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末代帝王玩转大明权谋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严肃  争霸     

第1章

末代帝王玩转大明权谋

崇祯,那个穷途末路的亡国之君,究竟如何在绝境中仍能指挥千军万马?面对内忧外患、军阀割据、宦官弄权,他凭什么能让从上到下无数人为他拼命?

这是一个关于绝境中权力运作的故事。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位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常被历史描绘成悲情英雄,被农民起义和满清夹击而自缢煤山。但鲜为人知的是,崇祯实际上是一个极具权力掌控力的帝王,他在绝望中仍能调动帝国最后的资源,指挥千军万马。

崇祯的权力手段有何特别之处?首先,他极度勤政。据史料记载,崇祯几乎不休息,每天批阅奏折至深夜,一年处理的奏折超过四万件。他的案头永远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急件,从边关告急到地方灾情,事无巨细,亲自过目。崇祯的勤政程度甚至让大臣们感到压力,因为皇帝往往比他们掌握更多信息,在早朝上总能指出他们报告中的疏漏。

崇祯的第二个特点是极度多疑。他深知自己继位的特殊性——魏忠贤党羽被清算后,朝中权力真空。于是他建立了一套特殊的情报网络,宫中的太监、后宫的宫女、甚至御前侍卫都成为他的耳目。崇祯会在不同大臣间设置竞争关系,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牵制。这种多线布控的手法,使得任何大臣都无法确定自己的言行是否已被皇帝知晓。

崇祯的权力掌控最初源于他的特殊继位。天启七年,天启皇帝朱由校突然驾崩,无子嗣。此时的皇宫内外,魏忠贤一党势力庞大。在这危急时刻,一小撮忠臣冒险迎立藩王朱由检入京继位。崇祯登基时,身边几乎没有可靠的班底,而整个朝廷被魏忠贤一党把持。

崇祯的第一场权力冲突,即是与魏忠贤势力的决战。即位初期,崇祯表面上对魏忠贤礼遇有加,甚至加封其为"九千岁"。但暗地里,他已经开始筹划清洗魏党。他首先拉拢了一批被魏忠贤排挤的老臣,如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为自己建立初步班底。接着,他精心设计了一场"钓鱼行动",故意表现出对魏忠贤的依赖,诱使魏党成员在朝中放松警惕,甚至更加嚣张。

在各方势力以为魏忠贤将继续专权时,崇祯突然发难。他先是下令追查魏忠贤贪污案,接着一步步收紧对魏忠贤的控制。当魏忠贤意识到危险想要反击时,崇祯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最终,崇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铲除魏忠贤党羽,并将魏忠贤驱逐出京,后令其自尽。这场政治清洗,彻底确立了崇祯的皇权。

这次胜利后,崇祯开始塑造自己的权力体系。与前朝相比,他采取了更为直接的管控方式。崇祯废除了内宫秘书制度,自己亲自批阅奏章;取消了内阁票拟的传统权力,大臣们只能提建议,最终决策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据史料记载,崇祯批改奏折时常常不留情面,对大臣的建议直接在上面批注"荒谬"、"不知所云"、"胡说"等字样。他的批语往往言简意赅但极具威慑力,让大臣们既敬又畏。一次,当大学士周延儒提议采取某项措施时,崇祯直接在奏折上写道:"朕意已决,不必再议。"短短六个字,表明了他不容挑战的权威。

末代帝王玩转大明权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章