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除夕。
大明宫紫宸殿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金炉里燃着上等的瑞龙脑香,香气混着佳肴的暖意,氤氲在整个殿宇。
殿中乐师奏着《霓裳羽衣曲》,宫娥们长袖善舞,裙裾飞扬,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按品阶分坐两侧,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然而,高踞龙椅之上的唐玄宗李隆基,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浑浊的双眼中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寥落。他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身侧那个空置的、比皇后规制还要华丽的席位。
那里,本该坐着他最宠爱的女人——杨玉环。
自从杨国忠被下狱,杨贵妃便日夜啼哭,形容憔悴。今天这样的合家欢宴,她也托辞身子不爽,把自己关在宫里,不肯露面。
美人不在,再热闹的场面,于他而言也只是索然无味的喧嚣。
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举起酒杯,示意乐声暂歇。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
“今日除夕,朕有一桩喜事要与众卿同享。”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提起的昂扬,“德宁郡主李婼,性情贤淑,品貌出众,今与回纥葛勒可汗结百年之好。待开春冰雪消融,便择吉日起程,远嫁和亲。”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和亲,对于养在深宫的金枝玉叶而言,无异于一种体面的流放。
远离故土,去那风沙漫天、水土不服的苦寒之地,一生一世,再难归返。不少宗室女眷已经露出了同情和惋惜的神色。
可当事人德宁郡主李婼,却全然不是众人想象中的凄楚模样。
她从席间快步走出,走到殿中,利落地行了个大礼,声音清脆如莺:
李婼“孙女谢皇爷爷隆恩!”
抬起头时,她脸上没有半点被迫远嫁的愁云,一双杏眼亮晶晶的,满溢着藏不住的雀跃与幸福。
对她而言,这桩婚事不是牺牲,而是她自己求来的圆满。那个在马场上威风凛凛、救她于危难之中的大英雄,即将成为她的夫君。
什么故土难离,什么塞外风霜,在她眼里,都不及心上人的一分一毫。只要能嫁给他,哪怕是天涯海角,她也甘之如饴。
唐玄宗看着孙女这副真心欢喜的模样,心中也宽慰了些许,脸上终于挤出一丝笑意,李亨也跟着高兴。
恰在此时,太子妃张氏扶着腰,袅袅婷婷地从席间站了起来。她面色红润,眼波流转,朝着唐玄宗盈盈一拜。
张氏“父皇,今日佳节,儿媳也有一桩喜讯,想为父皇与殿下再添一分喜气。”
李亨闻言,关切地望向自己的妻子。
张氏嘴角含着一抹得体的、恰到好处的微笑,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张氏“儿媳……已有月余身孕。”
轰的一声,这消息仿佛比殿外的爆竹还要响亮。
唐玄宗先是一怔,随即那张布满阴霾的脸瞬间笑开了花,仿佛拨云见日,“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