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征西英雄传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四十四回 众将合兵二帅拼命 军师决策双方和亲

大唐征西英雄传

苏海手举大刀拼力向秦英劈去,秦英架锤相迎,仓啷一声响,苏海觉得臂膀一麻,再也不敢与秦英的大锤相撞了。按说,他本来就不是秦英的对手,再加上已与罗章、薛丁山、薛景山轮番大战,体力消耗不少,更敌不住秦英了。可是,困兽犹斗,他玩儿命啦!秦英想赢他也不容易。

二人打了三十来个回合,难分胜负。秦英心想:好小子,你会玩儿命,我不会玩儿命呀?我也别客气了,来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常言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如今,这俩人都不要命啦!

苏海挥舞雁翎刀左杀右砍,秦英抡开紫金锤东砸西打,刀碰锤丁当乱响,锤碰刀火星直冒。嚯,两个元帅杀了个天昏地暗哪!

又打了二十几个回合,苏海挥刀斜肩带臂砍向秦英,秦英用左右锤往外一磕,几乎与此同时,一甩右手锤奔苏海前胸打去。

这是秦英的绝招儿,叫撤手锤。他爷爷秦琼拿手的绝招儿是撒手锏。他学他爷爷,练了这招儿撒手锤。秦英自征西以来,还没用过这招儿,今天用到苏海身上了。

苏海怎么也没想到秦英会撒手甩锤,等他发觉大锤飞来的时候,想躲已经来不及了。嘭!锤正砸在他的胸脯子上。“哎呀,不好!”他惨叫一声。那还有他好吗!苏海摔下马去,立时丧命。

跟随苏海的兵将见主帅已死,各自奔逃,谁也不管谁了。

有人把这消息报给西凉王,西凉王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他正要下命令要将士严守三台,并做好撤退准备,苏宝莲眼含泪水走了过来,哭道:“大王,我兄弟为国尽忠了!我与唐军势不两立,请大王即刻下令,杀唐太子、驸马和窦一虎、秦汉,为我兄弟报仇1”-

西凉王安慰道:“爱妃,苏元帅以身殉国,孤王自当金顶御葬,大加怃恤。可是唐军已兵临台下,我们必须设法阻止唐军攻占。惟一可行之法,就是以唐朝太子等做人质,不许唐军上台,如果现在就把他们杀了,唐军一怒之下拼力攻台。到那时,我们就凶多吉少了。”

苏宝莲不好再坚持已见,悻悻地对西凉王说:“大王,我兄弟不能白死,我上升天台去和我师父商量报仇之策。”

她刚走出帅台,她的两个族侄苏龙、苏虎眼泪汪汪迎上前来,说道:“娘娘,我们要为叔叔报仇,杀几个唐将给他祭灵1”

苏宝莲一眼就看到二人手中提着刀,毫不经意地说:“这三个台不都押着唐将吗?刀在你们手里,你们爱杀谁就杀谁1”

苏龙、苏虎点头会意,提着刀气冲冲地走了。

这时,将台的宋将贺天雕、贺连龙父子已将秦汉、窦一虎押到台前,命军士大声喊道:“唐军休得上前,若要再走一步,我们就要这二人的性命!”

秦英已领着人马杀到台前,刁月娥满脸泪痕,哽咽着对秦英说:“秦元帅,那就是你大哥,你快救救他吧!”

秦英心急火燎,眼睁睁看着大哥性命有险,自己却爱莫能助……

忽听一女将大声喊道:“爹爹,西凉已经四面楚歌,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贺天雕纵目一看,正是离家出走的爱女贺连英,不觉老泪纵横,说道:“连英,回来吧!你娘想你想得眼睛都哭坏了,你舍得生养你的爹娘吗? "

贺连英也哭道:“爹呀,我做梦都想着您和娘呀,您若降唐,咱们不就团圆了吗? "

贺连龙恶狠狠地说:“爹,像这样不孝之女,你还想她干什么,干脆,给她一箭吧!

贺天雕忙说:“连龙,唐军人多势众,西凉朝不保夕,此时要冷静沉着,千万不可胡来!”

