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溪站在黑暗中,望着灯光下的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她静静地转身离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回到宿舍,她拿起手机,删掉了给秦墨发的信息,转而拨通了陆晓阳的电话:"晓阳,你能陪我聊聊吗?"
【6】
接下来的日子,裴小溪很少再主动联系秦墨。她全身心投入学业和民乐社的活动中,同时与陆晓阳的友谊也日渐深厚。
陆晓阳不仅是个优秀的摄影师,还是个体贴的朋友。他了解裴小溪的处境,知道她家里的困难,总是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鼓励。
"我家在南方有个小镇,"陆晓阳有一次告诉裴小溪,"那里有很多保存好的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等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或许对你家的戏楼经营会有些启发。"
裴小溪感激地点头。在陆晓阳身上,她找到了一种被理解的感觉,这是秦墨如今不再给予的。
而秦墨,似乎也在有意避开裴小溪。他和林诗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校园里时常能看到他们一起出现在各种音乐活动中。
一个周末,陆晓阳兴冲冲地找到裴小溪:"小溪,有个好消息!学校允许我们做一个关于消失中的传统艺术的专题报道,我想以你家的戏楼为例,你愿意配合吗?"
裴小溪犹豫了:"我家的情况...不太好..."
"正因如此,"陆晓阳诚恳地说,"这个报道也许能引起更多人对传统戏曲的关注,对你家的戏楼也是一种宣传。"
裴小溪思考片刻,点头同意了。
于是,下一个假期,陆晓阳跟随裴小溪回到了老家。当他看到那座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古朴风韵的戏楼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这太珍贵了,"他由衷赞叹,"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是活着的历史啊!"
裴小溪带他参观戏楼,介绍家族的历史和戏曲传承。陆晓阳认真地拍照记录,对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好奇。
"这是我爷爷的戏服,"裴小溪指着展示柜中一套华丽的服饰,"他是有名的老生,在周围几个县都很有名气。"
"现在还有人来看戏吗?"陆晓阳问。
裴小溪摇摇头:"很少了,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几乎不感兴趣。"
"那真是太可惜了,"陆晓阳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拍一系列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照片,让年轻人看到戏曲的另一面。"
陆晓阳的热情感染了裴小溪,两人开始策划这个小项目。他们把戏曲元素与现代场景结合,拍摄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照片。
在陆晓阳的鼓励下,裴小溪甚至尝试将传统戏曲曲调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了几首新曲子。
"看,传统并非一成不变,"陆晓阳看着电脑上的成果,兴奋地说,"它可以在保持本质的同时,以新的方式呈现。"
裴父看到他们的作品时,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