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旧拾余温
本书标签: 现代  双女主 

第一章

旧拾余温

九月的风总裹着黏腻的热意,直到傍晚才会漫进一丝桂花香,轻轻掀动出版社新书分享会现场悬着的米白色纱帘。许映桑蹲在展台前,指尖刚触到最下层那本深棕色封皮的诗集时,指腹先感受到了磨毛纸特有的粗糙质感——像高中时谢景莘总揣在口袋里的那本笔记本,翻得久了,边角都软成了云朵的形状。

她指尖顿了顿,正要把这本《晚秋诗抄》往高处挪挪,身后忽然传来轻敲玻璃展柜的声响。“笃、笃”两声,轻得像笔尖落在信纸上,却精准地撞在许映桑耳尖,让她想起十七岁那个晚自习,谢景莘也是这样敲她的课桌,递来一张画着小太阳的便利贴,说“别困啦,下节课考默写”。

许映桑的后背瞬间绷紧,连呼吸都慢了半拍。她没敢立刻回头,只听见身后的人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裹着晚风里的桂香飘过来,软得像浸了温水:“请问,这本诗集的扉页,是不是写着‘赠景莘’?”

这五个字像一把小锤子,轻轻敲开了许映桑心里封了七年的盒子。她猛地回头时,视线先落在对方的发尾——深棕色的卷发梢沾着两片细小的桂花,大概是从外面进来时蹭到的。再往上,是熟悉的眉眼:眉峰不算锋利,眼尾微微上挑,笑起来时右眼角会陷出一个小小的梨涡,和高中时一模一样。

是谢景莘。

七年没见,她好像没怎么变,又好像哪里不一样了。以前总穿校服衬衫,袖口永远卷到小臂,现在穿了件米白色的针织衫,领口别着一支银色钢笔,笔帽上的划痕许映桑记得清楚——那是高三那年运动会,谢景莘为了帮她捡掉在跑道上的笔记本,钢笔摔在煤渣地上磕出来的印子。

“映桑?”谢景莘见她盯着自己的钢笔发愣,又轻轻喊了她一声,指尖捏着笔帽转了半圈,“真的是你啊,我刚才看背影就觉得像,又怕认错。”

许映桑这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喉咙却有点发紧,只能攥着那本《晚秋诗抄》点点头:“是我……你怎么会在这里?”话刚说出口她就后悔了——这是出版社的分享会,谢景莘手里还拿着本崭新的《晚秋诗抄》,封面上印着作者名“谢景莘”。

谢景莘大概是看出了她的窘迫,弯了弯眼睛,把手里的书翻开。当那片压得平平整整的银杏叶从书页间滑出来时,许映桑的指尖瞬间凉了。那是片浅黄的银杏叶,边缘有点卷,叶脉却还清晰——是她高二那年秋天,在学校银杏树下捡的。当时她偷偷夹进谢景莘的语文书里,想写张纸条一起放进去,却犹豫了半天只写了个“秋”字,最后还是把纸条揉了,只留下叶子在书里。

“你还留着这个?”许映桑的声音有点发颤,指腹轻轻碰了碰那片叶子,像是怕一碰就碎了。

谢景莘把叶子小心地夹回去,指尖蹭过书页上的字迹:“捡到的时候就知道是你放的。你总喜欢捡这种小玩意儿,上次在操场捡了片四叶草,还跟我说能许愿。”她顿了顿,抬眼看向许映桑,眼神软得像化开的糖,“我带着它去了南京读文学系,每次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好像你还在我旁边,催我‘快写啊,别摸鱼’。”

许映桑的眼眶忽然热了。她想起七年前高考结束那天,谢景莘拉着她的手说要一起去南京,可填志愿时,她却因为家里的变故改了城市,连告别都没敢当面说,只托同学转了一支钢笔给谢景莘——就是现在谢景莘别在领口的那支。她以为谢景莘会生气,会把钢笔扔掉,却没想到,对方不仅留着,还带着银杏叶走了那么远的路。

“我……”许映桑张了张嘴,想解释当年的事,却听见主持人在台上喊“谢景莘老师,该您上台分享了”。

谢景莘朝她笑了笑,把那本新诗集放在展台上,又指了指许映桑手里的旧书:“等我下来,再跟你说剩下的话。这本《晚秋诗抄》,你先帮我拿着好不好?”

