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起长大,一起分享着童年的所有秘密。谷雨会把新学会的芦笙曲子吹给周霆钧听,周霆钧会把自己用边角料打磨出来的小玩意儿送给谷雨。他们的童年,像那座老木桥一样,虽然有些摇晃,但紧密地连接着彼此。
谷雨的阿爷说,芦笙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魂。周霆钧的爹说,铁器是他们的骨,是他们的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继承衣钵,将手艺传承下去。
谷雨听着阿爷的话,觉得芦笙里藏着整个寨子的故事,她想把这些故事吹给更多人听。周霆钧听着爹的话,觉得铁器里蕴含着生活的力量,他想用双手打造出更坚固更有用的东西。
他们的未来,仿佛在那座老木桥上延伸开来,一端连着寨子,一端连着镇子,也连接着他们的命运。那份长辈们定下的“娃娃亲”,像是一道无形的线,牵引着他们,也束缚着他们。
谷雨觉得这份约定很自然,很美好,就像芦笙和铁器一样,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周霆钧也觉得这份约定没什么不好,他习惯了身边有谷雨,就像习惯了打铁时飞溅的火星。
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那座老木桥会变得遥远,那份约定会变得沉重。
【3】
变故发生在周霆钧考上大学之后。
周霆钧考上了Z市最好的艺术学院,学习西洋乐器。这个消息传回镇上和寨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镇上的铁匠铺第一次出了个大学生,寨子里的姑娘第一次有了去大城市读书的“未婚夫”。
周霆钧走的那天,谷雨抱着芦笙,站在木桥上送他。河水缓缓流淌,像是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去了外面,好好读书,别忘了家里。”谷雨轻声说道。
周霆钧点了点头,看着谷雨怀里的芦笙,眼神有些复杂。
“等我毕业了,一定回来。”他承诺道。
谷雨笑了,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我在家等你,等你带着外面的世界回来。”
然而,外面的世界很快改变了周霆钧。Z市的大学,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音乐,让周霆钧眼花缭乱。他接触到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那些声音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发现,原来音乐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原来他可以用更多的乐器来诉说情感。
他开始觉得,芦笙的声音太过单调,寨子的生活太过闭塞。他开始觉得,谷雨对芦笙的执着,对寨子的坚守,是一种固执,一种落后。
每次和谷雨通电话,他总是匆匆挂断,说自己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谷雨在电话里小心翼翼地问他过得好不好,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总是敷衍了事。
谷雨也尝试给他寄过一些家里的土特产,还有她亲手做的苗绣小物件,他收到了,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谢谢”,甚至没有多问一句。
周霆钧开始觉得,谷雨和他的世界越来越远了。她在寨子里,守着她的芦笙,守着她的传统,而他在城市里,学习着新的知识,接触着新的事物。他们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两个全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