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倒在地的人不是醉仙翁,而是苏尔山。
原来苏尔山要刺醉仙翁时,恰好从窗外飞来一把短剑,短剑是冲醉仙翁来的。
醉仙翁虽说是给苏尔山讲道理,劝他投降,表面上嘻嘻哈哈,可他心如明镜,经过察言观色,知道苏尔山投降并不可靠。所以他时时注意,处处留神。当他见苏尔山给他敬酒,绕到他身后时,他便摇头晃脑,两眼似睁不睁、似闭不闭地偷偷盯着苏尔山。他几十年练就的功夫,可以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忽然,他听见房外有动静,一听风声就知有人打暗器。他飞快地把身子一闪,也是凑巧,这时苏尔山在醉仙翁身后,要用宝剑刺醉仙翁,醉仙翁一闪身,从窗外飞来的短剑,扑哧!正扎在苏尔山的心口上!“哎哟!”苏尔山一撤手,咣当,宝剑落地,扑通!倒在地上。他瞪了瞪眼,抻了抻脖,张了张嘴,伸了伸腿,就再也不动了。
说来也巧,正好应了他的誓言,死于飞剑之下。
大家被这意外之事惊呆了。
这把短剑与白天砍断千斤闸铁链的那把剑一模一样,显然出自一人之手。
醉仙翁刚躲开这一剑,嗖的一声,第二把飞剑又到了。小老头儿一侧身,剑又落空了。醉仙翁冲房外用手一指,喊道:“什么人胆敢暗算你家爷爷!”
其实,这一喊是迷惑对方,那手一指,一支袖箭就发出去了。真是箭无虚发,只听窗外一声惨叫,接着扑通一声,好像有人摔倒了。
醉仙翁神色严峻,对众人道:“看来已走漏风声,事不宜迟,你等快快准备,早点儿动手献关。不要管我!”
冷寒冰急问:“老人家,您到哪儿去?”
“我自有去处。看看到底是谁暗算我!”
醉仙翁说罢一纵身,蹿到屋外。众人也跟了出去,到院内一看,明月当空,四处清冷无人,再找醉仙翁,也无影无踪了。五人只好回屋,商量献关之策。
冷寒冰说:“看来不能再等了。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冯家兄弟带心腹兵将去东门,杀死守门军兵,接秦元帅进城;孙家兄弟速速奔往牢门,搭救樊家婆媳三人;我带人去帅府,找苏海和两个老道,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他们商定完毕,分头行动。
再说醉仙翁方才一袖箭,正打中房外一个老道的左肩头,疼得他一咬牙,惨叫一声,跌倒在地。他咬牙一伸手把袖箭猛地拔了出来,全身都沁出了冷汗。他又挣扎着站了起来,撒开大步,一溜烟跑出都督府。哪知醉仙翁已蹿到房上,他眼明脚快,也急忙追了上去。
这个老道,原来是九峰山的春火道人。苏海请他几次,他都没有下山,可自从三位师兄走后,他却牵肠挂肚,日夜想念。他与三位师兄情同手足,过去互相照应,从不分离。如今虽然看法不一,各自东西,但仍然神驰梦牵。
这一夜,他梦见三位师兄全身披着大红袍,披头散发,浑身是血,冲着他号啕大哭,并大声喊道:“贤弟,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你可要给我们报仇呀!”
他从梦中惊醒后,虽然知道梦是心头想,不足为怪,但仍然心惊肉跳,坐卧不宁。他对三位师兄实在放心不下,才挎好八卦剑,带好平日练就的短剑,离开九峰山去打探军情。他无心参战,主要是想看看三位师兄现在怎么样了。
他打听到苏海已经率兵到了寒江关,便兼程前往。等他来到寒江关时,天色已近黄昏,正值秦英马过吊桥,打死打伤无数西凉兵将,城门也无法关闭之际,他才甩出飞剑,砍断千斤闸的铁链,使秦英无法进关。
他知道两位师兄已经进关,就在城外转悠,也不知怎么这么巧,他在疆场上一眼就看见春风师兄的尸体,不禁心如刀割,抱住尸首大哭起来。他埋怨二位师兄为何不把三师兄的尸体弄回去埋葬,而让他暴尸城外。转念一想:他们也许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顾不得管三师兄了。我可不能看着不管!他背起春风的尸体,找了个僻静之处将它埋下,然后对着坟墓,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说道:“三师兄,请你在九泉之下放心,我豁出性命也要给你报仇雪恨。你英灵不远,助我成功!”
