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的工作室像座微缩城市。林昭掀开防尘布,36个未完成的建筑模型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个都是不同学校的教室,课桌抽屉里藏着她的照片。
最古老的模型是柏林工大图书馆,1:100的她在角落书架前踮脚,指尖即将碰到《天体物理学简史》。那是她大三退学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找到逃逸速度公式的答案了吗?"
周晏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左手缠着新换的绷带,无名指戒痕处贴着创可贴,下面隐约露出墨迹。林昭举起模型里找到的糖纸,背面公式被修改过:
v=√(2GM/R) → v=0
"当R趋向无穷大。"她念出他添的小字,"捕获条件变成……"
"自愿被捕获。"周晏用三角板挑开创可贴,戒痕下是道新鲜纹身——LZ=ZY,墨色还泛着红。
市政厅档案室的霉味呛人。林昭翻到七年前的报纸,《亚洲新锐建筑师周晏放弃柏林项目》配图里,他右手无名指戴着枚素圈戒指。
"左手设计,右手戴戒。"周晏突然抽走报纸,露出他如今空荡荡的右手,"怕画图时磨坏证据。"
他甩出手机照片:同样的戒指躺在柏林公寓信箱里,内圈刻着「第七题正解」。寄件日期是她母亲葬礼第二天。
档案柜阴影里,林昭摸到自己指根的压痕。那年她在殡仪馆收到戒指,以为是母亲遗物,戴了三天才发现内圈有字。
"我验算过所有轨道参数。"周晏的绷带擦过她脸颊,"唯一解是你主动走向我。"
档案室突然断电。黑暗中,他左手准确扣住她手腕——正是当年量伞骨铜丝长度时握过的位置。
暴雨如注的工地天台,周晏展开被雨浸湿的设计图。林昭看清标题时呼吸一滞:《抗抑郁药物研究所·方案B》。
"当年那把伞。"他指向建筑外立面,"我把它做成雨廊了。"
钢结构在闪电中泛着青光,12根主梁恰好是藏青色断伞的伞骨数。第三根铜丝位置镶着块玻璃砖,里面封着他们高二的志愿表碎片。
林昭的指尖碰到玻璃,突然被周晏拉进怀里。他的心跳声震耳欲聋:"你母亲改我保送信那天……"
"我知道。"她打断他,"你在教室后门站了三小时。"
雨幕模糊了远处教堂的钟声。周晏左手无名指的纹身贴着她掌心,体温灼人:"现在可以给我标准答案了吗?"
晨光染亮工作室的玻璃幕墙。林昭翻完最后一本相册——全是她没见过的自己:
在便利店热可可杯套上写公式
在警局监控屏前咬指甲
在医院垃圾桶旁折纸飞机
每张照片角落都标注着经纬度,连起来是道抛物线,终点落在她此刻坐的位置。
周晏的左手突然从背后环过来,掌心里躺着枚素圈戒指。内圈刻着逃逸速度公式的最终解:
「v=0(当R=∞时,自愿被捕获)」
窗外开始下雪。林昭把戒指套进他无名指,金属压住新鲜纹身:"你早就知道我会来。"
周晏举起缠绷带的右手,阳光透过指缝在地上投出「2005.09.01」——他们初遇的日期。
"不。"他低头吻她睫毛,"我只是把余生都设成了捕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