贺连英大声喊道:“哥哥,你还不悬崖勒马?你没有看见苏海的下场吗?”

贺连龙勃然大怒,忙取下弓箭,叫道:“少说废话,我要你死于非命!”

贺天雕见儿子真要动手,忙抢过来悄悄说道:“连龙,她毕竟是你的胞妹,她如有个好歹,你妈能活吗?”

贺连龙犹豫了,他的手放了下来,但仍怒气未息,转脸对秦汉、窦一虎喝道:“你们两个囚徒快喊,别让他们上来!”

窦一虎怒冲冲叫道:“呸,要我们喊这些,打错了算盘,痴心妄想!”

贺连龙火冒三丈,唰的一声抽出宝剑,喝道:“你们真是吃了熊心豹胆了,我要你们的狗命!”

就在这时,他身后的一个军卒飞起一脚,踢落他的宝剑;另一个军卒上前迅速地将贺连龙的双手反剪过来,并大声喊:“秦元帅,快往上杀呀!”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贺天雕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两个军卒正是李月明和洪潭。李月明捡起地上的宝剑,照着贺连龙就要刺去。贺连英急忙大声叫道:“李将军,千万别伤了我大哥!”

李月明哈哈一笑:“不要怕,我这是吓唬他呢!”

秦英手挥双锤杀向将台,就像猛虎进入羊群一样,西凉兵将纷纷逃散。贺连英、薛应龙、刁月娥等人紧紧跟随。贺天雕从惊诧中清醒过来,正要逃走,被贺连英一把抱住。她大声喊道:“爹,西凉已经完了,您还往哪儿跑?看在女儿的面上,降唐吧!”

薛应龙也上前施礼,说道:“岳父大人,您就和我们在一起,永享天伦之乐吧!”

贺天雕看着这对小夫妻,长叹一声,低头默认。秦英这时已来到跟前,贺连英连忙说道:“元帅,这是家父,他老人家已经降唐了!”

秦英大喜,说道:“贺老将军弃暗投明,可喜可贺。本帅自当奏明圣上,重加封赏!”

贺连英又转身扑向贺连龙,说道:“大哥,识时务者为俊杰,咱爹已经降了,你也降吧!”

洪潭放开贺连龙,笑道:“贺将军,刚才多有得罪,休要见怪。"

贺连龙见父亲已降,也就点头答应了。

窦一虎和秦汉已被刁月娥等救了出来。秦英上前拜见大哥。秦汉知道他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不由和他抱头痛哭,说道:“兄弟,你一路征战,太难为你啦!上面那帅台上囚禁着咱的父亲,咱们豁出性命也要把他老人家救出来!”

囚禁秦怀玉的帅台上,自苏海战死后,由西凉王坐镇。他环视左右,苏宝莲和玉屏公主都不在身边,他如有所失,心乱如麻,思绪起伏。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女儿的话是对的。女儿多次向他提出罢战求和,他钟爱自己的女儿,几乎什么事儿都依她,但这件事儿,他却没有听她的。如今,他的确有点儿后悔了。苏海已战死沙场,军中已无得力之将,眼见大势已去,正应了女儿所说的话。眼下他必须好好想想女儿的话,想想如何力挽狂澜,扭转时局。他正在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突然,侍臣匆匆来报:“启禀大王,贺天雕投降唐军,将台已被唐军占了!”

西凉王觉得四肢发抖,浑身发冷。忽然,他灵机一动,走到秦怀玉的木笼前,和颜悦色地说道:“秦老驸马,你受罪了,孤王办事不周,多有得罪,务请宽恕。”

秦怀玉见他前倨后恭,感到有些奇怪,问道:“大王说出此话,意欲何为?”

“秦老驸马,孤王不该听信苏海之言,挑动干戈,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孤王后悔不及,意欲罢战求和,请老驸马从中说合,不知意下如何?”

秦怀玉半信半疑,沉吟不语。西凉王忙又说道:“孤王之言,出于至诚……”

正在这时,苏宝莲陪着白石道人走来了。那白石道人五十多岁,面庞清瘦,三绺黑须,二目有神,仙风道骨。他见西凉王和颜悦色地在和秦怀玉交谈,冷冷一笑,正要说话,苏宝莲抢着问道:“大王意欲何为?”

