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怜惜端妃膝下空虚,多年来无儿无女,又曾为胤禛背锅,便向胤禛提议将温宜交付端妃抚养。
但晚晴却虑及端妃身体欠安,常年抱恙,恐无力抚养温宜,遂举荐敬嫔。
敬嫔同样是侍奉胤禛多年,贤淑温良,早年受年世兰房中欢宜香所累,以致未能诞育子嗣。
胤禛对此深怀歉疚,思虑再三,终允了晚晴的提议,将温宜公主交由敬嫔抚养,并晋封敬嫔为妃。
后宫经历了一场大清洗,仿佛一场突来的秋霜,扫落了枝头不安分的叶子。
剩下的妃嫔们见了这般雷霆手段,一个个都鹌鹑似的,夹紧了尾巴做人,再不敢惹是生非。
晚晴主持六宫事务,凭借着系统辅助的智慧和自身的仁厚,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再没有阴私诡计能掀起风浪,一片难得的宁静祥和。
晚晴的日子也变得格外安逸。每日里除了处理些必要的宫务,便是莳花弄草,或是倚窗看书,享受着腹中胎儿带来的奇妙感受。
数月之后,晚晴平安诞下一对龙凤胎,胤禛大喜过望,为六阿哥取名为“弘旭”,三公主取名为“敏惠”,并有意册封晚晴为后。
博尔济吉特氏为蒙古贵族,历史上曾出过多位皇后。晚晴以其端庄贤淑的品行和诞下皇嗣的功绩,赢得了太后和众大臣的一致认可。
半年后,在一个吉星高照的黄道吉日,晚晴正式册封为皇后,封后大典盛大而庄严。
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太和门广场上,文武百官排列两侧,见证着这一盛大典礼。
随着礼乐声响起,身穿龙袍的胤禛在太和殿宝座上就坐,接受群臣朝拜。随后,身着华丽的皇后朝服的晚晴在宫女的簇拥下,款款步入太和殿。
宣读册宝的礼官声音宏亮而庄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定着晚晴全新的身份。
她按照礼仪缓缓跪下,接受册宝。当她再次站起身,面向百官的那一刻,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涌上心头。
她抬起头,视线与胤禛的目光相触,他朝她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只有她能读懂的笑意。
那笑容像是一道暖流,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紧张。她知道,站在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是她最坚实的依靠。
整个皇宫顿时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这一日,注定将被载入史册。
自此,大清朝又多了一位博尔济吉特皇后。而由她所生的六阿哥便是大清朝的皇太子,未来的储君。
往后的岁月里,大清的后宫仿佛凝固了时光,再无新人入宫,六宫苑落虽在,却多是虚设,帝王的目光只停留在一人身上,将全部宠爱倾注于晚晴。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他们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下,携手走过漫漫岁月,白发悄然爬上两鬓,感情却愈发深厚。
直至皇太子弘旭长大成人,足以担起大清的重任,胤禛便毫不留恋地卸下了肩头重担,将大清江山稳稳地交予新君。
自己则退位成为太上皇,与太上皇后晚晴携手远游,看尽山河,享受天伦之乐,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