他施展轻功进了城,细一打听,知道三师兄是被一身披半截黄袍的小老头儿害死的,可不知那小老头儿往哪儿去了!他还不想先见二位师兄,打算抓住或杀死那老头儿之后再拜见师兄,觉得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英雄本色。他正想找个地方安身,恰好碰见醉仙翁擒拿苏尔山,并把他押进都督府。他看在眼里,便偷偷跟在后面窥探,听见小老头儿舌剑唇枪说服众人不要杀苏尔山,又见苏尔山对天盟誓,过来给小老头儿斟酒,这才乘机冲老头儿打一飞剑。哪知没打着小老头儿,反把苏尔山打死了。他甩出第二把剑,又没打中,刚要甩第三把,突然见小老头儿往窗外一指,一支袖箭射中他左肩头。他虽然疼痛难忍,但不敢停留,还是挣扎着逃跑。
可是,没想到小老头儿又追上来,他只好拼命地飞跑。
醉仙翁离春火道人不远,一扬手,又发出一支袖箭,正好打中他的后心。春火道人立时倒下,一命呜呼,追他的三师兄去了。
醉仙翁跑到跟前,见春火道人已死,摘下他身上的八卦剑,戴到自己身上。他也不回都督府,蹿房越脊来到帅府,找到春阳、春灵住的房间,正好听见屋内有人说话。
原来,春阳、春灵两位道人虽然回房安歇,但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他们想起师兄弟三人同来,却已有一人不在,而且暴尸荒野,灵魂都不能安宁,将来有何脸面回九峰山去见春火师弟!
二人越想越伤心,不禁落下泪来。春阳道人恶狠狠地骂道:“都是那个该死的小老头儿,有朝一日抓住他,非把他碎尸万段不可!”
话音未落,只听房外一阵大笑:“二位道长,你们不用找我,我自己找上门来了。你们二位快点出来,把我碎尸万段了吧!”
两个道人一听,还真把老头给念叨来啦!二人拉出宝剑,拎过一把椅子,扔了出去,只听房外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说道:“二位道长,放心出来吧!我不会暗算你们。就你们的那点儿本事,我还真没看上眼!要想暗算你们,你二人早就死去多时啦!”
两个道人蹿出房来一看,果然是在两军阵前和他们交过手的那个小老头儿,感到有些发憷。可事到如今,硬着头皮也得上呀,于是挥动宝剑冲小老头儿刺去。
醉仙翁一闪身,说道:“慢来,慢来!你二人先看看这把宝剑是谁的!”说着,亮出一把宝剑。
二人一眼就认出这是三师弟春风死前在两军阵前所使的青光剑。真是见雕鞍想骏马,他俩想起三师弟死的惨状,不由咬牙切齿,举剑又刺。
醉仙翁又一闪身,不慌不忙地说道:“你们先别发这么大的火,再看看这把宝剑是谁的?”说着,收起青光剑,又取出八卦剑。
两个老道一见这剑,只吓得目瞪口呆,魂不附体,要是嗓子眼再大点儿,那颗心非蹦出来不可!这八卦剑乃是四弟的防身之物。他并未下山,这剑怎么落到小老头儿手里了?难道师弟他也身遭不幸?
原来,这师兄弟四人,各有一把宝剑:春阳是七星剑,春灵是青平剑,春风是青光剑,春火是八卦剑。当初曾经说过,剑在人在,剑失人亡。春风人死剑失,现在八卦剑又落在小老头儿手里,肯定春火是凶多吉少了。
春阳道人急不可待地问道:“小老头儿,你这把八卦剑是从谁手中得来的?”
醉仙翁哈哈大笑,说道:“这还用问吗?谁有这剑,我就是从谁手中得来的!”
“难道是从我师弟春火道人手中得来的?”
“对了。实话告诉你们二位,春火道人已经找春风道人作伴去啦!”
“此话当真?”
“嗐,死个小老道还值得跟你撒谎吗?他不该连甩两把短剑暗害我。我躲得快,他并没伤着我;我还他两支袖箭,他却不会躲,只好去见阎王了!”
二人一听,肝肠欲断,心想:原来四弟这样情深义重,他表面不随我们下山,暗中却紧随我们,暗中相助,不想死在这小老头儿之手!今天我们跟你拼了,定要为三弟报仇,为四弟雪恨!想罢,各举宝剑奔醉仙翁劈来。醉仙翁依然嘻嘻哈哈,谈笑风生,说道:“你二人现在改邪归正、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我可以网开一面,给你们一条生路,让你们回山修身养性!”