“这仗不能打了。孤王只怕兵败如山倒,不好收拾,因此要与大唐言和,想请秦驸马从中斡旋。”

苏宝莲说道:“我兄弟尸骨未寒,我师父道术玄妙,一人能挡百万兵,岂能谈和?再说,即使三台失守,我们也可退守锅底城,以逸待劳。大王如不愿在此,我现即保大王退归白虎关,以防万一!”

西凉王看见白石道人面露杀机,知道自己要与唐军谈和,白石道人和苏宝莲也不会听他的。为了不要自讨没趣,觉得还是早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好,便说:“好,把玉屏公主找来,咱们一道走吧!”

苏宝莲说道:“大王,如今是什么时候了,咱们还是边走边找吧!”

苏宝莲陪着西凉王走下帅台,临走时对白石道人说:“师父,一切都拜托您了……”她用手一指秦怀玉,又做了一个用刀劈人的手势。

这时,大唐人马已像潮水般涌向帅台,把守帅台的西凉将士看台下旌旗招展,刀枪挥舞,骇然失色。白石道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怎么?你们害怕了!如今,这里由贫道说了算,你们谁敢违抗贫道的命令,休怪贫道剑下无情!”

他见将士并无异常反应,又说道:“古人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军休想攻下来!”

话音还没落地,唐军喊杀声响,蜂拥而来,为首者正是秦汉、秦英兄弟。

白石道人急忙命人把木笼推到台前,大声喊道:“唐军休得上前,如若不然,我们就砍下秦怀玉的脑袋!”

秦怀玉神色自若,对唐军叫道:“休要管我,你们就往上杀吧!! "

秦汉、秦英见父亲性命有险,心急如焚,但又不敢上前。秦怀玉一眼就认出了跑在前面的两个儿子,不由热泪纵横,叫道:“秦汉、秦英,为父看到你们了!你二人不愧是我秦家的好子孙,为父死而无憾,你们就往上杀吧!”

白石道人气势汹汹喝道:“秦怀玉,你不要命了吧?看贫道如何收拾你1”

他正要奔向木笼,忽听后面呼的一声,他知道是兵器到了,连忙向旁一闪,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员西凉大将。那大将见这一刀落空,又一刀向他头顶劈来,白石道人又轻轻闪过。旁边的另一员大将见同伴没砍着白石道人,也挥刀向白石道人砍去。白石道人蹿蹦跳跃,闪展腾挪,应付裕如,毫不惊慌。这两员将不是别人,正是贺维先、贺维后。他们哥儿俩没过几招儿,就让白石道人给打倒了。白石道人抽出宝剑,念了一声“无量佛”,就要刺死二人。

正在这时,他面前忽地一闪,跳下一个蓬头垢面的小老头儿。小老头儿满面笑容说道:“道长,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慈善之心。你是修行的高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何必与他俩计较?饶他俩一死吧!”

白石道人瞪大眼睛,怒喝一声:“你是何人?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我不是河人,也不是海人,可喝酒却像喝河水似的,量比海还大。今天喝来喝去,糊里糊涂喝到这儿来了。道长如不杀他二人,我就敬你一碗,请您赏光!”小老头儿说着,摘下身上的铁碗,还真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碗酒来。

白石道人听人说过小老头儿的奇闻轶事,此时猛然想起,忙问道:“你是不是叫醉仙翁?”

“我自己可没有这样叫过。别人要这么叫,我也管不着。本人复姓司马,字方元。”

白石道人见他嬉皮笑脸,东倒西歪,叫道:“醉仙翁,贫道可不是好惹的,这个地方容不得你胡搅。你若识时务,快快回山!不然,贫道让你死无葬身之地1”

醉仙翁仍然笑嘻嘻地说:“道长说得一点儿不错,我是该回山了。不过,在没回山之前,还请道长赏脸,喝我一碗酒!”

