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初,绿野镇镇长亲自来到星缘事务所,邀请他们策划即将到来的仲夏文化节开幕式表演。
"往年都是学校孩子们表演些传统节目,今年我们想搞点新花样。"
镇长摸着胡子说,"听说你们这群年轻人很有创意。"
池星缘有些受宠若惊:"这是我们的荣幸。您对表演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又要让年轻人喜欢。"镇长笑着说,"预算不多,但可以动用镇上的资源。"
送走镇长后,事务所立刻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
"我们可以做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舞台剧!"
蒲熠星兴奋地提议,眼睛闪闪发亮,"比如穿越题材,让现代人回到古代小镇。"
齐思钧温和地补充:"音乐也很重要。可以重新编曲一些民谣,加入现代元素。"
"需要设计舞台和服装。"曹恩齐拿出素描本,已经开始画草图,"我认识艺术学院的朋友,可以请他们帮忙。"
黄子跳起来:"我要负责搞笑部分!可以加一段脱口秀或者滑稽戏!"
郭文韬冷静地分析:"先确定主题和主线剧情,再分配任务。时间只有三周,需要严格的时间管理。"
何运晨翻着笔记本:"还要考虑法律问题,特别是使用传统音乐和故事时的版权问题。"
唐九洲推了推眼镜:"我可以做数据调研,了解镇上居民最喜欢什么类型的表演。"
池星缘看着热情高涨的团队,拍拍手:"好,那我们就这么定了。阿蒲和文韬负责剧本;小齐和黄子负责音乐;恩齐负责舞台设计;运晨处理法律事务;九洲做调研;我负责总体协调和与镇政府的沟通。"
——
接下来的日子,事务所变成了一个创意工坊。
墙上贴满了设计图和进度表,角落里堆放着道具材料,办公室里不时传出黄子试音的歌声或大家的笑声。
然而,困难也随之而来。
在第一次彩排时,问题暴露无遗。
"灯光切换太慢了!"蒲熠星在台下喊道。
"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配合还不够和谐。"齐思钧皱眉道。
黄子沮丧地走下台:"我的脱口秀段子好像不太好笑..."
更糟的是,镇长带着几位镇上的老人来观摩后,委婉地表示:"创意很好,但...是不是太现代了?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传统文化的影子。"
那晚,池星缘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盯着杂乱的设计图发呆。
门突然被推开,黄子探头进来。
"还没走啊?"他拿着一袋烧烤和两瓶汽水,"吃点东西吧,脑力劳动最耗能了。"
池星缘勉强笑了笑:"谢谢。我只是在想,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光想着创新,忽略了镇上的传统。"
黄子啃着烤串,若有所思:"其实吧,传统和创新不一定要对立。"他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想法!"
他三两口吃完烤串,跑到白板前画起来:"我们可以用现代方式讲述传统故事!比如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成音乐剧,但用流行乐和说唱来表现!"
池星缘眼前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小齐擅长民乐改编,你可以负责说唱部分..."
第二天,团队重新调整了方案。
齐思钧将传统民谣《茉莉花》改编成了R&B风格;黄子创作了一段关于七夕传说的幽默说唱;曹恩齐设计的舞台背景融合了水墨画和现代插画风格;蒲熠星和郭文韬重写了剧本,让古今元素自然交融。
文化节当天,镇中心广场人头攒动。
当星缘事务所的表演开始时,观众们的反应从好奇到惊喜,最后变成了热烈的掌声。
黄子的说唱引爆了全场笑声;齐思钧的古筝独奏让人屏息凝神;最后的全体合唱更是让不少老人跟着哼唱起来。
表演结束后,镇长激动地握住池星缘的手:"太精彩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既尊重传统,又充满活力!"
回办公室的路上,大家虽然疲惫但满脸兴奋。
黄子勾着唐九洲和蒲熠星的肩膀,大声唱着刚才表演的歌曲;齐思钧和曹恩齐讨论着音乐改编的细节;郭文韬和何运晨走在后面,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笑容;池星缘看着这群伙伴,心里满是骄傲。
"我们成功了!"黄子突然转身,对着大家喊道,"星缘事务所最棒!"
"最棒!"其他人齐声回应,笑声回荡在夏夜的星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