春阳、春灵根本听不进去这些话,只顾使出全身武艺向醉仙翁猛刺。醉仙翁东闪西躲。后来,惹得他性子发作,喝道:“阳关大道你们不走,愿意走死路,那我也没有办法,就成全你们去见你们的师弟吧!”他说完,双手举起青光、八卦两把宝剑,“我如果用自己的宝剑和你们交手,只怕污了我的宝剑,我还得到东洋大海去涮!还不如用你们师弟这两把剑结果你们二人,省得我以后费事!”
两个道人一听,只气得浑身乱抖。春阳骂道:“该死的老家伙,休要油嘴滑舌,看我等取你的性命!”
二人举剑齐上,双战醉仙翁。只见四把宝剑上下翻飞,如同电闪一般。
醉仙翁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蹿、跳、蹦、跃、闪、展、腾、挪,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两个道人战他一个,也休想占半点儿上风,只好高声喊道:“来人呀,把这个小老头儿给我抓起来!”
帅府的兵将闻讯赶来,将醉仙翁团团围住。醉仙翁又是一阵大笑,说道:“你们倚仗人多势众,这算什么英雄!这儿院庭狭窄,打起来碍手碍脚,还是到外边去交手吧!”
他说完话,纵身一跳,就上了屋脊,再一跳,离开了帅府,无影无踪了。
二位道人一见,忙命人去请苏海,共同去捉拿小老头儿,可左等右等,也不见苏宝童来,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正要亲自去找,忽听城里杀声四起,一片嘈杂喧闹的声音,一个军卒来报:“不好了,冷都督反了!”
两个老道一听,就知苏海那四十军棍打出祸来了。
这时,冷寒冰全身披挂整齐,带着心腹兵将,马上步下,赶来包围帅府。
苏海见势不妙,已经带人押着樊家婆媳逃了。
春阳、春灵知道大势已去,便跨上梅花鹿,溜之乎也。但由于他们心虚胆怯,慌不择路,竟奔东门而来。接近东门时,只听杀声震耳,但见刀枪撞击,二人不由一怔。
原来,冯林、冯茂兄弟二人奉冷寒冰之命,带人来打东门。守城门大将吴克鹏、吴克飞闻报,急忙带领人马挡住冯氏兄弟,问道:“二位将军,率兵到此要干什么?”
冯林大声喊道:“二位老将军,西凉大势已去,我等已降大唐了,你们也一同归顺大唐吧!”
吴氏兄弟一听大怒,吴克鹏骂道:“住口!自古道,吃君禄,报君恩。大王待你们弟兄不薄,为何背叛西凉归降大唐?”
冯林劝道:“老将军,西凉和大唐交战,犹如以卵击石。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唐军已兵临城下,你们还是赶快投降吧!”
吴克鹏说道:“大王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投降!”
冯林、冯茂见吴氏兄弟执意不肯投降,便率领人马冲杀上去。
守城兵将早已点起灯笼火把,双方厮杀起来。
春阳、春灵二人急忙绕到城门处,叫守城的军兵开门。军兵不敢开门,急忙报与吴氏兄弟。吴氏兄弟感到纳闷儿,便命军兵拼力挡住冯氏兄弟,二人回马来到城门处,见二位道人神情紧张,举止张皇,便问:“二位道长意欲何往?”
春阳道人答道:“奉苏元帅令,出城有公干。”
“可有大令?”
“走时匆忙,元帅只是口谕,没有大令。”
“那不行!元帅有令,没有他的大令,任何人也不准出城!”
春阳道人喝道:“你们放也得放,不放也得放!不然,我们可要得罪了!”
“二位道长,非是我们不放,只是军令难违!”
春阳、春灵二位道人见吴氏兄弟不开城门,害怕那小老头儿追来,自己性命难保,便什么也不顾了,突然抽出宝剑,一个冷不防,一人一个,把吴氏兄弟刺死。接着,又威逼守城军兵开门。守城的军兵见二位主将都死了,反抗也没用了,只好乖乖地俯首听命,准备去开城门。
就在这时,冯林、冯茂已杀退吴氏兄弟的军兵,跃马横枪冲杀过来。春阳、春灵来不及出城,只好手执宝剑,来战冯氏兄弟。
冯氏兄弟一见二位道长,骂道:“两个牛鼻子,你们想往哪里逃?”