他说着把铁碗里的酒点着了。白石道人猛地一剑刺去,赤足醉仙翁司马方元一闪身的同时,把铁碗扣在白石道人的头上。动作是如此迅速,使白石道人猝不及防,白石道人被烧得哇哇乱叫,他破口大骂:“醉仙翁,你不得好——”他那个“死”字还没出口,司马方元一袖箭射中他的咽喉,他倒地身亡。敢情这“死”字用到他自己的身上啦!

醉仙翁大声喝道:“西凉将士听着,白石道人伤天害理,罪该万死!你们还不逃命,在这儿等死呀?”

西凉将士见白石道人已死,那真是一个鸭子加俩鸭子,都撒(仨)丫(鸭)子跑了。

秦英、秦汉、刁月娥等人杀上台来,打开木笼,放出了秦怀玉。秦怀玉看到身旁的两个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说道:“没想到咱们父子在这儿重逢呀!”

刁月娥也上前拜见,秦怀玉不胜感慨地说:“月娥,让你为我们爷儿俩担惊受怕,也真难为你啦!”

秦英忽地想起自己的恩公醉仙翁,连忙寻找,可前后左右都找遍了,也没见踪影。秦英颇有感慨地说道:“恩公对我恩比天高,每当紧要的关头,他老人家总是为我排忧解难。这次如没有他,怎能救出我父亲呀?”

贺维先、贺维后上前见过秦英,秦怀玉父子谢过二位将军。秦英带领兵将奔往升天台,搭救太子李忠。

升天台上,白石道人临去帅台之时,吩咐苏龙、苏虎看好囚车。苏龙、苏虎看唐军来势迅猛,不可抵挡,耳语了一阵突然拔出刀,走到木笼前,说道:“李忠,你知道我二人是谁?”

李忠摇了摇头。

苏龙说道:“我叫苏龙,那是我兄弟苏虎。刚才,我叔父苏海元帅被你家元帅秦英打死了,这血海深仇不能不报。如今,我二人要杀死你,来祭奠我叔父在天之灵。”

苏龙说着举刀刚要杀李忠,嘭!一人蹿上前来飞起一脚,正踢在苏龙的手腕子上。当啷一声,苏龙的刀掉在地上了。苏虎大惊,挥起钢刀向那人砍去。那人迅速向旁边闪身一跃,单刀落空。苏虎身手灵活,紧接着左劈右撩、上下翻飞,向那人杀去。

那人从容镇定,忽躲忽退,突然转守为攻,一个连环腿,把苏虎踹出了一丈多远,肋条踹折好几根,苏虎摔倒在地,刀也甩出去了。

这时,苏龙已捡起刀,奔过来向那人杀去。那人眼明手快,一闪身就势拾起苏虎的刀,与苏龙打在一处。只见刀光闪闪,但闻霍霍有声。打过十个回合,那人突然一变招儿,刀尖直刺苏龙的咽喉。苏龙没有想到刀来得这么迅速,躲闪不及,翻身倒地,一命身亡。

苏虎被踹倒在地,爬不起来了,眼巴巴看兄长和那人恶斗,自己却无法帮忙。等到看见兄长被杀,吓得魂飞九霄,忙爬着要走。那人一个箭步蹿过来,把他劈死。

升天台上的兵将为何没参战呢?他们举起兵刃要杀向那人,可是,玉屏公主突走然上台来,怒喝一声,不许他们动手。那些兵将谁敢不听公主的话?只好俯首待命。

那人上前劈开木笼,扶李忠出来。

李忠本以为自己定死无疑,不想此人似天神临凡,手刃苏龙、苏虎,救了他一命,他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那人施礼参拜:“微臣救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李忠喜笑颜开,说道:“爱卿救驾功高,何罪之有?请问爱卿尊姓大名?”

“微臣名叫单玉虎,刚入唐营为将。”

“原来是单爱卿。单爱卿舍生忘死,单身闯入虎穴,救小王一命。此恩此德,使小王铭感五内。小王欲与爱卿结为金兰之好,永不相负!”

单玉虎连忙说道:“臣乃一介小民,怎能攀龙附凤?”