许映桑点点头,看着谢景莘转身走向舞台。聚光灯落在她身上时,米白色的针织衫泛着柔和的光,她拿起话筒说“大家好,我是谢景莘”,声音比刚才更清亮些,却还是带着当年的温柔。许映桑蹲在展台边,翻开手里的旧诗集,扉页上果然有一行娟秀的字:“赠景莘——秋有银杏,冬有暖阳,我们永远有下一个春天。”

这是她高三毕业时写的,没敢送出去,后来整理旧书时随手夹在了这里,没想到会被出版社当成样书摆上展台,还被谢景莘认了出来。

谢景莘在台上讲诗的时候,总忍不住往展台这边看。许映桑能感觉到她的视线,每次对上时,谢景莘都会偷偷眨下眼睛,像高中时传纸条被老师发现,两人在课桌下偷偷笑的模样。台下的观众大概没注意到这份小默契,只跟着谢景莘的声音轻笑或安静,只有许映桑知道,那些诗里藏着的“晚秋”“银杏”“旧友”,都是写给她的。

分享会结束时已经八点多了,晚风里的桂香更浓了。许映桑帮着同事收拾展台,刚把那本旧诗集放进包里,就看见谢景莘拎着个帆布包走过来,发尾的桂花还没掉,落在肩膀上像颗小小的星星。

“收拾完了吗?”谢景莘站在她身边,帮她把散落的宣传册叠好,“我送你回家吧,刚好顺路。”

许映桑没理由拒绝。她跟着谢景莘走出出版社大门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浅蓝色的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一小束桂花,是刚摘的,还带着水珠。“我刚才路过巷口的桂树,摘了点给你。”谢景莘把花递过来,又指了指自行车,“坐后面吧,我骑得慢。”

许映桑抱着那束桂花坐在后座,鼻尖满是甜香。谢景莘骑车的时候很稳,晚风把她的卷发吹起来,偶尔会蹭到许映桑的手背,软得像羽毛。路过一条种满梧桐树的小路时,许映桑忽然想起高中放学的路——也是这样的树影,也是这样的晚风,谢景莘骑着自行车,她坐在后面,手里拿着刚买的冰淇淋,怕化了,还催谢景莘“再快点”。

“这条路像不像我们学校后面的那条路?”谢景莘的声音从前面传过来,带着点笑意,“我刚才看到的时候,就想起你总在这儿跟我抢最后一根糖葫芦。”

许映桑趴在谢景莘的背上,轻轻“嗯”了一声。她能闻到谢景莘身上的栀子花香皂味,和高中时一模一样——当时谢景莘总说这个味道干净,洗完衣服晾在阳台上,整个宿舍都能闻到。

自行车在许映桑家楼下停住时,桂花香还绕在两人身边。谢景莘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深蓝色的笔记本,递到许映桑面前:“这个给你。”

许映桑接过时,指尖先触到了熟悉的磨毛质感——就是她高中时总见谢景莘揣在口袋里的那本。她翻开扉页,瞬间红了眼:上面画着一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赠映桑”,字迹和当年那张便利贴一模一样。

“我写了七年。”谢景莘站在路灯下,影子被拉得很长,“每次想你的时候,就写点东西进去,有时候是诗,有时候是废话,比如‘今天南京下了雨,想起你怕打雷’,比如‘食堂的糖醋排骨不好吃,不如你妈妈做的’。”

许映桑翻开第二页,果然是一行小字:“2016年9月1日,南京的银杏还没黄,我想映桑了。”再往后翻,每一页都记着细碎的日常,却句句都离不开“映桑”。她翻到最后一页时,看见最新的一行字是今天写的:“2023年9月15日,在出版社见到了映桑,她还留着那本诗集,真好。”

“我还没看完后面的。”谢景莘见她盯着笔记本发呆,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你先拿着,明天……明天我能约你喝咖啡吗?我还有好多话想跟你说。”

许映桑抬起头,看见路灯的光落在谢景莘的眼睛里,像盛着星星。她攥着那本笔记本,又看了看手里的桂花,忽然笑了——七年的时光好像没那么长,那些没说出口的告别,没讲完的心事,都藏在桂香里,藏在笔记本里,藏在重逢的这一刻,等着她们慢慢说。

“好啊。”许映桑点点头,把桂花抱在怀里,“明天上午十点,巷口的那家咖啡馆,我请你。”

谢景莘笑起来,眼角的梨涡又陷了下去:“那我明天早点去等你。”

看着谢景莘骑车离开的背影,许映桑翻开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在那行字下面轻轻画了个小太阳。晚风卷着桂花香吹过来,她知道,这个秋天,不仅有桂花,还有失而复得的旧友,和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七年的喜欢。而明天咖啡馆里的对话,会是她们故事新的开始——关于那些年的遗憾,关于现在的重逢,还有未来的无数个春天。

旧拾余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