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我的眼睛里住着两条鱼。
一条是黑的,一条是白的。
它们安静地待在我的瞳仁里,随着我的呼吸轻微地摆动。村里的人都说我是怪物,没人敢接近我,除了我的母亲。
母亲说,这两条鱼叫“引魂”,是我们家族传承的技艺。
我们家是引魂师。
引魂师的手艺,是罕有的手艺。不是心性坚定到极致,懂得敬畏的人,是万万不敢提及自己引魂师的名号的。
这手艺的神妙,我亲眼见过。
母亲的手指,像是带着某种温度。她曾经轻轻触碰一个弥留老人的额头,那老人原本涣散的眼神瞬间凝聚,脸上露出了安详的笑容。她只是低声说了几句话,那老人的魂魄就像是水汽一样从身体里飘出,围绕着母亲的手指盘旋,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她说,那是将魂魄引向了归处。
她曾经给一个因丧子而疯癫的妇人安魂,母亲只是在妇人耳边轻语,那妇人原本狂乱的神情渐渐平静,虽然依旧悲伤,但眼神不再空洞。她说,那是安抚了游荡的魂魄,让其回归本体。
她用指尖轻轻一点,就能看到一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的恐惧。她只是静静聆听,就能听到逝者留在世间的低语。
我曾经问母亲,到底什么是引魂师。
母亲只说了两个字。
“渡魂。”
在我十岁的时候,母亲拿来一条黑白双鱼玉佩,沉声问我:“愿不愿意学引魂术?”
我当时的回答是:“愿意。”
“好,这是引魂玉,是祖师爷留下来的。好好戴着,用心感受。”
此后每日,我都会戴着这块玉佩,感受其中蕴含的力量。玉佩温润冰凉,仿佛真的有两条小鱼在其中游动。通过它,我能更清晰地感知到那些无形的、飘忽不定的存在。
书里记载,引魂术并非仅仅是送别逝者。它可以感知生者的情绪波动,看到他们内心的阴影和光明。它可以与那些滞留在阳间的魂魄交流,了解他们的执念和遗憾。更进一步,它甚至可以短暂地将魂魄引出体外,进行交流或治疗。
但书里也反复强调,引魂术最核心的,是“渡”。
渡生者的苦难,渡死者的执念。渡自己内心的迷茫。
母亲常说,引魂师最重要的不是技艺,而是心。
“心若不正,引来的就不是归途,而是深渊。”
她指着我眼睛里的黑白双鱼说:“黑鱼代表阴,白鱼代表阳。引魂师行走在阴阳之间,稍有不慎,就会被阴气侵蚀,永坠黑暗。”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村里人避之不及,只有母亲耐心教导我引魂术,教我如何控制眼睛里的鱼,不让它们随意感知别人的情绪,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的眼睛是媒介,也是容器。”母亲说,“要学会关闭它,也要学会打开它。感知是为了理解,而不是为了沉沦。”
我的眼睛无法像常人一样只看到物质世界。我能看到人们身上淡淡的光晕,那是生命力的体现。我能看到死亡临近的人身上灰暗的气息,那是魂魄即将离体的征兆。我也能看到那些无主的魂魄,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整,有的残缺,有的发出低低的哀嚎,有的只是默默地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