“小王主意已定,爱卿不必推辞。”

二人一报年庚,李忠为兄,单玉虎为弟。

单玉虎说道:“启禀殿下,救驾之功应首推西凉的玉屏公主,是她领臣到此,并命令西凉将士不许动手,微臣才能乘机救出殿下。微臣实不敢掠人之美!”

李忠忙问:“公主现在哪里?”

玉屏公主上前施礼,说道:“殿下受惊了!我二人救驾来迟,乞望海涵!”

“公主不必多礼。小王蒙公主搭救,不胜感激,以后如有用小王之处,小王自当效力!”

玉屏公主忙说:“我有三件事相求,不知殿下肯否依允?”

“小王已经说过,只要小王力所能及,绝不推辞。但不知是哪三件事儿? "

“第一件,我西凉罢战,与大唐议和,以后永结盟好,永不相犯!”

“这也是我大唐的愿望。黎民百姓不愿征战,此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二件,我父王听信苏家姐弟之言,挑起干戈,冒犯了殿下和秦老驸马,其罪不小。请殿下看在我救驾的份上,恕他无罪!”

“令尊只要知错悔改,小王自当奏明父皇,宽恕于他。但不知第三件事……”

李忠问起第三件事,玉屏公主忽然粉面低垂,脸泛红晕,羞答答地说道:“我父欲招单将军为驸马,单将军不愿扶保西凉,没有答应。我想请殿下为媒,成全我二人……”

说到这儿,公主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瞟单玉虎,便不说话了。

李忠哈哈大笑道:“玉虎弟,有这样的好事,你怎么还推辞呢?”

单玉虎说道:“公主人才出众,智勇双全,多次救我性命,我单玉虎能配公主,乃一生中之大幸。可我是中原人,要回中原认祖归宗,不愿定居西凉。”

公主忙上前说道:“我情愿跟随单将军回中原。”

李忠大喜,说道:“公主,刚才小王已认单将军为弟。他的事,小王可以做主。小王祝你二人龙凤呈祥!”

正说着,秦英、秦怀玉、薛丁山、罗章等人已冲了上来。他们一见李忠安然无恙,都非常高兴,连忙上前请安,问起情由,才知道是玉屏公主和单玉虎救了太子,忙上前道谢。

这时,喊杀声已经平息下来,西凉兵将死的死,跑的跑,降的降。玉屏公主早已命人放出姜须。程通、单金凤听说单玉虎升天台上救驾,与太子结为兄弟,还找了个漂亮媳妇儿,二人大喜,急忙跑上升天台,与单玉虎、太子、玉屏公主相见。

这时,忽有一军兵上前叩见元帅,呈上一封书信。秦英打开一看,上写:

群英跃马走天涯,勇猛无敌实可夸。

喜看大破八卦阵,一纸道别我归家。

这首诗的落款写着“司马方元”。秦英看过信,热泪盈眶,感慨万端,肺腑之言脱口而出:“老人家侠肝义胆,施恩于人,不求报答,非凡人可比。其大恩大德,晚生没世不忘!”

唐军大破八卦颠倒迷魂阵,秦英带领众将簇拥着太子李忠回到大营。徐懋功、程咬金、樊梨花等早已在营门外列队等候,旗幡招展,鼓乐喧天。

秦英刚坐定帅位,薛金莲等前来邀令:“启禀元帅,西凉王与苏宝莲败逃,苏宝莲身中乱箭而死,西凉王被我等擒获,现押在帐外,请元帅定夺。”

秦英与太子李忠、徐懋功、程咬金、樊梨花等计议一番,徐懋功说:“既然殿下与单玉虎结为兄弟,单玉虎也就是万岁的御儿干殿下,西凉玉屏公主又愿与干殿下结为百年之好,此举实属和亲。大唐与西凉和亲,乃是长治久安之上策。”

众人齐声称赞。

西凉王本是阶下之囚,如此处理,他喜出望外,求之不得。

于是,双方和亲结束了这场征战。秦英率唐军鞭敲金镫,凯旋还朝。

一部《秦英征西》到此结束。

上一章 第四十三回 唐军奋力连破敌阵 公主多情私放郎君 大唐征西英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