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姝突然狂笑,抓起地上的令牌刺向沈清欢:“就算我是假的又如何?皇后娘娘说了,只要杀了你,这天下 ——”
“叮 ——”
萧砚的长剑从窗外破空而来,精准斩断令牌。他浑身湿透地站在月光里,胸口的伤还在渗血,眼中却燃着笑意:“沈姑娘,你猜得不错。” 他摊开掌心,露出半块双鲤玉佩,与沈清欢的莲花玉佩交相辉映,“当年从冷宫抱出的,是我们兄妹。”
沈清欢只觉天旋地转。兄妹... 原来她与萧砚,竟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可为何玉佩上的印记,分明是象征帝后的莲花与双鲤?
“不,你们不是兄妹。” 太后突然打断她的思绪,“柔妃只有一个孩子,就是清欢。砚儿... 是淑贵妃的儿子,当年为了保护柔妃的骨血,淑贵妃将自己的孩子与柔妃之女调换,才有了如今的三皇子。个中细节此时不便多言,但你们的确不是兄妹。”
沈清欢猛地看向萧砚,他眼中的温柔几乎要将她溺毙:“所以从槐树洞初见时,我便知道,你才是真正的柔妃之女,是这大胤朝唯一的正统公主。” 他忽然单膝跪地,手中双鲤玉佩与她的莲花玉佩相触,“而我,从十二岁起,便发誓要护你一世,无论你是沈清欢,还是... 柔宁长公主。”
寝宫的烛火突然被夜风吹灭,月光下,沈清欢看见案几上的遗诏缓缓展开,上面盖着的玉玺印,正是玉佩拼合后显现的莲花双鲤纹。而沈明姝不知何时已倒在血泊中,手中还攥着半片带血的槐树叶 —— 与萧砚那片,恰好拼成完整的形状。
“清欢,接下来的路,你要自己走了。” 萧砚站起身,替她拂去肩头的雪花,“无论你选择做沈府的嫡女,还是大胤的公主,我都会在你身后,为你踏平所有荆棘。”
沈清欢望着手中合璧的玉佩,莲花与双鲤在月光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腾空而起。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活下去,去看看你父亲当年没敢看的天空。”
现在她终于明白,那片天空下,藏着的不仅是家族的恩怨,更是整个王朝的命运。而她手中的玉佩,既是打开秘密的钥匙,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萧砚,” 沈清欢忽然抬头,眼中闪过坚定,“我们不做被命运摆弄的棋子。从今天起,我要做执棋的人 —— 为母亲,为父亲,为所有死于这场阴谋的人,讨一个公道。”
窗外,雷声再次炸响,却掩盖不了玉佩相触时发出的清越鸣响。这声响,像是跨越二十年的泣血控诉,又像是新纪元开启的号角。
沈清欢攥着合璧的玉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寝宫内沈明姝的尸体渐渐冰冷,可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太后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浑浊的双眼紧盯着她:“孩子,快去乾清宫... 遗诏... 必须在皇后之前...” 话未说完,便没了气息。
萧砚上前合上太后的双眼,转身时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皇后得知消息定会狗急跳墙,我们得立刻赶往乾清宫。”
他伸手想牵沈清欢,却在半空停住 —— 此刻她周身散发着与平日不同的气场,仿佛褪去了国公府嫡女的柔弱,显露出皇室血脉的威严。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乾清宫时,宫门紧闭,守门侍卫皆换了皇后的亲信。“大胆!三皇子与柔宁长公主在此,还不速速开门!” 阿九大声呵斥。侍卫们面面相觑,却无一人敢动。
沈清欢上前一步,将玉佩高举过头顶,清冷的声音穿透夜色:“我乃先皇遗女,持有传国信物,尔等敢阻拦,便是谋逆!” 玉佩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莲花双鲤纹仿佛活了过来,侍卫们见状,脸色骤变,不得不放行。
踏入乾清宫,殿内烛火通明,皇后端坐在龙椅上,嘴角挂着阴鸷的笑:“好个柔宁长公主,可惜来晚了一步。” 她抬手示意,太监总管捧着一个锦盒上前,“遗诏,已经在本宫手中。”
萧砚脸色阴沉:“皇后娘娘,私藏遗诏,该当何罪?”
“罪?” 皇后突然大笑,“在这宫里,本宫就是规矩!当年若不是柔妃狐媚惑主,本宫何至如此!今日,谁也别想坏了本宫的事!” 话音未落,殿外涌入大批侍卫,将沈清欢等人团团围住。
沈清欢握紧玉佩,心中却异常冷静。她扫视一圈侍卫,目光落在角落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 那是沈府的护院教头。“王教头,” 她开口道,“你女儿在沈府当丫鬟时,被沈明姝欺负,还是我母亲护着她。如今,你要助纣为虐吗?”
王教头神色复杂,握着刀的手微微颤抖。皇后见状,怒喝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动手!” 然而,王教头突然调转刀口,指向皇后的侍卫:“我王家世代忠良,绝不助你这个毒妇!”
局势瞬间逆转,萧砚趁机带人突围。沈清欢则冲向皇后,想要夺回遗诏。混乱中,皇后狗急跳墙,掏出匕首刺向沈清欢,却被萧砚眼疾手快挡下,匕首深深没入他的肩膀。
“萧砚!” 沈清欢惊呼。
“别管我,拿遗诏!” 萧砚咬牙忍痛,挥剑逼退皇后身边的人。沈清欢不再犹豫,扑向锦盒,打开的瞬间,遗诏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 确认了她柔宁长公主的身份,也揭露了皇后多年来的阴谋。
“这下,你还有何话说?” 沈清欢高举遗诏,声音响彻大殿。皇后瘫坐在龙椅上,脸色惨白如纸,眼中满是不甘与绝望。
第二日,沈清欢的身份昭告天下。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质疑。萧砚带伤上朝,力排众议:“柔宁长公主乃先皇遗女,血脉正统,如今皇后谋逆,长公主理应主持大局!”
就在这时,边疆传来急报,敌国趁乱进犯。满朝文武陷入沉默,不知该如何是好。沈清欢扫视众人,缓缓开口:“国难当头,我虽为女子,亦愿为江山社稷尽一份力。即日起,我暂摄朝政,与诸位共抗外敌!”
她的话掷地有声,惊起殿外白鸽无数。望着她坚定的背影,萧砚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 —— 那个在槐树洞给他糖葫芦的小女孩,终于成长为能撑起一片天的凤凰。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继续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