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微笑着点点头,声音轻柔,“好,那就希望如稚奴所言,我这一胎,会是一个可爱的小公主。”
“嗯!”李治用力地点头,仿佛只要他心够诚,这个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亭子里,一大一小,一坐一站,有说有笑。夏日的阳光透过亭子的飞檐,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画面温馨而宁静。
然而,这片温馨却像一根无形的针,狠狠刺痛了远处另一双眼睛。
在御花园深处的一片假山后,吴王李恪静静地站着,他将这一幕完完整整地看在眼里。
他看着晚晴脸上那毫无防备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李治那可以肆无忌惮地凑在她身边的身影,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双拳。
指节因为用力而泛起青白,手背上的青筋微微凸起,泄露了他此刻极不平静的内心。
有时候,他真的很羡慕李治。
羡慕他生来就是嫡子,是父皇最宠爱的长孙皇后留下的血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拥有着最尊贵的殊荣,甚至很有可能成为这大唐江山的储君。
可这些,都不是李恪最羡慕的。
他最羡慕的是李治可以这样光明正大地,以一个“弟弟”的身份,亲近晚晴,和她聊天,看她展颜欢笑,甚至能向她撒娇,索求陪伴。
而自己呢?
自己与她年纪相仿,在宫中这个处处都是眼睛和陷阱的地方,这意味着无数的忌讳和流言。
他是成年的皇子,她是父皇的宠妃,他们之间,隔着一道名为伦理纲常的天堑。
他连多看她一眼,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有心人瞧了去,给她带去无妄之灾。所以,他只能像现在这样,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远远地、贪婪地看着她。
如今,听着她即将为人母的消息,他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涩、苦、辣,唯独没有甜。
该为她高兴吗?她即将拥有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这是她幸福的证明。
可为什么心口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疼?因为这个孩子,是她和父皇的。这个孩子,将她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捆绑得更紧,也让她离自己更远。
罢了。
他缓缓地松开了紧握的双拳,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他不断地告诉自己,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资格站在她身边。他的存在,对她而言,只会是危险。
既然如此,就这样远远地看着,也很好。
无论如何,他都会在暗中护她一世周全,不让任何人有机会伤害她和她的孩子。
只要她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笑着,幸福安好,那就足够了。
这一幕,同样又被另一双锐利的眼睛捕捉住了。
太子被废已久,朝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进言,劝陛下尽早立新太子,以稳固民心,维系大唐威名。
过半数的大臣力荐李治,因为他乃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同时也是陛下的嫡子。但也有人觉得李治年岁尚幼,甚至有少数人推举李恪。
在众成年皇子中,李恪的确是最出色的。连李世民自己都曾说过,这个儿子最像他本人,对他欣赏备至。
然而,李恪的隋朝皇室血统被视为政治隐患。若他登基,可能会引发隋朝旧党的复辟阴谋,或动摇李唐的正统根基,加剧统治的动荡。这一点李世民不得不深思熟虑,也是群臣反对的主要原因。
朝堂意见不合,李世民只得表示,一切待贵妃诞下皇儿后再做决断。
(作者说:感谢浅忆_0604358360这位读者为本书开通三个月会员,在此加更两章,此为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