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资产重组,已经再次勾起并放大了团队间、管理层和员工、派系之间的矛盾。那个被张总短暂遮蔽的真实又复杂的瑞和集团,可能要再次回归了。张总人设失灵,也意味着,就算他能继续担任董事长,也没法再用过去的手段去平息或掩盖这些矛盾。
1. 刘志明之死
二零二零年九月十日下午三点,深圳市,瑞和大厦。温和的刘志明,像往常一样,主持公开季度战略会。不过这一次,从来守时的他,迟到了整整十五分钟,且眉头紧锁。与会人员很快将会议室坐满。有人想靠近他寻求项目支持,有人则低头翻看准备的材料。
突然,会议室门被猛然推开,伴随着一声怒喝,刘志明身着的白色衬衫被鲜血染红,倒在了讲台上。在场人员最初被惊吓散开,但很快又如同退潮后的海水聚拢过来。哭声、呼救声、询问声四起,恐惧、茫然、震惊和愤怒蔓延了整个会议室。
刘志明倒下之前,嘴里念叨着"和谐共赢",身体朝向凶手的方向。凶手是一名叫徐铭的中层主管。他假装成普通参会者,先恭敬地点头示意,尔后猛然冲到前排,拿出事先藏好的水果刀刺向刘志明胸口。
徐铭是技术研发部的负责人,曾参与刘志明领导的"共创未来计划",早年对刘志明无比敬佩,为此还拒绝过外企高薪挖角。但随着公司内部技术派和营销派矛盾加剧,他逐渐走向极端。
两天后,刘志明的葬礼上,瑞和集团的两大派系已经明显分开站立。由张明远带领的营销派系站在右侧,神情肃穆;由林志强带领的技术派系站在左侧,眼含泪水。这位创始人曾是瑞和集团所有人的精神支柱,但他的离去却没能让分裂的团队重新团结,反而加深了裂痕。
刘志明死前的三个月,公司内部就已暗流汹涌。作为瑞和集团的灵魂人物,他提出了一项激进的战略调整:放弃原有的技术优势项目,全力发展新兴市场业务。这让占公司近半员工的研发团队感到前途未卜。当时的徐铭曾向刘志明写过一封长达十页的反对意见书,但最终石沉大海。
在集团高管的闭门会议上,刘志明面对质疑时坚持己见:"市场就是硬道理,再好的技术没有市场也是空谈。"这句话被技术派视为对十年研发成果的彻底否定。而营销派则表示全力支持,认为这是公司突破瓶颈的唯一出路。
徐铭在审讯中交代,他杀人的直接导火索是得知刘志明签署了裁撤核心研发团队的内部文件。"我们付出了十年心血,换来的却是一纸解雇令。"他在狱中写道,"我只是想让他明白,技术人员也有尊严。"
刘志明的死震惊了整个科技圈。他被称为"最懂技术的商人",曾经是技术派与营销派之间的美调和者。然而最终,他却死于这种调和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