴呆症患者,如遇走失请拨打”的字样。
电话拨通不到二十分钟,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就火急火燎地赶来了。
他看到老人安然无恙,激动得眼眶泛红:“爸!您可吓死我了!”
原来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次是趁保姆不注意溜出的家门。
得知是秦宁母子相助,男子千恩万谢。
闲聊中听闻秦宁想在市里开店谋生,他当即拍板:“我一中附小对面正好有个铺面空着,您要是不嫌弃,就租给您吧!”
就这样,秦宁以远低于市场价的租金签下了这间黄金地段的铺面。
虽然需要一次性付清一年的租金,但比起周边的店铺,已经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每天,秦宁都会系上围裙,拿着抹布仔细擦拭店里的每一寸角落。
吴所畏也有样学样,举着比他还要高的扫把,像只勤劳的小蜜蜂般在妈妈身边转来转去。
虽然扫得不够干净,但那股认真劲儿让秦宁心里暖暖的。
去市场采买厨具时,小家伙更是兴致勃勃。
他会踮起脚尖,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指轻叩铁锅,煞有介事地评判:“这个声音闷闷的,不好!”
遇到心仪的碗碟,还会小心翼翼地用袖子擦去上面的浮灰,举到阳光下仔细端详。
这时候秦宁就会蹲下身,耐心地教他辨认材质:“你看,这个砂锅的釉面要均匀,不能有气泡...这把菜刀的刀背要厚实...”
吴所畏听得入神,大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把妈妈的每句话都刻进心里。
夜幕降临,母子俩就着临时搭建的小灶台煮面吃。
暖黄的灯光下,吴所畏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兴奋地规划着:“妈妈,等咱们店开张了,我要负责擦桌子!还要帮客人打包!”
秦宁笑着:“行啊,那以后你就是咱们店的小小服务员了。”
…
经过一周的准备,秦宁的“秦记饭馆”终于在这天上午正式开张了。
崭新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底金字的“秦记”二字格外醒目。
店门口整齐地摆放着房东送来的两排花篮。
这位房东确实厚道,不仅租金优惠,开业这天还特意派人送来了贺礼。
“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起。
吴所畏捂着耳朵,又惊又喜地躲在妈妈身后,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可惜这条商业街上新店开张已是司空见惯。
加上正值酷暑,除了几个路过的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外,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