二位道人刚才受了醉仙翁的窝囊气,无处发泄,现在全撤在冯氏兄弟身上了。他们使出浑身武艺,只八九个照面,就把冯氏兄弟刺于马下。
他们担心那小老头儿突然而至来找麻烦,催动梅花鹿想赶快出城。
突然,有人一声断喝:“妖道往哪里走!”
春阳、春灵不由一激灵,回头一看,见一员大将手握一口大砍刀,催马赶来,后面还跟随不少人马。二人一眼就认出是冷寒冰。
原来,冷寒冰带人包围了帅府,寻找半天,也没看见苏海和春阳、春灵。冷寒冰只好带人直奔东门,正好看见两个道人要跑,便大喊一声,提刀冲上前去。
两位道人见了冷寒冰,春灵叫道:“冷寒冰,你乃西凉都督,生在西凉,长在西凉,竟敢背叛西凉,投降唐朝,我二人岂能饶你!”
冷寒冰骂道:“我这是给你们逼出来的!我忠心耿耿把守此关,并无二心。苏宝童鬼迷心窍,听信谗言,让我白白地吃了四十军棍,几乎性命难保。我再不投唐,迟早也得死在你们手里。这就叫走投无路,不能不反。你们二人口口声声要保西凉,为何也要跑?”
二位道人被问得张口结舌,春灵灵机一动,说道:“我们师弟的冤仇未报,我们怎能一走了事?真是胡说八道!”
春阳对春灵说道:“我来对付这叛贼,你快杀出城门,打开一条路!”
春灵答应,急忙圈鹿转身,见守城的军兵已把城门打开,心中大喜,暗想:“我和师兄可有一条生路了,再也不用愁那小老头儿啦!这叫劈破金笼飞彩凤,砍断金索走蛟龙!”他满心高兴,催鹿往外就跑,刚出城门洞,呜的一声,一锤砸在春灵道人的脑袋上,春灵道人一命归阴。
原来,秦英正埋伏在门外,见春灵道人跑来,一个冷不防,挥锤把春灵打死。
秦英是怎么来的呢?他白天被千斤闸挡在城外,回去安营扎寨,又派人四下打听城内动静。饭后,秦英歇息。他心乱如麻,不能平静。他想:自己一个光杆元帅出京追赶展龙、展虎二贼,虽然没有找着二贼,却马踏五关,打到这寒江关来了。自己多蒙一个不相识的老人家相助,得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真不知应如何感谢他才好!现在樊家婆媳生死未卜,程老国公率领的人马迟迟未见到来,自己该如何是好呢?
他心绪翻腾,难以入睡。突然,探子来报,“启禀元帅,寒江关里杀声震天,火光明亮,不知出了什么事!”
秦英闻报,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心说:也许那老人家已进了城,又和西凉兵将动起手来了,我得到城外去看看。想罢,急忙带兵催马来到东门外。
他来到城外不多时,城门就开了,只见春灵道人催鹿出城,他忙躲在一旁,突然催马蹿上前去,抡锤将春灵道人砸死。
这时,春阳道人已杀退了冷寒冰,骑鹿跑了出来追赶师弟,正好看见师弟被秦英砸死,疼得他差点儿闭过气去,他镇定一下,咬牙切齿骂道:“大胆的秦英,你又砸死我一个师弟,我与你誓不两立!”
他只怕那小老头儿,并不惧怕秦英。再说,秦英连杀他春灵、春风两个师弟,他豁出性命也要为他俩报仇。所以,他憋足一身的劲儿,催鹿摆剑来战秦英。
秦英哈哈大笑,说道:“你不知小爷叫揪头小太岁吗?小爷就是专要你们的命!”
春阳道人怒不可遏,摆剑直刺秦英,秦英举锤相迎。二人战在一处,打得难解难分。春阳道人虽然剑法玄妙,但因经过一夜的折腾,已感到力不从心;加上那小老头儿的身影总在脑中显现,怕他突然到来。心想:我何不使用暗器,趁早结果了秦英,也好脱身逃走!想到这儿,他故意诈败,对秦英说:“我还有事,不奉陪了!”
他败退正要使用暗器,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道:“秦英,闪开了,把这妖道交给我!”
这真是怕谁谁来,春阳道人心里越怕那小老头儿,这个节骨眼儿,那小老头儿就到了。
小老头儿来得太是时候了,若再晚来一步,春阳道人一使暗器,秦英或许就有性命之忧。
春阳道人一看,果真是小老头儿来了,不由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这小老头儿是何许人也,更不知道这小老头儿为何总是帮助秦英!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