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天,他正在夜市摊贩忙碌,却被城管驱离,三天后在北城某派出所"意外死亡"。
这类事件并不鲜见。在此之前,类似的案例已有数十起,但都如同石沉大海,无人深究背后的真相。
然而这一次不同。
王亮的妻子和几位热心媒体人,尽管屡遭阻碍,仍执着地寻找真相,最终使事件浮出水面。如今,当我们谈论城市治理和小商贩生存权时,不能忘记这些追问:
一个普通夜市摊主,为何会身陷执法漩涡?
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离世的?
真相如何在层层阻挠下被揭示?
普通小贩王亮之死。
王亮之死,谁应当被问责,又为我们今天的基层治理带来了什么改变?
一、无人敢说的真相
2022年深秋,李梅的生活被一连串谎言包围。这些谎言有着不同的说辞,但都与一条人命息息相关。
首先是关于她的丈夫,王亮。10月15日,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北城派出所工作人员,语气平静地告知她:"您丈夫王亮在拘留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怎么死的?
派出所递来的通知单上写着:"自然死亡"。死因:心脏骤停,呼吸衰竭。
为什么会在派出所?
据说是因为"阻碍执法、暴力抗法"被临时羁押。
李梅难以置信。她丈夫只是个小摊贩,每天推着煎饼车在夜市谋生。这个老实本分的男人,怎么会突然"暴力抗法"?怎么会突然心脏骤停?他才三十六岁,从不抽烟喝酒,身体一向健康。
第二种谎言来自她自己。当十岁的儿子小航问起爸爸去哪了,她说:"爸爸出差了,很快就回来。"
当七岁的女儿小雨问为什么妈妈眼睛红红的,她说:"妈妈只是有点感冒。"
李梅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孩子们:他们再也见不到爸爸了。
她独自前往北城派出所,要求了解丈夫死亡的详细经过。接待她的警官面无表情,递给她一份材料,上面写着王亮因抗拒执法被依法拘留,在拘押期间突发疾病,送医不治。
"我要见他最后一面。"李梅哽咽道。
"已经火化了。"警官公事公办地回答。
"火化?没有家属签字怎么能火化?"李梅声音提高了。
"按规定处理的,这是骨灰。"警官推过一个白色骨灰盒,"请签收一下。"
李梅颤抖着接过那个盒子,它出奇地轻,仿佛里面不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而只是一堆无关紧要的灰烬。
"我不信。"她抬起头,眼中噙着泪水,"我要知道真相。"
警官不再理会她,只说案子已经结案,如有异议可以走正规投诉渠道。
二、死者的最后七十二小时
王亮死前的最后三天发生了什么?李梅试图拼凑真相,却遭遇了层层阻碍。
10月12日晚上7点,王亮像往常一样推着煎饼车在夜市摆摊。据同在夜市卖水果的张大姐回忆,那天晚上城管突然来了一次突击检查,没有执照的摊贩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